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2014-08-01 00:12
当代医学 2014年33期
关键词:骨盆四肢骨性

张 平

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张 平

目的 观察分析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九江市中医医院在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骨科损伤控制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95.24%、生活自理率为100.00%、骨性愈合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同对照组患者的76.19%、80.95%、61.90%、28.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现象发生率。

骨科损伤控制;不稳定骨盆骨折;四肢多发骨折;治疗效果

在骨科创伤外科中,骨科损伤控制为一种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新兴的治疗理念,该理念主要是指医护人员通过患者自身生理极限确定其临床疗效,有效帮助其恢复生理功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基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疾病病理特点,本研究为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九江市中医医院在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九江市中医医院在 2010年 7月~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21),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5例;患者年龄27~42岁,平均年龄(34.51±1.17)岁;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7~60 min,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为(44.37±1.74)min;7例为股骨、髌骨合并胫腓骨骨折,6例为胫腓骨、踝关节及足部骨折,6例为肱骨、尺挠骨骨折,2例为股骨上端伴骨盆骨折。对照组男15例,女6例;患者年龄28~39岁,平均年龄(33.52±1.12)岁;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为30~61 min,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为(45.51±1.13)min;6例为股骨、髌骨合并胫腓骨骨折,7例为胫腓骨、踝关节及足部骨折,7例为肱骨、尺挠骨骨折,1例为股骨上端伴骨盆骨折。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骨科损伤控制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第1阶段,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有效控制大出血,并采用输血输液措施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休克现象,彻底清创后通过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对于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应实施骨牵引及石膏托等固定措施。

第2阶段,即刻送入ICU,对于出现重症患者采用复苏方法进行治疗,恢复血容量、稳定血流动力学、纠正酸中毒及辅助呼吸解除通气障碍。

第3阶段,返回手术室,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在稳定其全身生理机能状况后,有效固定四肢骨折,稳定后且没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给以患者骨盆骨折内固定处理及确定性复位。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愈率、生活自理率、骨性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1-3]。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

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率、生活自理率、骨性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治愈率、生活自理率、骨性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骨盆骨折为严重的外伤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具有较高死亡率,为一种主要由直接暴力导致患者骨盆受挤压而出现的疾病,一般出现在塌方或是交通事故中。该疾病患者多数伴有合并症或是多发伤,病情严重的导致患者出现盆腔脏器合并伤及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现象,若没有给予其适当的治疗方法,则会出现死亡现象[4]。基于该疾病病理特点,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死亡现象发生率。骨科损伤控制措施为一种分阶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初期挽救患者生命,中期主要采用复苏方法进行治疗,后期主要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在患者耐受状况下实施相应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死亡现象发生率[5]。

综上所述,骨科损伤控制在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中,采用骨科损伤控制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临床治愈率、生活自理率、骨性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与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因此,骨科损伤控制值得在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张平州.骨科损伤控制应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6):31-32.

[2] 徐爱飞,陈华燕.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2,52(10):45-46.

[3] 尹虎,何举仁,宁瑞霞.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在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18):2777-2778.

[4] 王秋根,汪方.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08,1(1):5-6.

[5] 冯斌,姚爱明,孟杨,等.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应用[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12):869-8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3.066

江西 332000 九江市中医医院 (张平)

猜你喜欢
骨盆四肢骨性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跟踪导练(四)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