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能力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2014-07-23 20:59王芷苏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创造能力舞蹈教学重要性

王芷苏

【摘要】舞蹈作为“艺术之母”,是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没有创造,艺术就不可能诞生和发展”。本文分析了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并探究如何才能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创造能力 舞蹈教学 重要性

创造能力是人类思维的高水准阶段,除有思维的一般属性,还有自己的本身特点。创造思维与活动是相互融合的,具有突发性和激发灵感的作用。同一类的舞蹈会因为不同人的展示而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舞蹈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

一、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

当前是一个以知识为创新的发展社会,知识的创新可以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而知识的创新是需要人才能进行的,由此可见,培养创造型的新型人才是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在我们国家,一直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了教育的首要位置。

培养创造性人才,开发学生的智能是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课程。舞蹈是以人自身作为表现工具的艺术,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得天独厚、无可替代的。它更是需要人的灵性、感知和智慧去创造生命的语言、思想的语言。吴晓邦老师曾说过:“我们的舞蹈教育和舞蹈教学,不管是培养哪类人才,创造性是它的终极目的。”由此可见,实施舞蹈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使学生了解、接受和表现舞蹈艺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对于舞蹈艺术的创造力才能。一味照葫芦画瓢的是“舞匠”,只能供别人使用而不能自己来运用。正如赵青老师所言:“你知道匠人和艺术家的区别吗?匠人是模仿、制造;艺术家属创造、求新。”在西方发达国家,舞蹈启蒙教育早已将启发学生的身体表现力放在重要位置,将专业技巧的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齐头并进,贯穿于整个舞蹈教学过程之中。在台湾的舞蹈社中,老师们也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从心里喜欢舞蹈,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在卡琳娜·伐纳撰写的《舞蹈创编法》中,可以看到她发自肺腑的语言:“我之所以成为舞蹈家,是为了用身体的动作去创造,而不仅仅是为了跳舞”。这就更证明了舞蹈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创造力这个道理了。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舞蹈专业学生毕业后作为教育者本体的需要。有些舞蹈专业的学生将来会成为舞蹈教师,只有自身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等方面不断更新,才能感染、带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更好地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舞蹈素质教育当中,培养出有创新思维、健康审美与和谐人格的新型人才。

二、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

1.培养跳跃性思维

跳跃性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要求主体可以通过多方面、多元化、多角度去探究问题。其特点是思维的发散、独特性。意思指的是主体在有限的时候内,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有效想法。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就有很多的教师采用尽可能少的讲解,而让学生多思考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或者是选择一些优雅、清亮的舞蹈图片给学生做展示。让学生在仔细观看过后,可以说出舞蹈的中心思想,所要表达的内容等。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有的学生从舞蹈的意境中分析问题;有的学生从舞蹈的动作和情节分析问题;有的学生从表演者服装及音乐分析问题。这样训练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主动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培养想象力

通俗来说,艺术活动的本质内涵就是创造性的活动,这也是人类智慧结晶的高表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可以说是舞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这里所说的想象是带有目的性的,是在学生脑海里创造一个新的形象的心理认识过程(过程:客观实际——形成感觉和知觉——脑海中留下现象)。

有证明显示想象力是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感知能力的表现。只有当一个人学会了思考和想象之后才能有创新性可言。在舞蹈中培养想象力是这样进行的:比如在教授傣族舞蹈组合的时候,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去设计一个以鱼为造型的结束动作。而不同的学生想象也是不同的,他们的想象力多种多样。通过这样教学的设计可以让很多新奇、独特的舞蹈动作产生。因为是学生自己想象的所以这些动作在表现力上更胜一筹。

三、创造能力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1.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在一个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学生对这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后,才能让学生将记忆、思维等各种学习因素完全融合起来,形成最好的心理、身体配合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会自动自觉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对于教师所提出的命令只是被动、机械的进行学习。

由此可见,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打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在一种真实、实际的环境中学习。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舞蹈动作是通过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眼神等来展现情感。利用舞蹈的基本性质,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去完成规定的训练,思想上相对集中,而且较为容易理解,并且以理智的头脑去找到不同动作所带来的感觉。

比如在学习蹦脚动作时,教师亲身示范、讲解坐地蹦脚单一的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之后教师与学生把这个动作进行润色、修改,这时候,学生所做的动作不一样,有的像小鸟一样轻快跳;有的双手扶着把单吸并腿,像一个可爱的小兔子一样。这些动作虽然并不完善,但是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尽量让学生对动作编导,创作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一个活跃的状态。

