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胰腺炎病因及临床诊治分析

2014-08-01 00:24黎娜
当代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胆道病因胰腺炎

黎娜

小儿急性胰腺炎病因及临床诊治分析

黎娜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临床诊治分析。方法 选择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胰腺炎患者43例,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诊断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n=23)经抗休克,输液,抗炎保守治疗,对照组(n=20)直接切开引流。如果保守治疗无效,胆道梗阻严重,采用引流术,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4.22±1.06)d与对照组(3.06±0.2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开始进食时间无明显差异;对照组一次性治愈20/20(100%)明显优于观察组一次性治愈率20/23(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急性胰腺炎发病急,病势重,需结合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积极进行抗炎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小儿急性胰腺炎;病因;诊治

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病毒感染、药物过敏、暴饮暴食等许多因素有关,发病人群以成年人居多,但不排除小儿发病的可能。如果因急性炎症导致胰分泌管阻塞,同时炎症累及其它组织或器官,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较高。因小儿不能准确表述病情,症状不明显,所以对该病认识不足,是病情变化的主要原因[1]。为降低疾病对身体的伤害,本文以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3年2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胰腺炎患者43例,包括男29例,女14例;年龄6~13岁,平均年龄(10.5±2.1)岁;发病时间2 h~3 d,平均(1.1±0.4)d;有原发流行性腮腺炎13例,胆道蛔虫病14,胆道畸形2例,无明显原因14例。符合参照《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标准诊断[2]。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0),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全部患者突发呕吐,发热,腹胀,腹痛,腹膜刺激征者,呼吸困难,尿少,黄疽。查体血压低,肠鸣音减弱,有少量腹腔积液。询问无异常饮食经历,排除饮食原因引起的呕吐。体温38.7℃~42.3℃,平均(40.2±0.1)℃。全腹痛10例,左上腹痛12例,右上腹痛5例,脐周痛16例。实验室常规检查,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增高,实验室生化检查,测血、尿淀粉酶,以血淀粉酶升高为主要诊断依据[3]。部分患者血胆红素升高,血脂肪酶增高,血钙减低,腮腺炎抗体阳性。腹腔穿刺,查出渗液混有脂肪细胞。B超示胰腺明显增大,回声降低。

1.2 治疗方法 禁食,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腹胀者胃肠减压10 d左右。观察组保守治疗,静脉支持用奥美拉唑,严重者静脉滴注施他宁,皮下注射头孢菌素等抗生素,不能进食者给予脂肪乳剂和肠胃外营养,腹痛、呕吐消失,肠鸣音恢复行肠内营养。期间注意口腔和呼吸道卫生,观察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如果胆道梗阻严重,进行胆管引流手术[4]。对照组直接切开引流治疗,术毕抗生素治疗。2组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包括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补充维生素B、C,血钙低输葡萄糖酸钙,注射胰岛素,监测血、尿淀粉酶值,禁食、禁水。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症状缓解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经治疗后,患儿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各指标恢复正常。治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分析结果,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症状缓解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比较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较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始进食时间2组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2组症状缓解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比较表(d)

2.2 观察组23例经保守治疗,20例一次性治愈,3例出现并发症(电解质紊乱、低钙血症),对症处理后治愈,治愈率20/23。对照组20例切开引流全部一次性治愈,1例切口感染。治愈率比较(χ2=1.032),对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0.93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从结果看出,保守治疗症状缓解较慢,一次性治愈率比较低,与切开引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法开始进食时间无明显差异,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小儿急性胰腺炎发病与感染腮腺炎、胆道蛔虫等胆道系统疾病为主要病因,无论哪种病因,都是胆道炎症引起括约肌功能障碍,胆汁不能顺畅排泄反流入胰腺引起的,出现以急性发热、呕吐、腹痛、血淀粉酶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药物治疗以免疫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为主。发病时,小儿急性胰腺炎与成人病例不同,成人发病多因酗酒、暴饮暴食和胆石症有关,儿科发病多为先天胆道闭锁、胆道蛔虫等胆源性原因[5],或者有腮腺炎等病毒感染,发病类型多水肿型,与文献报道接近。因小儿发病急,引起其他部位感染,黄疽和发热不明显,水肿为引起上腹压疼的唯一外在体征。病程较长者,除腹胀、压痛外,伴随剑突下疼痛和肌紧张,甚至胰腺外表周围皮肤颜色青紫,原因是脂肪外溢,毛细血管出血。诊断时,应考虑生化检查,主要是测定血清淀粉酶[6],可以抽取静脉血检测,如果有疑似穿孔迹象,可行腹腔穿刺,抽取渗液进行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病情。但疼痛定位不明确,为了早期诊断,腹部B超是有效的诊断方法,掌握病情变化后,应用施他宁等治疗,可以抑制致炎因子,调节免疫作用,虽一次性治愈率比直接切开引流低,但对身体伤害小,可优先考虑,如果无法解除梗阻,再考虑切开引流[7-8]。

综上,小儿急性胰腺炎辨清病情,进行有效诊断,积极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1] 蔺以丽.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与治疗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 17(25):61

[2] 陈芬丽,占强.急性胰腺炎临床评价标准的新进展田[J].医学综述,2011, 17(7):1014-1017.

[3] 张晶,徐框巍,丁召路,等.小儿急性胰腺炎51例病因及临床诊治分析[J].医学综述,2011,17(18):2838-2840.

[4] 杨红欣.小儿急性胰腺炎诊治2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 10(1):42-45.

[5] 孙树萍,王映峰.小儿急性胰腺炎26例分析[J].医学信息,2006,19(11):2009-2010.

[6] 黄海,何婉儿,粱丈青,等.小儿急性胰腺炎43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6,13(5):791-793.

[7] 张金保.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 (2):88-89.

[8] 蔺以丽.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与治疗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 2011,17(25):61.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015

江西 332000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黎娜)

猜你喜欢
胆道病因胰腺炎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电视的病因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61例诊疗体会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