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2014-08-01 00:12段浏华
当代医学 2014年33期
关键词:换药全身导管

段浏华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段浏华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置管后中心静脉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发生感染的患者70例,分析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6.09%,局部感染占90%,全身感染占10%。心血管疾病、穿刺方法以及护理频率等因素与导管相关性感染有关,为感染发生的相关性因素(P<0.05)。结论 对于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来说,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以及留置导管的时间等都与感染的发生有关。

经外周静脉置管;中心静脉感染;危险因素;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方法[1],与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插管后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期插管的患者来说,其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更高,因此对于需要进行PICC的患者来说,如何减少其感染的发生率、保证插管的安全有效是医务人员一项重要的工作[2]。本研究对PICC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进行PICC的患者1149例,其中男602例,女547例,年龄7~78岁,平均(49.0±9.6)岁。PICC管留置时间14~156 d,平均(45.0±12.4)d。

1.2 护理措施 (1)护理人员操作规范化。护理人员置管操作的规范程度与感染的发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置管的规范操作。对于护理人员,要加强培训,建立PICC规范化制度,加强PICC申请、施行的管理以及感染的预防。进行置管时要有严格无菌操作的观念,留置导管后要做好管理,减少感染发生率[3]。(2)健康教育。患者无论住院与否,都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是患者出院在家,留置导管更要注意导管的日常维护,告知患者日常的注意事项,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3)选择合适的导管。选择导管时,应注意选择组织相容性好、不易引起感染和血栓的导管,并应根据患者血管的相关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4)导管的日常维护。应用高分子或者黏度比较大的液体时,要注意定期对导管进行冲洗,防止大分子物质堵塞导管。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后,要及时拔除导管,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对于怀疑发生感染的病例要立即拔管[5]。(5)按需换药。在患者进行穿刺24 h之内对患者进行换药,然后根据需求决定是否换药,而且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纱布和敷料也要定期进行更换。

1.3 感染标准[6]局部感染标准:穿刺部位出现发红、发热、肿胀、疼痛以及渗液等情况,穿刺部位细菌培养阳性;全身感染:患者出现发热的情况,穿刺部位和血液细菌培养均阳性,且为同一种细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或者不升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 本组共收集1149例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6.09%(70/1149),局部感染占90%(63/70)。局部感染的患者给予多次换药、局部用药以及全身抗生素应用等措施,62例患者症状好转,中心静脉导管继续留用,1例无效患者立即拔管。全身感染占10%(10/70),全身感染患者立即拔管。

2.2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原发疾病以及穿刺血管的选择与导管相关性感染无关,而心血管疾病、穿刺方法以及护理频率等因素与导管相关性感染有关,为感染发生的相关性因素(P<0.05,见表1)。

3 讨论

PICC置管相关性感染与心血管疾病、穿刺方法以及护理频率等因素与导管相关性感染有关,为感染发生的相关性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导管相关性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血管斑块的形成会加重对静脉壁的摩擦和损伤,导致血栓的形成,为细菌侵入创造条件,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8]。从导管因素上,本组对患者选择合适的导管,包括组织相容性好、不易引起感染和血栓等,使其与患者的血管情况符合。另外,要注意导管的日常维护,注意密切观察,防止大分子物质堵塞导管,而且要掌握拔管的时机,及时拔管。在护理人员的操作方面,要加强护理人员操作的规范化。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建立PICC规范化制度,严格无菌操作的观念,留置导管后也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注意导管的日常维护,对患者进行指导,定期回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从结果来看,在本组1149例患者中,有70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其感染的发生率为6.09%。其中局部感染63例,占90%,对其给予多次换药、局部用药以及全身抗生素应用等措施,采取措施后,62例患者症状好转,继续置管,1例无效患者立即拔管。7例为全身感染,占10%,全身感染患者立即拔管。

表1 导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对于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

来说,要加强护理,减少感染的发生,为患者的相关治疗提供保障。

[1] 陶娟,李涛,陈永华,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2):77-78.

[2] 郭敏,李静,黎月英,等.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管理[J].全科护理,2010,8(3):565-567.

[3] 徐艳,孟丽,刘志娟.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75-76.

[4] 穆玉霞,李萍,高俊焕,等.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4):351-353.

[5] 王国权,范静,翟红岩,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分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8):1076-1079.

[6] 欧秀芳.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血液透析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28):115.

[7] 张锋,陈丽君,吴芳,等.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10):63-64.

[8] 徐桂冬,和晓美,葛芳.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150-152.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3.075

江西 330029 江西省肿瘤医院 (段浏华)

猜你喜欢
换药全身导管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老鳖全身都是宝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