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工市场谁主沉浮

2014-07-24 01:56
中国船检 2014年7期
关键词:海工海洋工程钻井

本刊记者 崔 燕

2014年上半年全球海工市场共计成交各类大型装备41+24艘/座,合同金额总计358亿美元。从订单数量与金额来看,中国首次超越韩国跃居全球第一位。那么,当前全球海工市场呈现出了哪些特点?这是否预示着产业竞争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与韩国和新加坡相比,我国海工装备市场又将如何发展呢?

细分市场形势各异

2014年7月10日,在2014中国海洋工程国际研讨会(COES 2014)上,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所长李彦庆表示,全球海工装备建造市场自2012年达到历史最高峰后,虽有所回落,但总体上仍保持活跃态势,订单成交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整体上看表现十分活跃,成交量很大,FPSO等浮式生产装备(新建/改装)以及海洋工程船等订单成交量较为稳定、活跃。

众所周知,世界油气开发投资与国际原油价格有着密切的关联。2014年7月7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月度报告中将2014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长下调了18万桶,至113万桶;将2015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长上调了13万桶,至146万桶。同时,还将2014年WTI原油价格预估自98.67美元/桶上调至100.98美元/桶;将2015年WTI原油价格预估自90.92美元/桶上调至95.17美元/桶。据瑞银最新报告显示,上调2014~2016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4%、5%、5%,至每桶109.5美元、105美元及100美元,远期油价预测由每桶92美元升至100美元。预计在高油价的支撑下,油气开发投资也将持续增加。

谈到海工装备市场呈现出的特点,李彦庆认为,当前最为明显的就是细分市场出现了变化:一是深水钻井装备成交量处于明显下滑态势。据了解,2011年和2012年,钻井船曾一度成为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最活跃的项目,订单成交量达到空前水平。2013年以来,钻井船和半潜式钻井平台成交量呈明显下滑趋势,从而带动了2103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市场的整体降温。二是水下设备市场发展迅猛。世界海洋油气资源主要资源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油气资源的60%,在已探明储量中,目前浅海仍占主要地位,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正逐步向深海进军。2013年4月,法国石油巨头TOTAL为其Kaombo项目授出两份高价的水下合同订单。其中,由Technip、Heerema 共同获得水下SURF系统(115千米水下脐带管、立管以及出油管线),合同价值35亿美元。同时,由Aker Solutions获得的水下生产系统(20座水下管汇和65座采油树),价值23亿美元。

竞争格局悄然变化

据李彦庆介绍,目前海工装备产业基本呈现“四强争霸”竞争格局。其中,欧美国家处于整个海洋工程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主要垄断着海洋工程总包、装备研发设计、平台上部模块和少量高端装备总装建造、关键通用和专用配套设备集成供货等领域,以及海洋工程装备运输与安装、水下生产系统安装、深水铺管作业市场等。统计显示,在今年上半年的大型装备成交订单中,意大利表现最为突出,获得了法国TOTAL公司2座FPSO改装总包订单,总价15亿美元,创造了FPSO改装价格的历史新高。另外,水下设备领域也收获颇丰,总金额达131亿美元。

韩国垄断了钻井船和高端深水生产装备总包建造市场。其核心业务为深水浮式钻井装备(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和生产装备(FPSO、LNG-FPSO、LNGFSRU)总包建造。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仅收获35亿美元订单。与去年和前年同期的162亿美元、147亿美元相比分别下降了78%和76%。令韩国船企引以为傲的钻井船在上半年只有2个订单入账。这与前两年相比,具有明显下滑趋势。值得注意的是,韩国船企的传统老客户Transocean上半年在新加坡胜科海事订造了2+3艘钻井船。

而新加坡则在自升式钻井平台造修和FPSO等浮式生产装备改装和修理方面,以及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海洋工程船造修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据了解,新加坡的自升式钻井平台龙头地位受到了冲击,曾经一统全球自升式钻井平台市场2/3的市场份额。现如今,受到中国和阿联酋特别是中国企业的强力冲击,市场份额出现下滑。统计显示,2014年上半年,新加坡企业承接到9+2座自升式钻井平台,远落后于中国同期13+11座的订单量。不过,新加坡所获订单基本都采用自主设计,中国多数企业自升式钻井平台研发设计能力仍与新加坡企业存在明显差距。

2014年,中国海工装备订单全球占比达30.64%,首次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一。这是继2013年中国海工装备新接订单超过新加坡后的又一次“量”的飞跃。然而,对于中国的海工装备建造市场来说,不仅获得大量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而且在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LNG-FRU、自升式居住平台和钻井驳船等领域均有订单入账,海工装备产业发展能力取得了重要突破,逐步得到提升。

韩、新、中优势对比

谈到中国与韩国和新加坡海工产业的竞争态势,李彦庆表示,从韩国来看,良好的船舶工业基础,以及完善的船舶产业链为其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同时,韩国企业市场嗅觉敏锐,能够正确预判市场发展方向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于下一步的发展,韩国已有明确的思路和战略,2013年4月,韩国就已选定了海洋装备100项战略技术,并发布了“海洋装备产业技术路线图”,坚定地进行战略执行。另外,韩国企业具有敢为人先的大胆创新精神,钻井船、LNG-FPSO等世界大量创新性的设计与建造都有韩国企业的影子,他们不但参与了大量的原始创新,而且成为新型装备的引领者和统治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特别注重与国际海工总包商合作联合竞标国际工程总包订单,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工程总包能力,还能够提升工程服务的能力。以现代重工为例,其十分注重发展工程服务能力,积极向运输、安装、海上联调,及项目管理等为一体的服务型供应商转型,不仅可以安装导管架、重力甲板、自升式钻井平台等中浅水设备,也具备FPSO、FSO、TLP、Spar等深水装备的安装能力和海底管道的铺设能力。

