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现实意义

2014-07-30 01:05张传辉韩炜
经济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学雷锋雷锋

●张传辉 韩炜

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现实意义

●张传辉 韩炜

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拥有社会理论和实践的先进性。雷锋精神是雷锋的生活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期最迫切需要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新时期雷锋精神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类文明提供道德理论来源和实践依据,被赋予了深厚意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 雷锋精神 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弘扬雷锋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道德支撑。新时期学雷锋活动是提出的一个源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高崇高的政治理想信念、全民的道德文化素质的既定实践目标。雷锋的思想和行动的精神凝聚成为不仅拥有优秀的民族精神传统,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的风向标,同时也是新时期弘扬精神文化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现实依据。

自1963年3月5日,全国报刊发表了毛泽东在显著位置的头版“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后,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学雷锋活动的热情在举国上下蔓延开来。过了51年的今天,社会意识受社会存在所决定,社会的发展变化确确实实使得学雷锋活动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国社会性质、指导思想、领导核心、经济基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也就是说,学雷锋活动并未过时,只是学习热情减少,学习方式方法仍然需要与时俱进。

一、新时期雷锋精神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意义

在新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只有更好地满足别人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他人,因此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社会活动主体必须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观念以及行为,不然得到的只是短期的利益,没有永久的声誉和利益。这就客观上要求人们的观念、精神和行为属性与雷锋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相一致。源于雷锋精神的内涵核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相一致。

首先,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群体。在社会中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意识逐渐在更广泛的范围中形成,这就在现实中形成了雷锋精神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利于人们的群体意识、服务意识得到强化,人们越来越呼唤集体精神。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追求商品的价值,消费者的需求根据物品的价值才是得以实现的依据。因此,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实现价值,必须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优质真诚的服务。

此外,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商品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遵守诚实守信、平等互利的市场法则以达到互惠互利。因此,在市场经济竞争当中,需要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社会氛围,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形成。在新的时期,要赢得市场,必须有新时期的良好道德行为。这就客观上要求人们与雷锋精神的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精神相一致。

最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实质是为人民服务。这就体现了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与此同时,我们应看到的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也开始滋生。中央颁布“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反“四风”,这正是新时期学雷锋常态化发展以期达到矫正市场经济负面问题的目标。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应注意到消费水平过高、超出国家发展水平和个人承载能力,缺乏必要的财富积累,可能导致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因此,时代口号应该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仍是要避免的。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在新时期,道德手段用来调节社会活动秩序,通过的方式主要是加强社会舆论、榜样示范、宣传教育。使受教育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为、道德原则来提升自己、奉献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用雷锋精神引导社会活动中的人们的思想、行为,使社会市场经济能够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雷锋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和谐社会具有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个基本特征。这些与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相一致的。而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们党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相契合的,同时,雷锋精神的灵魂正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加强先进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建设,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期实现社会的精神文明进步,对人们的素质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就需要雷锋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发展。雷锋对人生的利他态度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雷锋献身于祖国的事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同时,雷锋精神激烈了中国乃至世界几代人为理想而奋斗、为社会去奉献。践行了社会主义道德观,正是以他积极对待工作、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主人翁精神,高度表达了有责任感的雷锋。

雷锋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总是把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党和国家分忧,解国家和人民之所难。当我们追求个人的利益的时候,应该像雷锋一样,坚持国家和社会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得以实现个人利益,把崇高的道德理想和真正的需求结合一起。雷锋的无私奉献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公平正义完美契合。雷锋说过,“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伟大情怀,正是我国新时期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和精髓,这种为了他人的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人生态度,这种助人为乐、友爱他人的美好道德,正是我党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要求的完美诠释。

雷锋曾经在日记中写过:“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雷锋同志常常把春天般的温暖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雷锋精神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诚信友爱重要标志要求一致。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诚信友爱、人人平等、融洽和谐。雷锋精神中春天般温暖的诚信友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

