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在心脏介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4-08-01 00:12
当代医学 2014年33期
关键词:数值心脏血压

张 谦

探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在心脏介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张 谦

目的 探讨有创血压监测与无创血压测量的差异及有创血压监测在心脏介入手术以后的应用与护理的注意事项。方法 分析有创血压监测的数值与无创血压测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对294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有创血压测量数据较无创血压测量数值大,两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且不能互相替代。98例患者中,有4例在穿刺点出现略微皮下淤血,其余94例都没有其他并发症。结论 有创血压测量具有实时性、准确性,受外界影响较小,有利于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在规范化治疗过程中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预测病情发展的进程。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因其侵入性应注意防止管道脱落、阻塞,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有创血压监测;心脏介入术;护理

作为人体八大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系统,循环系统在心脏介入术后是监测的重点。循环系统功能的衡量可以通过监测血压来实现[1]。有创血压监测就是将导管或者监测探头通过皮肤插入患者的大血管或心腔内,以实现对患者血压的直接监测[2]。本研究选取有完整病史并符合条件的98例病例,通过自身对比的方法,对比患者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与无创血压测量数值,寻找差异,比较两者在心脏介入手术以后血压监测的优缺点,并总结护理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患有心血管疾病并实施心脏介入手术的病例。其中男48例,女50例,年龄1~17岁,平均年龄(8.0±2.1)岁,采用桡动脉穿刺的患儿51例,股动脉穿刺29例,肱动脉穿刺18例。

1.2 方法 患儿根据情况可分别选择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进行穿刺。选择方法前需进行Allen实验:抬高手臂,双手同时压迫一侧的尺、桡动脉,患者握拳、放松3次,随着压迫的进行患者的手部逐渐变苍白,此时嘱患儿放低手臂,观察手部血流恢复情况,超过10 s手部方恢复红润的代表其掌弓侧枝循环不良,Allen实验(+)。若患儿Allen实验阳性或者血管病变严重的患儿建议采用股动脉穿刺法。

进行皮肤消毒后,用1%利多卡因对患儿进行局部麻醉,谨防穿刺过程中动脉发生痉挛,以30°~40°角进针。穿刺位置应选择在离搏动最强位置的0.5 cm处。将导管成功送入动脉后,马上将装有肝素盐水的无菌测压管连接好,并清洗干净回血(管道和针头内的)。经过再次局部消毒后,以无菌敷料覆盖并加以固定。接下来进行压力传感器连接。转动三通管,大气与压力传感器连通,等到压力线停留在零位置时,再转动三通管,此时压力感受器与动脉相通,空气被隔绝,此时测量到的数值和波形就是患者的实时有创血压。在监测患者有创血压数值的同时,应间隔1 h测量患儿的无创血压值,采取自身对比法对比2组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创血压监测与无创血压测量共采集有效数据294对,有效血压监测与无创血压测量数据的对比如下(见表1)。有创血压监测所得数值均大于无创血压测量的数据。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有创血压监测与无创血压测量的数据对比表

2.2 并发症情况 98例患儿中,在穿刺点出现略微皮下淤血的有4例,剩下94例均没有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3.1 有创血压监测和无创血压测量的对比 由本研究294对数据可看出,有创血压监测所得数值均大于无创血压测量的数据。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不能互相替代。无创血压测量时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由于空气压力的影响,在测量血压较低的患者时,无创血压测量所得的数据准确性所受影响较大。有创血压测量具有实时性,这是其与无创血压监测最具代表性的差异[3]。

有创血压监测与无创血压测量所凭的根据具有科学意义,两者虽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患者在测量时的血压情况。由本研究的294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有创血压监测所得数值与无创血压测量数据呈正相关性。

由于有创血压监测的有创性、操作具有的风险性、及现实条件的限制,使得有创血压监测不能替代无创血压测量[4]。

3.2 有创血压测量的优点 有创血压监测可显示出数据并具有波形变化。这使得医护人员准确观察心血管患者介入手术以后的心血管功能(如心输出量、血容量、心肌收缩功能等)。准确的心血管功能评估有利于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并使得规范化治疗过程中更准确的评估患者的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预测病情发展的进程[5]。

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可监测血压的实时变化情况,在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后,可使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其所带来的动脉血压的变化,若出现紧急情况能够尽早地投入抢救,挽救患者的生命[6]。

3.3 护理 有创血压监测虽然具有实时性、准确性的优点,但是因为其为有创的侵入性的治疗手段,因此它也需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基本情况,精心、正确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1)管理测压管。测压管应保持放置在心脏水平,如果患者更换姿势,应该及时调整测压管的位置,以保证持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的准确性。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对也有重要意义[7]。(2)避免管道漏液。应定期检查测压管道的接头,保证其严密性。保持三通管的性能良好,使得肝素能够正常滴入。因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具有长期性(通常大于24 h),患儿体位发生变化,活动幅度较大,故而应该防止导管从管道中脱出、移位,导管扭曲变形。(3)防止感染。进行穿刺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三通管等部件应尽可能地放置在消毒巾上,防止污染。每天用碘伏对穿刺的皮肤进行消毒,及时更换移位的无菌敷料,肝素帽与三通管应定时更换。进行持续有创血压监测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天为限[8]。一旦患儿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应该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血培养,合理应用抗生素。

[1] 张鑫,皮红英.有创血压监测值与无创血压监测值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1275-1277.

[2] 谢红英,方敬,幸莉萍,等.有创血压监测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8):749-750.

[3] 马改翠,刘翠霞,高妹花,等.有创血压监测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及护理[J].河北医药,2009,31(4):508.

[4] 刘晓玲,杨景萍,权喜玲,等.有创血压监测在心血管介入诊疗中的应用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83-1684.

[5] 王志英,黄玉兰.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在心脏介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2):2488-2489.

[6] 王卉.心脏介入术中持续有创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和护理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6):193-194.

[7] 赵雪芳.心脏介入术后血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349.

[8] 任昊然.心脏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的系统护理干预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7):6168-616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3.079

河南 450053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手术室 (张谦)

猜你喜欢
数值心脏血压
数值大小比较“招招鲜”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心脏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基于Fluent的GTAW数值模拟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基于MATLAB在流体力学中的数值分析
带凹腔支板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