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打开阅读文章的便捷之门

2014-08-01 09:04张晓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感

阅读活动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修养的有效途径。其意义主要集中在:理想信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修身养性,“腹有诗书气自华”;怡情娱乐,“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开智益能,书籍是“造就灵魂”“培植智慧”的工具;开蒙脱俗,“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阅读教学应当坚持生本化理念,善于创新、勇于实践,努力为学生打开学会阅读和善于阅读的大门。

一.简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象及成因

阅读自古就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美誉。在学校教育中,阅读教学是各类课程尤其是语文课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则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和重头戏之一。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在简析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以认知、能力和情感为一体的“三维目标”角度出发,提出了创新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和艺术手段,以供商榷和借鉴。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三低”现象,即低情趣活动、低效率教学和低层次发展。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把阅读定位于吸收,与写作表达泾渭分明”的传统阅读理念,还有较多的遗传性因素;二是应试教学因素及其习惯性影响,很大程度上压缩了自由快乐阅读活动的情感实践空间;三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励为主评”的新课程模式,在校园阅读活动中尚未达到深入人心的境地,或者市场份额不大;四是许多教师缺乏战略战术并重的阅读教学理念,实践和创新的精神意识不强;五是对于学生来说,并非不喜阅读、不愿阅读,而是不会阅读和不善阅读,直接导致他们的阅读情感浅薄,阅读能力不够,阅读效率不高,并且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深刻解析这些现象和原因,对于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和开展有效阅读活动,既有重要意义又有促进作用。

二.对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坚持情感渗透为抓手,不断激活阅读教学状态。“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如教学《春》时,有教师打破了常规流程:先是播放“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赏后复述情境;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段,并分析描写手法;经过分析形成共识后,共同感悟生动传神的笔法和充满情趣的美感,以增强体会;接着再次欣赏录像和解说词,结合丰富感受动笔写作。学生们从中体会到美和智慧的力量,也显现了快乐阅读的成功性。如果缺少情感成分,阅读活动就会机械、沉闷、程序化,就会缺乏挑战智慧、刺激信念的活力和动力元素。

2.坚持能力培养为根本,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如《最后一课》,这是一篇以爱国情感教育学生的传统力作。要求学生整体感悟和限量完成教学任务,对师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对此,有教师以“整体感悟、选点突破”策略取得了成功:①抓住“最后”,以问设疑,用概括性语言调动阅读文本的热情;②以“变”为切入点,围绕小弗朗士的心路历程组织讨论——对普鲁士兵、对老师和对母语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心情变化?促使师生相应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③结合韩麦尔手势和文末一句话,展开合理想象,让学生续写故事情节,以此深化阅读感悟,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这种阅读教法,引之有方、导之有序、收放自如,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很有帮助。

3.坚持长效阅读为追求,不断打造良好阅读品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施教者和责任者,要以课堂活动为主阵地,以情趣教学为手段,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积极有效地开展个性化阅读实践活动。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和不同的阅读内容(体裁不同、情感不同等),采用不尽相同的阅读活动形式。与此同时,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促使学生把课堂上学成的阅读方法自觉主动地投放到课外阅读环境中去应用实践和创新。并且通过建立课外阅读活动兴趣小组等形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竞赛活动,不断放大“以赛激趣促读”的教学效应。以常态化形式努力营造阅读活动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步养成勤于阅读、善于阅读的良好习惯和品质,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奠基铺路。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良好的能力、习惯和品质是一项师生互动、合力推进、教学相长的实践性工程。我们要优化和聚集各类有效资源,积极推促阅读活动取得长效性和持续性发展。

张晓红,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情感移植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