2.将思想与创作融合

(1)创新思想融入

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在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发展、创新舞蹈艺术。创新,在艺术的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与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促进创新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一个舞蹈教学的作品是不是成功,只是凭借舞蹈传统或已教学过的动作是不够的,这需要教师运用各种舞蹈手法进行生活展现,让学生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人物、场景的观察来发挥创造能力。

(2)奇思妙想融入

作为教师而言,在创作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多思考、多积累、抓形象和思想。别人不用或不看东西要加以利用,要有创新的思想并尝试,并且把这种方式教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作的过程中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创新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展现:主题新颖独特、舞蹈语言丰富、编舞手法创新、服饰创新、人物的造型创新等。

主题选择应该要具有可雕塑性。舞蹈语言丰富是指教师在选择的时候,舞蹈语言不能太过于平淡和大众,要能充分展现出人体语言的感染力,通过人体语言的表达让人有过目不忘的感觉。

(3)特色思想融入

无论是在哪一个舞蹈作品中,如果要很好地表现出舞蹈的主题,就要很好地运用舞蹈的语言,且舞蹈语言要新颖独特。舞蹈教师要认真去了解并掌握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编舞的过程中可以恰当地将舞蹈语言的轻柔急缓表现到位。舞蹈语言一旦形成了新颖独特风格,就可以带给观众视角上的刺激,让观众的视觉效果可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最能给观众带来深刻印象的就是舞蹈的语言。所以在舞蹈教学的创作过程当中,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通过不同角度去发现并找寻自己想要的东西,并将这些东西经过收集、积累、升华、精简,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自信心

学生的第一位观众即是教师,教学对学生的每个细小动作、眼神、造型、技巧等都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对于学生之间的区别可以做出公平的评价。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之后,不能对学生指手画脚,而是应该让学生接受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之后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所在之处,在纠正动作的时候也要细心、耐心,让学生可以掌握动作变化时的技巧并慢慢地对动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动作都会在学生心里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可让学生有高尚的品德、敢于吃苦。

4.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觉

舞蹈是无法离开音乐而单独存在的,而对于舞蹈的编排来说运用音乐是基础方法,拥有良好音感对舞蹈专业学生而言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舞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音乐节奏和音感方面的练习。

比如,让学生围成一个圈子,脚表示重拍、手表示弱拍,当节奏出现改变的时候让学生按相应的动作表示。之后用身体不同部分去组全,重复表现各类节奏的音乐。

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去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让学生可以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体现到不同的感觉。例如,一个原来是情绪高昂的动作组合,可让钢琴教师弹出成悲伤曲调,之后让学生动作不变,将情绪改变成痛苦、悲伤。通过这种创新训练可让学生对舞蹈的认识升华。

5.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创造源于生活,生活是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舞蹈创造的根本,只有具有观察生活和社会的能力才可以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养分,才可以创作出一个时代的精品。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去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融入生活,学会从比较中找到突破口、找出本质的联系,创造生活与社会。

例如,学生在做根雕造型的时候可让学生先去观察根雕的作品,找到根、根之间内在联系和形态、结构,之后再自己对根雕的造型进行塑造。

6.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多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对学生创造能力提升与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才可将被动的学习转成主动学习并以此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例如,通过即兴舞蹈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让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去自我发现和检验,并可在实际的过程中去调整好自己的表现,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时代需要创造性的教育,艺术创造性的教育也得到了更多方面的重视。在舞蹈的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全方位素质,培养他们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是每一个舞蹈教学所要注意的问题。每个舞蹈教学者要在此教学领域中,不断去学习、提升,为了舞蹈的创造性教育努力,为当前社会培养出所需要的创造性舞蹈人才而尽一分力所能及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金宁.创造性教学在舞蹈课中的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2004,(3).

[2]孟敏.注重提高舞蹈学生潜在的创造力[J].舞蹈杂志,2002,(1).

[3]陈雯,崔鹃.浅谈舞蹈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3).

[4]刘华.创新舞蹈教学的思维方式[J].舞蹈杂志,2004,(8).

[5]徐爱华.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9).

猜你喜欢
创造能力舞蹈教学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大学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