一种曲线运动规律的研究

2014-07-14 03:17姜付锦
物理通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角动量远距离初速度

姜付锦

(武汉市黄陂一中 湖北 武汉 430030)

文献[1]从运动的微分动力学方程角度对小球2的轨道进行了分析:小球2会不断地离心、近心……并求出了小球2到圆心点的距离范围.文献[2,3]运用角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了小球2运动过程中到圆心的距离范围,但他们都没有对轨道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这个模型可等效成小球2的质量不变而速度变化,利用软件MathCAD对这它进行了如下分析,文中若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1 建立模型

如图1所示 ,光滑水平面上O点有一小孔,不可伸长的轻质光滑细线穿过该孔,两端系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小球.小球2始终限制在水平面内运动,小球1始终限制在竖直方向运动,试分析两小球的运动规律.

图1

1.1 小球2离圆心O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若小球1的重力恰好可以提供小球2的向心力,则小球2做匀速圆周运动.设此时小球2的速度为v0,半径为r0,则有

设小球2的初速度为

若n>1,则小球2要做离心运动;若n<1,则小球2要做近心运动.当小球2与圆心O点的距离有最值时,小球2只有垂直于线的速度(切向速度),沿线方向的速度(径向速度)为零.由于细绳长度不变,小球1的速度与小球2的径向速度相等,故此时小球1的速度为零.由于小球2受到的合外力为细线的拉力,拉力是有心力,故小球2的角动量守恒.设此时小球2的速度为v,到圆心的距离为r,则有

若把两个小球组成一个系统,由于只有小球1的重力做功,故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设细线的长度为l,取水平面为零势能面,则有

联立式(1)~ (4),得

此方程的解为

将r3<0舍去,式中

当n>1时,f(n)>1,小球2到圆心的最近距离为r0,最远距离为

当n<1时,f(n)<1,小球2到圆心距离的最近距离为

最远距离为r0.若则小球2到是圆心的最远距离为

最近距离为r0.

图2

1.2 对小球2轨道的分析

图3

建立如图3所示的柱坐标系(ρ,φ,z),小球1所受内力、外力沿z方向,初始静止,运动只能在z轴上.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受如下外力作用:重力m1g和m2g、水平面对小球2的支持力均平行于z轴,则有M(e)=0,故小球2的角动量守恒

m2g和支持力不做功,内力为线的张力,m1g为保守力,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依线不可伸长条件

联立式(5)~ (7)得

与平方反比中心力场不同的是,上述方程一般情况下不可解.但可通过图4分析解的特征.可等价为质量m=m1+m2的小球在如下势场中的一维运动

图4

当E0=E0C时,与势能曲线只有一个交点ρ=ρ0.小球“静止”对应实际运动为小球2以半径ρ0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1静止.

当E0>E0C时,与势能曲线有两个交点ρ1,ρ2,小球1“在ρ1和ρ2之间往复运动”.对应实际运动为小球2做复杂的轨道运动,如图5所示(可能闭合也可能不闭合),轨道极径在ρ1和ρ2之间;小球1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z轴坐标在ρ1~l0和ρ2~l0之间.

图5

2 用MathCAD进行数值模拟

2.1 建立模型

如图6所示,以水平面上的小孔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在某一时刻小球2的位置坐标为P(x,y),小球2受到的合力为绳子的拉力,动力微分方程如下

式中

图6

图7

小球1受力如图7,动力学微分方程如下

由于小球2在运动过程中细绳的长度不变,所以有

设两球质量相等,则有

2.2 数值模拟

为了研究的方便,设两个物体的质量m=1kg,小球2到圆心的距离为10m,重力加速度g=10m/s2.小球2的初速度为得到以下图像[3].

图8

图9

图10

图11

2.3 图形分析

图8是小球2的运动轨迹;图9是系统的机械能与时间的关系,机械能总量为E=100J;图10是小球2到圆心距离与时间关系,小球2与圆心的最近距离为10m,最远距离为16.177m;图11是小球2的角动量与时间关系,小球2的角动量守恒

在理论上,两小球的总机械能为

小球2的角动量为

小球2到圆心的最远距离为

即最远距离为16.18m,通过对比可以发现MathCAD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同.

3 结语

通过以上3种方法的分析,不难发现两个小球的运动规律与小球1的初速度有密切关系.当v=v0时,小球1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2不动;当v>v0或v<v0时,小球1限制在r1和r2之间范围内运动,小球2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

1 魏永政,於恒永.圆周运动过程中向心力的变化.中学物理,2011(1):42~43

2 王文涛,龙玉梅.对“圆周运动过程中向心力的变化”一文的再研究.中学物理,2013(1):71

3 周柏衍.理论力学教程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99~100

4 姜付锦,朱木清.MathCAD在物理研究中的应用http://www.pep.com.cn/gzwl/jszx/ztts/2011hybd/2z/201202/t20120223_1102974.htm

猜你喜欢
角动量远距离初速度
对经典力学中的轨道角动量和自转角动量的探讨
零距离与远距离
基于角动量模型的流场涡旋提取方法
用角动量的方法解决并推广一个功能关系问题
夏季角动量输送变化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AGPM控制系统分析及最适初速度优化算法研究
高速公路远距离供电系统
捐献
远距离供电系统在滁马高速的应用
关于瓦斯放散初速度实验留样再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