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节日文化传承使命

2014-07-24 05:01张锋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使命语文教育

张锋

内容摘要: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同样肩负传统节日文化的使命,是传统节日文化的守护者。如何在语文教育中贯穿传统节日文化,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育 传统节日文化 使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脊梁。一个民族没有文化,它就是劣等民族。那么文化问题的落脚点显然应该在教育,同样文化的问题也是对教育的一个考验。

教育尤其是母语教育,因其具有的民族文化情感和精神的固有品质,决定了在全球化到来的时代,民族文化甚至于关乎国家兴衰的大事。而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同样肩负传统节日文化的使命,是传统节日文化的守护者。

语文教育所肩负的节日文化使命主要表现在:

一.守护民族自信心

民族文化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一个民族里人们生活的历史经验的反映,一个族群认同的根基,关乎民族自信心的大事。但是当今青年一代,由于接触西方成果太多,就连课程体系和内容也大都是缘于此,所以对于本民族节日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产生自卑的心理。他们只知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而不知中国自己的七夕节、重阳节是哪一天,就算勉强知道哪一天,也不知道其节日背后蕴含着的文化意义。

反观国外,对于中国节日的独特魅力却深深吸引着他们,他们致力于了解中国节日文化,这让我们中国人自惭形秽。因此,在语文教育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上,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传统节日文化,让这种具有独特魅力的人文光环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肩负起守护民族自信心的责任。许地山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大声疾呼外来的理想和信仰只可当做辅成的材料,切不可轻易的舍己随人。民族灭亡的一个内因,就是先舍弃自己的典籍和艺术……这样一代一代自行摧残,民族的特性与特色也逐渐消灭,至终连自己的生存也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这种疾呼在今天回想起来,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生命质量

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传承文化,而文化的传承就是民族节日文化的生命意识。在生命延续的美丽长河中,节日文化深深印在每一个个体身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宝贵在于它的不可重复。人的生命意义在于提高生命质量,而生命质量的高低与教育的优劣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因此,语文教育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是每一个个体迫切的需要。生命的生生不息就是源自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薪火相传,语文教育肩负的传统节日文化使命,就是守护了民族文化,同样也就是守护了生命的价值,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顺应生命的必然趋势。

在语文教育中的生命体指学生和教师。语文教育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守护主要体现在:

(一)促进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

江泽民曾经指出:“我国人口资源十分丰富,人才资源相当匮乏。”当代的青年一代要想成为有高质量生命价值的人,就要积极地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及其价值。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保留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便是保护本民族的根本利益。节日文化, 中国人是生活在其中的, 没有一个不在这个中间生活, 所以它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是在这里面传承的。无论是从历史上来说, 或是从现在来看, 民族的精神家园, 节日民俗的传统更重要。节日文化的思想基础, 是在经典文化中它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文化内涵, 是从经典中来的, 如重视家庭和谐、团圆等等。这些精神根源于农业文明, 但一经形成文化传统,就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并不只在农业社会中才有作用。所以学习传统节日文化, 对于学生了解整个中华文化的精神, 对于弘扬中华文化, 对于理解和传承、发扬节日文化,都是很重要的。

(二)促进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语文传承中华文化,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工具。语文教学内容广泛;授受方法多样;文本思想各异。在多变之中孕育着道德教育的良好契机。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学生往往受西方思潮影响,崇尚个人主义,造成了我国学生文明礼貌的失衡。正如曹明海所说:“道德与品德是孪生兄弟,语文与文化是并蒂莲,个体教育上成功的品德教育最终会和社会心理互动而进,当然,语文教育是良好的温床。”

(三)开拓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

语文教育除了要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外,还要注重对其知识素养的提高,因为语文知识和能力要共同提高,才能使学生真正提高语文素养。传统节日文化习俗和传说,还有与之相关的传统节日文化诗词歌赋和古典小说方面的知识,会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提高,开拓他们的视野。有利于人格的塑造和生命价值的更好实现。语文教育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提高教师的价值上表现为:语文教师若想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需要教师本身对传统节日文化非常了解。语文教师不但是一个文化的集合体,教师和学生又是学习的生命共同体,因此,教师备课的过程就是提升教师文化素质的过程。

三.丰富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肩负的传统节日文化使命同样对其自身也有守护作用。语文教育是中国人文化的精灵,是中国博大而丰满的元素,一方面语文教育引领学生做中国人、书中国文,是传统节日文化的守护;另一方面传统节日文化也为语文教育扩大了资源,更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高尚民族精神的人。吴双说:“语文是人为之人的体认,是生命的产物,是人的心灵家园。语文是流淌在生命个体上的海,是血脉,是精神的归宿,还是滋养生命的甘泉玉露。”

语文教育是文化教育,它不只是交际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传承中华5000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责任。而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所以语文教育必然要承载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而传统节日文化又是生活的镜子,这样,对于语文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教育立人,又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说,生活处处有语文,便于实现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

传统节日文化具有的文化价值、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时代意义和它所肩负的传统节日文化使命,说明语文教育是传统节日文化的守护者,是培养民族精神、积淀文化的重要途径。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都应该站在提升全民族文化自主性、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节日文化意识,认清节日文化价值的角度上,只有这样做,对这个时代才有重要的意义,社会才会进步。当前在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语文教育万不可忽视民族文化的瑰宝——传统节日文化,不但要肩负起它的文化使命,还需对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科学探究,以便更好地促进母语教育立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蓝塘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文化使命语文教育
传统节日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研究
传统节日文化失落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