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盐酸氟桂嗪在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疗效

2014-07-18 11:32张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6期
关键词:对症盐酸黏度

张军

分析盐酸氟桂嗪在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疗效

张军

目的 观察分析盐酸氟桂嗪在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82 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41 例 )和对照组 (41 例 ), 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 , 研究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以盐酸氟桂嗪 ,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应用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 38 例 (92.68%), 对照组总有效 30例 (73.17%),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 研究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盐酸氟桂嗪治疗 , 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脑动脉硬化症 ;对症治疗;盐酸氟桂嗪;疗效

脑动脉硬化症是一种慢性脑病 , 是指脑动脉硬化后 , 脑部多发性梗塞、软化、坏死和萎缩 , 进而导致神经衰弱综合征、动脉硬化性痴呆、弥漫性脑组织改变等 , 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该病具有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 ,多发于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 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 为避免病情迁延难愈 , 需早期诊断和采取有效方法治疗。本文选取82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进行研究 , 分析盐酸氟桂嗪在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疗效 ,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 年 3 月 ~2014 年 3 月入院治疗的 82 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 男 49 例 , 女 33 例 ,年龄 39~78 岁 , 病程 3 个月 ~5 年。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1992 年全国第四届神经精神科学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动脉硬化症临床诊断标准 , 且经 CT、MRI、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确诊 , 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脑部肿瘤 ,无盐酸氟桂嗪或其他配方成分禁忌。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 每组 41 例 , 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积极配合研究 , 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 , 即患者入院后 , 给予适量抗血小板药、调整血脂药物 , 有效控制血压、血糖 , 合理调整血脂。

研究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以盐酸氟桂嗪 , 具体方法为 :1 次 /d 睡前口服 10 mg 盐酸氟桂嗪。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 6 周 , 治疗期间 , 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 3 疗效评定标准 详细观察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等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情况 , 作为应用效果评定依据 ,以显效、有效、无效表示疗效评定标准。显效 :治疗后 , 患者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临床症状消失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有效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 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16.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表示 , 采用 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 1 两组应用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 ,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 38 例 , 总有效率为 92.68%, 显效 32 例 (78.05%),有效 6 例 (14.63%), 无效 3 例 (7.32%);对照组总有效 30 例 ,总有效率为 73.17%, 显效 24 例 (58.54%), 有效 6 例 (14.63%),无效 11 例 (26.83%)。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 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5126, P=0.0189)。

2. 2 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后 , 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等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 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表1 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注 :两组比较 , P<0.05

组别 例数 全血高切黏度 全血低切黏度 血浆黏度 红细胞压积 ( % ) 纤维蛋白 ( g / L )研究组 4 1 5 . 1 9 ± 0 . 4 5 7 . 6 4 ± 1 . 3 1 1 . 6 7 ± 0 . 1 2 4 6 . 1 6 ± 5 . 2 4 3 . 1 7 ± 0 . 5 3对照组 4 1 5 . 9 3 ± 0 . 9 8 9 . 3 8 ± 1 . 3 9 1 . 7 6 ± 0 . 2 1 4 8 . 0 5 ± 5 . 6 4 3 . 4 5 ± 0 . 6 4

3 讨论

脑动脉硬化症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脑动脉硬化 , 多见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 , 患者患病后通常因脑部长期慢性供血不足导致大脑功能减退 , 从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头痛、眩晕等临床综合征[3]。目前 , 早期诊断和防治脑动脉硬化症 , 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延缓病情进展。本文随机选取 82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 , 结果显示 , 对症治疗基础上加以盐酸氟桂嗪的研究组应用总有效、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单用对症治疗的对照组。盐酸氟桂嗪是一种选择性钙拮抗剂 , 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部血流供应、保护脑细胞等作用 , 而且能够减轻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和神经细胞水肿 , 从而有效改善脑细胞代谢和脑细胞电活动 , 达到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目的[4]。

综上所述 , 在对症治疗基础上 , 采用盐酸氟桂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应用疗效显著 , 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 疗效优于对症治疗 , 是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肖嵌 , 汤明俊 , 吴昊 .脑动脉硬化症的脑电图及临床分析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 2012, 19(01):7-8.

[2]吴先均 .通心络治疗脑动脉硬化症 80 例临床分析 .中国民康医学 , 2010, 22(09):1089-1090.

[3]乐明 , 黄卫星 .脑动脉硬化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 2010, 19(18):58-59.

[4]韦宁 .盐酸氟桂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吉林医学 , 2013, 34(06):1013-1014.

2014-05-26]

475200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对症盐酸黏度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盐酸泄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中药泡茶要对症 体质差异方不同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四种中药茶 对症助消化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血黏度高怎么办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