雷锋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这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一致。在新时期,当以新的内容、新的要求,也就是让人们树立浪费可耻的观念,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发展成为人民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雷锋的高尚道德,不仅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雷锋的思想、行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的现实表现,这正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弘扬。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全社会中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积极引导人们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同时,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新时期雷锋精神在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首先应进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是进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最有效的具体化行动。雷锋精神内涵具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雷锋精神是高尚的道德精神,能够将人们的生活引向更为道德化发展。其次,雷锋精神又具有直观现实性和可视性,不是遥不可及,更不是虚无缥缈。在现实社会中,雷锋同志“仁者爱人、天下为公”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在“有限的生命中,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做出了大量的有利于他人、利于社会和国家的事情。新时期我们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要学习雷锋的思想和行动,能够从细微处见卓著,能够从平凡处见伟大的传统民族精神。人人皆可学,人人皆可为。因此,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从践行雷锋精神弘扬和培育发散开来,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雷锋精神与培养道德之间关系的运用,净化社会不正之风,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社会的团结友爱,在社会和谐发展中,具有现实作用和意义。在新时期,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评价尺度和价值标准。

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闪烁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光芒。雷锋精神是人类社会的高尚道德资源,它的力量足以引导人们崇尚道德、积极向上。新时期,伴随着贫富差距的增大,人际关系日渐疏离,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帮助被视为勾心斗角、损人利己。雷锋一生做了无数的好人好事,他以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关心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而现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现在人们越来越感到现代社会变化得充满了竞争和压力,需要社会上他人的关心、帮助,来缓解心理压力和身心疲劳。雷锋精神的社会发展揭示反映了精神文明的发展建设,体现了价值导向的发展路径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远远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局限的雷锋精神产生了现实意义和影响,在新时期被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价值取向。新时期,雷锋精神能够为未来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

新时期,通过雷锋的榜样教育,调节人际关系,让人们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身心的安慰。有利于缓解内心积压的冲突、压抑和痛苦。有利于缓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淡化社会中攀比意识。雷锋的团结精神和帮助他人建立真诚、宽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

四、新时期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推动人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支柱。从作用上发挥着教育、引领的精神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现实社会是分不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在现实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在本质上,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理论体系的具体化表述,50多年一直发挥了在社会生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教育作用。从两个方面说,雷锋精神既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它包含了“艰苦风斗、爱岗敬业、团结友爱、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现实道德标准。同时,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雷锋精神都含有中国古典价值观念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和共产主义理想结合。两个核心内容都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具有重要的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二者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基于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价值,超越传统价值体系的历史局限性,对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归于高度统一,继而成为了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强大精神动力。雷锋精神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其“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公民道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不变的。由此可见,在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现实意义。

五、总结

新形势下,面对于经济发展变化的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趋于多元化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以后。新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雷锋精神是在一片怀疑声中被传播着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雷锋精神进行了歪曲的理解。为此,我们必须扭转学雷锋的形式主义之风。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要求,“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大变革时代,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更加需要我们以雷锋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那么,在意识形态的建设方面,就应该改良多年来“雷锋很忙、三月来四月走”的这一个弊病,要过程还是要结果,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让雷锋精神下基层、走身边,让各行各业的人们看得见、摸得着。从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切实可行地去学雷锋,践行雷锋精神。为雷锋精神重塑一面新时期的旗帜。

新时期提高学雷锋活动的时效性,必须紧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学雷锋活动形式,丰富学雷锋活动的内容,从简单化的“运动式”发展为“制度化”的可持续方向,让新时期雷锋活动能够常态化发展。为新时期中国梦的践行发挥出每个人的光和热。

[1]龚冬梅.雷锋精神的新时代解读[J].求实,2003(S2)

[2]杨束芳,侯凤石.论雷锋精神的实质与时代价值[J].理论研究,2012(2)

[3]罗文章.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与永恒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3)

[4]公方彬.论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J].党建,2012(2)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责编:贾伟)

F240

A

1004-4914(2014)06-037-02

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比较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EDA10038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创新团队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DL12EC02]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学雷锋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
学雷锋好榜样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