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2014-07-18 11:32贾会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6期
关键词:家族史空腹检出率

贾会春

糖尿病前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贾会春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人群生活水平的提高 , 生活模式变化及社会老龄化流行情况逐步严重 , 糖尿病 (DM)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并发症多 , 可引起心、脑、肾、眼、周围血管、神经等全身多系统的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因此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大量无症状的 DM 患者未被发现 , 使人们更加重视糖尿病发病的严重现状 , 已确诊患者大部分(60%)的患者血糖控制很差 , 久之将会导致严重慢性并发症致残致死。

糖尿病;高危人群 ;相关危险因素

为了使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害、早期表现、治疗与预防、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能有正确地认识 , 调查分析山东省东营地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血糖异常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1 方法

①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自行设计的调查、评价表 , 于2013 年 6 月 1 日对华泰集团集团下属的某居民区常住职工及家属进行糖尿病高危人群调查。均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②用本院糖尿病诊治协作组自行设计的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调查表 , 调查纳入对象的年龄、性别、疾病史、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高危因素、体力劳动强度、家庭经济状况等。③计量资料比较以均数 ± 标准差 ( x-±s)表示 , 采用 t检验及方差分析 , 计数资料进行四表格或行 × 列χ2检验。采用多类结果的 logistic 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测量空腹血糖 :早晨 7:00 为测量空腹血糖的时间段 ;测量口服 75 g 葡萄糖 2 h 后血糖 , 口服 75 g 葡萄糖后 2 h 再次检测静脉血糖[2]。

2 结果分析

①纳入具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居民 2100 例 , 资料完整者1005 例进入结果分析 , 男 649 例 , 女 356 例 , 平均年龄 (48±9)岁。<40 岁 104 例 , 40~49 岁 399 例 , 50~59 岁 300 例 , 60~69岁 162 例 , 70~79 岁 50 例。②男性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女性 (t=3.05, 2.71, P<0.01), 糖尿病检出率也高于女性 (χ2=5.056, P<0.05)。血糖异常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糖尿病。③血糖水平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 (F=10.20, 11.63, P=0.000)。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以 50~59 岁和 60~69 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 , 糖尿病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 (χ2=66.6131, P=0.000)。餐后 2 h 血糖 :反映胰岛 β 细胞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 , 即进食后食物刺激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若功能良好 , 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 , 无胰岛素抵抗现象 , 则餐后 2 h 血糖值应下降到 4.6~7.8 mmol/L。但若储备功能虽好 , 甚至一些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比正常人还高 , 却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抵抗 , 或胰岛素抵抗虽不明显 , 但胰岛 β 细胞功能已较差 , 则餐后 2 h 血糖可明显升高。很多 2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高 , 而餐后血糖很高 , 如果只检查空腹血糖 , 往往会使部分患者漏诊。④糖代谢异常情况随着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曾有血糖升高检出率的增高而加重 (χ2=17.9783, 19.9560, 12.6365, P<0.01), 少 体 力 活 动 和 高血脂人群以空腹血糖受损最多见。⑤血糖异常影响因素多类结果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 , 年龄、糖尿病家族史、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均为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 , Logistic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 高危人群中女性、超重和肥胖、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见表1。

表1 肥胖分级表

作者单位 :257335 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3 讨论

①本地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 , 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本地区居民以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最高 , 血糖水平存在性别差异。②糖调节受损 (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 )在 50~69 岁时最高 , 糖尿病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③在各种糖尿病危险因素中 , 以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体力活动少、高血脂史对血糖的影响明显。DM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袭来、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快速增加。对 T2DM 的防治在于早期发现 IGT 人群 , 早期干预 , 对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的筛查是必要的。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2007:7.

[2]叶应妩 , 王毓三 , 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 3 版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06:290.

Study of pre diabetes and its related risk factors

Jia Hui-chun Dongyi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Dongying, 257335, China

With the living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 population increase, lifestyle changes and the aging society gradually serious epidemic situation, not only the high incidence of diabetes and complications can cause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heart, brain, kidney, eye, peripheral vascular, nervous systemic multi system organ. Therefore, diabetes has become second only to the malignant tumor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ird of chronic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The large number of asymptomatic DM patients have not been found, mak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was diagnosed patients, most of the patients (60%) blood glucose control is very poor, a long time will lead to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chronic disability and death.

Diabetes mellitus; High risk population; Related risk factors

2014-04-23]

猜你喜欢
家族史空腹检出率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