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30例疗效观察

2014-08-01 00:24王健萍
当代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液术通液宫腔镜

王健萍

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30例疗效观察

王健萍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心医院60例输卵管近端梗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行传统输卵管通液术)和治疗组(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n=30),比较2组患者疏通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疏通率为71.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4%,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采用电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梗阻;疗效观察

当输卵管近端发生粘连、梗阻时,精子和卵子就不能在管腔内相遇,因而可造成不孕[1-2]。本研究以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输卵管近端梗阻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心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输卵管双侧近端梗阻患者,均经子宫输卵管造影确诊,所有患者基础体温双相或者B超检测排卵正常且丈夫精液检测正常,排除宫颈、阴道因素、子宫腔畸形和子宫腔内的病变引起的不孕。将6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0),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27.84±5.42)岁,不孕年限2~8年,平均(4.93±0.73)年,双侧输卵管梗阻26例,单侧梗阻4例;治疗组年龄23~42岁,平均(27.25±4.71)岁,不孕年限2~7年,平均(4.60±0.61)年,双侧输卵管梗阻27例,单侧梗阻3例。2组患者在基本资料、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月经干净后2~7 d进行手术,积极完善术前准备,行白带常规及B超检查,术前30 min肌肉注入阿托品0.5 mg,入手术室后监测生命体征。对照组行传统输卵管通液术:外阴、阴道常规消毒后置入通液导管,将导管连接输卵管通液仪,注入混合液体(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5 mL、注射用水20 mL、庆大霉素16万单位)。实验组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患者取膀胱取石位,常规消毒后缓慢置入宫腔镜,检查宫底、宫颈、宫壁,找到输卵管开口,经操作孔将直径1.4 mm的医用塑料导管插入输卵管口,导管外接注射器推注混合液(含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5 mL、美兰2 mL、庆大霉素8万单位)20 mL。直接推入,若有压力或返流,可将旋转调整塑料导管的位置后,再加压推注。通液完成,在退出镜体的同时观察宫腔宫颈管。

1.3 临床疗效标准[3]用输卵管通液仪检测患者压力曲线,通畅:压力显示低于16 mmHg;通而不畅:压力显示16~25 mmHg;阻塞:压力显示大于25 mmHg。疏通率=(通畅+通而不畅)/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正态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通畅率与疏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3 结论

输卵管病变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输卵管病变与女性盆腔炎性病变密切相关[4]。

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至关重要,可有效减少组织损伤,增加输卵管的通畅率,有利于患者日后宫内妊娠[5]。传统的经腹输卵管手术或者腹腔镜输卵管手术,仅对输卵管远端梗阻及盆腔粘连者适用,对于输卵管近端梗阻或者管腔粘连者常常无效。传统的输卵管通液术压力较小,不易使输卵管充分扩张,临床治疗有效率不高,且常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以及术者的压力感觉作为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的方法,具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通常不能有效区分出输卵管阻塞的侧别,进行通液时,压力分散在整个宫腔,在输卵管粘连处的压力较小,不能有效进行机械分离,且易使内膜碎片堵塞输卵管开口,造成判断误差[6]。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宫腔镜辅助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被证实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且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组织损伤[7]。在宫腔镜下,可以直观观察到输卵管开口的情况,有效避免了导丝等操作器械对子宫内膜和输卵管粘膜的损伤,所注射的液体内含具有抗炎、缓解输卵管痉挛和疏松组织粘连作用的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和庆大霉素等,压力大于普通方法数倍,更加有助于输卵管的畅通。另外,宫腔镜下能对子宫腔内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有利于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价和及时处理。研究表明,在宫腔镜下插管对输卵管近端梗阻疏通作用更佳,插管后通液的压力直接作用在输卵管管腔,压力集中,对由于输卵管痉挛、黏液栓、血块、组织碎屑、细小纤维组织和输卵管管腔轻度粘连所引起的输卵管阻塞具有更佳的疏通作用[8]。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的30位治疗组患者,共计57条近端梗阻输卵管,治疗后畅通25条(43.9%),疏通率为71.9%;接受传统输卵管通液术的30位患者,共计56条近段梗阻输卵管,治疗后通畅11条(19.6%)。疏通率为46.4%。治疗组患者畅通率和疏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比传统通液术治疗效果好。根据后期随访观察,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内妊娠率高达70.0%,进一步证明该法较传统方法优势突出。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在保证效果的同时也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可行性。

综上所述,输卵管近端梗阻患者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效果确切,能显著提高疏通率,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王瑛,黄兆政,张红,等.两种方法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261-3263.

[2] 王银,鲁景元,吴晓玮.输卵管近端梗阻与宫腔操作的相关性分析[J].全科护理,2013,11(6):506-507.

[3] 郭艳慧,王岩.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不孕症中的诊治评价[J].河北医药,2009,31(14):1786-1786.

[4] 王全利.经宫腔镜注入中药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性不孕症36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7):28-29.

[5] 范雪梅,周丹.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双侧输卵管近端梗阻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3):177-178.

[6] 黄燕清,黄婉,薛素华.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附89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2):120-121.

[7] 韩焕梅.腹腔镜用于输卵管梗阻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3,1:66-69.

[8] 黄凤友,苏丽芳,李国霞,等.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阻塞性不孕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32):9-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025

江西 338001 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心医院妇产科 (王健萍)

猜你喜欢
液术通液宫腔镜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中药灌肠结合通液用于输卵管不孕的治疗效果观察
中药灌肠结合通液用于输卵管不孕的治疗效果观察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金刚藤胶囊与胎盘片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不孕临床观察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62例
通络助孕方配合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