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愿力寺故瞻法师影塔之铭》释文校补

2014-07-31 03:05郭洪义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异体字释文宝山

郭洪义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收录有唐天授二年四月八日《大唐愿力寺故瞻法师影塔之铭》①一通,因照录《宝山灵泉寺》②释文,其释文字词误释及缺文甚多,多处语句根本无法读通,不利于对该通石刻的有效利用。笔者反复核对拓片,精心校读,补正了原释文在字词方面的一些失误之处,并补出了多处缺文,现谨校补如下:

1.大唐□力寺故瞻法师影塔之铭并序

2.□归先觉之境;高人建德,要开浚觉之门。

3.听以摄倒海而就安波,湛圆空而收动界,其有出生五滓,驾御二□□□□之□辰。

4.其先有周太保北燕伯邵公囗之后。上□□□□□代为冠族,厥宅不移

5.塔铭表列于坟□,谱□传于家国。

6.父琰,唐任晋州神山县尉,□调万言,三□相承,声驰宇内,惟文与武,并在一门。

7.□□□□□□□□灵贤族金精玉□,卓绝常□□诵五千言。

8.遍阅九经,□开三史,泛览诸子,涉猎群书,阴阳图□□□□□□术之说,莫不咸陈掌上,总纳□中。以为并是糟粕之余词,膻腥之陋业。

9.解缨络于□中,解□□□□□□□意营道,回向□门,授毗昙□师智神寺庄作一边依止。

10.于是听中论,且学小乘,入理致,即镜写精微,演法相□□流名□□□□□□□元年,覃东山之□,爰□度门□史许乎思妙体一乘先而三论倾风见悦,高预染衣。

11.于是更就□谷□禅师□摩□品。自此律行□严,温□转富,讲四分律并羯磨维摩、法华、金刚、般若胜而王般若、□国仁王般若及中论、毗昙。

12.法泽所加,枯烨者莫不□沾润;心灯所耀,黑暗者咸志承光。廿年间为□法将绍隆饶益,胡可胜谈。

13.又以说诵□□□□之□撰出相住持同毕一卷、浮图澄法师塔铭文一首、□定琬寺主塔铭文一首,更有诸余杂文数首。

14.以大唐垂拱二年四□十二□端拱□生夏凡,乌呼哀哉!

15.虽灵心湛然,去留无在,而世间攀恋有恸,□□□□□□□十人等,□慕教□,以大周天授二年四月八□,于相州城西五十裏宝山别谷。

16.伊大人之□□兮,实在□□□□□□□之开心□□横舟而俯度,架三界之天梁,杜生之险路。作真谛之耿光兮,为法之弘□琪。

17.我族姓之尊者兮,□□□□□□□三有之危害兮,陋万卷之浮言,超埃尘而□□兮,建义之高幡,宣法王之□教兮,洗□□之諠烦。□

18.被利益之云周兮,就□而长注,玄构落而畴依兮,法□坠而安仰。疏抱□以□塔兮,□崇严而镂像;留铭于山阿兮,流芳□之□□淇。

注释:

①参见周绍良,赵超所著《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②参见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所编著《宝山灵泉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③上部分碑刻文字形体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异体字典及语料库”(06BYY033)成果之一“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数据库”,下同。

④参见张宁,傅洋等编著《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北京附辽宁卷第一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8页。

⑤参见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著《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十四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参考文献:

[1] 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3] 窦怀永.唐代俗字避讳试论[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66.

[4] 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六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异体字释文宝山
程宝山书法作品选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概念展示馆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肩水金关汉简》(壹)(贰)释文校订
常用隶书异体字表(二)
敢问天公脾气几何?——宝山气象局参观记
《音同》中的异体字与讹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