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诵读教学例谈

2014-08-01 09:06白德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段特质古典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大凡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都会把诵读法作为古典诗词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因为它有助于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助于学生发展多向思维,还有助于语文教学回归本质。因此,教学时,我们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高质量、高品位地诵读古典诗词,让学生在古典诗词的“诗情画意”中体会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质,诗意般地栖息在古典诗词的沃土上。

一.识字教学中的读

识字是学生阅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的前提。小学生学过的字词,只有运用于包括古典诗词在内的各种文本的阅读中,才能巩固其识读、运用等学习效果。而诵读古典诗词,学生也必须在扫除生字生词这个拦路虎的前提下才能有效进行——读通、读顺、读懂古典诗词。所以,教学古典诗词时,我常常把对学生的识字教学放在第一位,采取“整体认知——个别学习——整体巩固”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

比如,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上课伊始,我就运用白板展示这首诗歌的全文。学生看见这首古典诗词自然就会咿咿呀呀地顺口念道:“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当学生念道“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的“聒”字时必然卡壳。因为从一年级至此,学生尚未学习到“聒”字,而此时学生又尚未打开书本看课文和课文下面的注音及解释。这时,我趁势引导说:“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这首诗在我们教材的那一页?刚才大家读不过的那个字课文下面是怎样注音并释义的?”当学生在诗歌的下面找到“聒”的读音和释义后,我又引导学生把“聒”还原到《长相思》中的相应位置,然后,让学生在《长相思》古典诗词的整体诵读中巩固记忆“聒”的读音和加深理解“聒”的词义,进而引导学生顺利诵读、理解、背诵、默写《长相思》。

二.体味音乐美的读

众所周知,古典诗词因其固有的内在结构形式而具有鲜明的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等美学特质,正如郭沫若所言:“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所以,教学时,当学生扫除古典诗词中的拦路虎——生字生词后能够字正腔圆地读通、读顺、读懂古典诗词时,我们就应该教给学生品鉴古典诗词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在古典诗词乐音一般的诵读中获取愉悦的审美体验,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明白并反复诵读体验:1.五言古典诗词一般只有3个节奏,比如唐代诗仙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独坐/敬亭/山。”2.七言古典诗词通常有四个节奏,比如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教会学生把握诵读古典诗词节奏的基本方法后,再引导学生从语调的高低、停顿的长短、句末的抑扬等方面对课堂教学中古典诗词的每一句、每一层做细致的诵读指导,让学生在美美的品读中感受古典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等多层美学特质,继之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取诵读古典诗词的审美体验。

三.读写结合中的读

中国古典诗词是古今中外最优秀的文化精华之一,其间蕴含着无与伦比的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景物美、意蕴美等多维审美特质,教学时,引导学生广泛诵读古典诗词必定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所以,教学时,我不仅仅引导学生诵读、背诵、默写、理解古典诗词,还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习作水平,引导学生以读带写,读写结合。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要求学生通过早读、课内阅读等时间熟读、背诵、默写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收集、理解其中的名言名句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其义;第二学段(三、四年级),在达到上述第一学段要求的同时,引导学生能够将诸如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古典诗词改编成独幕课本剧加以表演;(三)第三学段(五六年级),在完成上述第一学段、第二学段认知、体验、实践等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翅膀,对诸如宋代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等古典诗词文本中高度浓缩的时空、“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空白”之处进行大胆的、合情合理的补写,并要求学生在补写完成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诵读、互相修改,以期提高读写结合的效率。

总之,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读”不仅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味古典诗词诸如音乐美、意境美等美学特质,引导学生通过“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达到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水平和写作水平的目的。

白德霞,教师,现居山东邹城。

猜你喜欢
学段特质古典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