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性胰腺炎早期内镜和保守治疗的疗效对照分析

2014-08-01 00:24靳亚勋
当代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胆石胰腺炎内镜

靳亚勋

胆石性胰腺炎早期内镜和保守治疗的疗效对照分析

靳亚勋

目的 对比分析早期内镜治疗与保守治疗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3年3月收治入院的胆石性胰腺炎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n=42)与对照组(n=41)。实验组患者实施早期内镜下取石治疗,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65.83±7.54)h及腹痛缓解时间(49.82±7.93)h、住院时间(10.48±3.14)d均明显较对照组短,术后近期复发率11.90%与并发症发生率9.5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石性胰腺炎在病程早期实施内镜介入取石治疗,相比保守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病情缓解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胆石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保守治疗;临床疗效

胆石性胰腺炎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其发病原因是胆道内结石在壶腹部发生嵌顿而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在急性胰腺炎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该病病程进展迅速、病情严重,可引起多种相关并发症,对患者机体损伤干扰较大,容易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1-2]。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可选用内科保守治疗,也可行外科手术治疗,但考虑到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外科手术治疗的创伤性因素,使得在临床应用中仍存有较大争议。随着微创外科术式在临床上开展与推广,以极低的创伤获得较高的临床疗效成为可能[3]。本研究对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实施早期内镜治疗与保守治疗的胆石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3年3月收治入院的胆石性胰腺炎患者83例,根据2003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的诊断依据[4]对患者病情和严重程度进行诊治。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1~79岁,平均(51.82±9.73)岁,其中轻度31例,重度11例;对照组患者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20~76岁,平均(50.49±8.72)岁,轻度32例,重度9例。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急性腹痛,经血淀粉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辅助检查均已证实确诊,年龄超过18岁,入院时胰腺炎发作未超过48 h,胆红素水平超过1.2 mL/dl,远端胆总管直径超过8 mm;排除伴有其他影响或阻碍内镜操作的疾病患者,出现急性胆管炎患者,合并肝、肾等主要器官严重疾病或功能障碍患者等,以及妊娠、哺乳妇女。本次实验中患者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如使用止痛药物、吸氧、鼻饲营养支持、补液、禁食、胃肠道减压以及抗炎抗感染等,抗生素为甲硝唑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实验组患者在入院72 h内实施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对胆道进行详细观察,根据其具体情况实施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球囊扩张+胆总管取石术等,所有手术由同一医师完成,在术后实施鼻胆管引流以防止残余的结石再次发生梗阻;术中实施胆道造影对结石情况进行观察,如发现结石则使用胆道镜进行取石。术后对患者的血淀粉酶、血生化、血气分析及肝肾功能等临床或实验室指标进行复查或密切监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及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记录其术后近期复发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及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术后近期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2组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缓解、康复时间对比

表2 2组胆石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复发与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论

胆石性胰腺炎是胆源性导致的急性胰腺炎,属于较常见的胰腺炎种类,而胆石症也是主要的急性胰腺炎致病原因之一。在胆结石从胆道内向胆总管的远端进行移动时,容易在壶腹部出现嵌顿性梗阻或因梗阻而刺激十二指肠乳头形成水肿、痉挛等,导致胆汁分泌受到阻滞逆流向胰管内或形成胰管高压,从而引起急性胰腺炎[5]。

在该病的早期阶段,其病理性变化较少,病情较轻,通常表现为水肿性胰腺炎,但如胆道的梗阻情况无法及时的缓解,病情可迅速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胰腺炎症的继续扩大,严重甚至发生坏死[6]。因此临床上多提倡在该病的早期实施有效措施将胆道梗阻尽快解除,以中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治疗效果ERCP是该病早期治疗的有效临床措施,其能够在对机体造成最小创伤的前提下快速、有效的解除梗阻,对病情的缓解与康复起到重要的临床作用。

但对于该病的治疗方式与时机的选择仍存有一定的争议,也有相关学者认为内镜操作对机体本身形成的刺激亦可以促使胰腺炎病情加重,甚至可以导致胆管发生出血、炎症甚至穿孔等并发症,对病情形成进一步刺激而不利于胰腺炎的治疗与康复[7-8]。究竟对胆石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的内镜介入检查治疗能否对其病情产生有效的缓解,或具有不利因素,这是目前肝胆胰科较为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研究对实施早期内镜治疗与保守治疗的胆石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及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术后近期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胆石性胰腺炎在病程早期实施内镜介入取石治疗,相比保守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病情缓解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 姚时春,杨俊文,马升高,等.胆石症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介入治疗[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1):10-12,16.

[2] 靳和平.不同类型不同病程胆石性胰腺炎的手术处理方式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29):51.

[3] 姚洁,张翔.胆石性胰腺炎早期内镜和保守治疗的疗效对照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4):70-72.

[4]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胰腺病学,2004,4(1):35-38.

[5] 张彦宏,朴熙绪.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264-1265.

[6] 王建球,杨廷燕,王建平,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72例诊治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11,19(3):200-202.

[7] 康生朝,吴汉平,贺月,等.内镜对胆石症术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9,30(6):432-434.

[8] 张小平,孙洪伟,朱千东,等.区域动脉灌注在胆石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9):600-601.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050

湖南 413000 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靳亚勋)

猜你喜欢
胆石胰腺炎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禅心自在
惊天之举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中心简介
世界上最大的胆石有多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