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过敏性紫癜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8-01 00:24王文明
当代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灌流紫癜过敏性

王文明

重症过敏性紫癜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文明

目的 对应用血液灌流方式对患有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40例患有重症过敏性紫癜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20)。采用常规药物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重症过敏性紫癜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皮疹症状消失时间和共计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出现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血液灌流方式对患有重症过敏性紫癜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血液灌流;重症过敏性紫癜;治疗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管炎疾病,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关节疼痛、腹部疼痛、胃肠道出血、肾炎为该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1]。过敏性紫癜患者的病程相对较长,病情容易反复发作,部分患者会有难治性过敏性紫癜症状出现,近年来随着激素、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增多,其不良反应也在不断增加。本次研究对患有重症过敏性紫癜的患者应用血液灌流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江西省安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患有重症过敏性紫癜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20)。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2.5±6.5)岁;患者体质量48~81kg,平均体质量(62.2±4.6)kg;过敏性紫癜病史1~53个月,平均病史(19.4±1.2)个月。治疗组中男13例,女7例;患者年龄14~76岁,平均年龄(45.7±8.3)岁;患者体质量46~79kg,平均体质量(59.9±7.4)kg;过敏性紫癜病史1~52个月,平均病史(19.6±1.1)个月。上述4项自然指标2组患者组间无显著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诊断标准 皮疹分布密集、面积较大,不消退,或继续不断出现,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经常规药物治疗后2个星期,病情仍然没有缓解或病情反复发作3次以上[2]。

1.3 方法 2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激素、H2受体阻滞剂类药物、钙剂等实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血液灌流治疗,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在患者的锁骨下实施静脉或股静脉插管,应用血液灌流器,一次性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剂量控制标准为80IU/kg,采用3000mL的肝素生理盐水对管路进行预冲处理后,用200mL血浆或全血对管路进行预冲管路,待肝素盐水彻底排净后,即可和深静脉置管动静脉端连接,运行上机,血泵的转速控制在5~10mL/(min·kg)之间;每次持续治疗2.5h,隔日治疗1次[3]。

1.4 观察指标 选择2组患者的皮疹症状消失时间、重症过敏性紫癜病情治疗效果、共计住院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出现例数等指标进行对比。

1.5 治疗评价标准 痊愈:紫癜症状彻底消失;显效:紫癜症状表现有明显缓解,工作和生活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有效:紫癜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减轻;无效:紫癜症状程度没有任何变化,或进一步加重[4]。

1.6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重症过敏性紫癜病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紫癜治疗方案治疗后重症过敏性紫癜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50.0%;治疗组患者应用血液灌流方案治疗后重症过敏性紫癜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重症过敏性紫癜病情治疗效果比较[n(%)]

2.2 皮疹症状消失时间和共计住院治疗时间 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10.62±2.49)d后皮疹症状彻底消失,共计住院接受过敏性紫癜治疗(16.43±2.15)d;治疗组应用血液灌流治疗(7.16±1.85)d后皮疹症状彻底消失,共计住院接受过敏性紫癜治疗(11.28±2.09)d。2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常规药物治疗期间有5例对照组患者有不良反应出现,比例25.0%;血液灌流治疗期间有1例治疗组患者有不良反应出现,比例5.0%。该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重症过敏性紫癜疾病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方式进行治疗,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出使其进行体外循环,利用体外循环灌流器中所含有的吸附剂具有的吸附作用,将一些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相关药物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彻底清除,从而达到对血液进行净化的治疗目的[5]。灌流器中所含有的吸附材料主要包括活性炭、树脂、多糖类、阳离子吸附剂等。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树脂血液灌流器,其吸附剂是一种中性的大孔树脂,在树脂合成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树脂的孔径、树脂分子基团极性、包膜膜孔及亲脂性等进行调节,进而达到相对特异性吸附免疫介质,对免疫平衡功能进行调节,取得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血液灌流治疗的治疗组患者过敏性紫癜病情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90.0%,明显高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总有效率50.0%,2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该项治疗技术可以使过敏性紫癜病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1] 诸福棠,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89-690.

[2] 佘萍莉,李秋.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28(16):562-563.

[3] 潘慧娟.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免疫学机制[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9,29(15):250-251.

[4] 李亚荣,许忠,刘禹仁.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清IL-6、TNF-A、IL-10水平变化[J].临床儿科杂志,2009,17(15):272-273.

[5] 涂秀英,陈昕,赵晓东.儿童过敏性紫癜631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1,37(14):1599-16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027

江西 343200 江西省安福县人民医院 (王文明)

猜你喜欢
灌流紫癜过敏性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过敏性肺炎患者的CT诊断表现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