从新加坡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的优势来看,首先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亚太地区航运中心、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国际自由港和集装箱大港、亚太地区海事中心等等头衔为新加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世界天然的修船中心。作为航运中心、海事中心和修船中心,新加坡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使其完成从修理,到改装,到建造的渐进式发展,成为集建造、修理和改装于一体的海工强国的转变。

其次是兼容并蓄的文化优势。国际化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同时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这不仅造就了新加坡社会的多元化,更赋予了它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文化,使之成为亚洲的国际大都会。新加坡兼容并蓄的文化融入社会、经济、教育、科技、司法和体制的方方面面,为新加坡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其更容易融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据国际海事招聘公司Faststream的调查显示,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工作迁徙目的地。

第三是其创新型的设计能力。新加坡在海洋平台修理、改装和建造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设计技术,并形成了自主开发能力,其建造的大量海工装备特别是自升式钻井平台基本采用自主设计。

第四,新加坡产业界与大学形成了极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大学还与行业紧密合作,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同时直接为企业提供专业培训,并与企业展开多层面的工程合作。同时,企业也积极赞助学校的海工项目研究,派技术人员到大学讲演、开研讨会。通过大学与行业的融合,新加坡培育了大量海工专业人才。其中,新加坡吉宝集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投资7500万美元成立Keppel-NUS海工实验室,培养近海工业的工科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接触近海工业并提供获得相关经验的机会。Keppel-NUS海工实验室将为适应未来海洋产业的挑战,将集中于未来系统、未来船厂和未来资源三个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此外,新加坡还聚集了全球30多家在海工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配套供应商区域总部,也巩固了新加坡海工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从目前形势来看,新加坡两强集体发力大有撼动韩国在钻井船领域霸主地位之势。

近年来,新加坡积极发展海洋工程服务业也有利于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统计显示,2011年以来,OttoMarine、MarcoPoloMarine、KSDrilling、OPUSOffshore、DynamicDrilling等多家船东加大在海工装备订造投资,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运营和工程服务,积极进行产业发展战略转型。

与韩国和新加坡相比,我国在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方面也有较多优势。一是具有较全面的工业基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与船舶工业、石油石化、机械制造、钢铁制造、信息电子和材料等息息相关,我国在上述领域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完整的工业产业体系,因此中国企业可以从上、下游等不同的领域进入海工装备建造领域,这是韩国和新加坡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从市场角度上来说,海洋工程项目必将向一站式全球服务的方向发展,我国也需要为未来争抢高附加值订单在此领域积极进行技术储备。二是我国具有较低的综合成本优势。其中,丰富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为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提供了基本条件。中国拥有32000公里长的海岸线,其中大陆岸线为18000公里。造船工业大量的劳动力为发展海工提供了充裕的人力资源,与韩国与新加坡相比也具有一定市场竞争优势。三是国内需求较为旺盛。中国的海洋油气开发为中国发展海工产业提供了坚实支撑,奠定了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海工突围路径

进入21世纪,海洋油气开发步入了深海时代。特别是2005年以来,深海开发装备的新增需求和浅海开发装备的更新需求,为中国海工装备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此,国家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到2020年,年销售收入达到4000亿元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如此巨大的市场诱惑,必将会推动市场竞争升级。那么,对于我国海工企业来说,究竟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呢?李彦庆表示,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关于发展道路的问题。须处理好“自主”发展与“合作”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不同的国情和工业基础决定了一国最适合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新加坡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起步阶段,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在发展初期可以不苛求“自主”化,而是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待技术稳定、竞争力形成后,再进行创新。韩国具有强大的造船工业及相关产业基础,这决定了它一开始就带有极强的“自主”性,其一切合作均回归到自主发展。而中国的发展,在已经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多的借鉴韩国的道路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即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手段,迅速形成并积累起丰富的海工业绩与资源,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从而实现自主和跨越发展。

二是关于产业集中度的问题。海工装备产业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尤其是在总装建造领域,世界少数海工巨头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垄断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我国从造船业散乱竞争中诞生的海工产业竞相发展局面有喜有忧,喜的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壮大了中国海工产业的规模,忧的是过度竞争可能会使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再次进入到低价低利的状态中。因此,需要提高产业集中度聚集资源,培育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三是关于产业均衡发展的问题。中国若想以利于世界海工强国之林,必须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实现均能发展。一是要下大力气解决自主设计能力薄弱的问题。目前国内建造的海洋工程装备多采用国外设计,不仅直接制约市场竞争力,也制约平台的设备选型。政府要在有关的科研项目上安排扶持创新工作,并且推动国内企业与国内外技术力量联合,加速自主设计能力的培育。二是要解决自主化配套能力不足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好国内的大工业基础,推动海洋工程自主配套能力的建设。设备在海工平台中的价值量很高,目前,除部分自主设计的中低端海洋工程装备外,大部分海洋工程装备本土化设备配套率很低,许多不足。三是要大力发展海洋工程服务业,解决工程总包、运营中的管理和服务问题。技术支持、管理咨询、金融服务、安装和运营服务等,多与装备的设计开发、建造改装、安全管理以及项目的经济性有关,同时也与业主的运营需求密切相关,发展海洋工程服务业,能够为装备的集成化、高端化和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提供更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海工海洋工程钻井
海洋石油钻井中的缺陷以及创新措施
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船舶海工装备入列
自升式钻井平台Aker操作系统应用探讨
吹响海洋强国梦号角——镇江高新区船舶海工产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海洋工程无损检测的特点分析
解读《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
无处安放的海工行业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
基于采购优化的海洋工程装备项目材料追溯管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