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分析

2014-08-01 00:24朱玉珍
当代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意外事件急诊科满意率

朱玉珍

护理干预在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分析

朱玉珍

目的 对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11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12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62)。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实施院内转运,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展开院内转运,对2组患者转运成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接收科室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转运中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为坠床8.06%,意外脱管4.83%,供氧中断6.45%,病情恶化6.45%;观察组转运中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为坠床1.61%,意外脱管1.61%,供氧中断1.61%,病情恶化0.0%;2组转运中意外事件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转运成功率为90.32%,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4.52%,观察组转运成功率为98.39%,护理纠纷发生率为3.23%,2组转运成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接收科室满意率为70.97%,观察组接受科室满意率为95.16%,观察组患者接收科室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为危急重症患者实施院内转运过程中,通过周密、细致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增强接收科室满意度。

危急重症;院内转运;护理干预

急诊科属于危急重症患者治疗和抢救首诊科室,在为危急重症患者展开初步抢救与复苏工作后,出于临床诊断、专科和治疗的相应需要,需对患者实施院内转运[1]。院内转运过程虽然用时较短,但在转运过程中仍然存在较高的护理风险,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如瞳孔、意识改变、血压变化、拔管及呼吸心跳骤停等[2]。据报道,病情复杂的危急症患者院内转运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为75%左右[3-4],对治疗效果有严重影响。为分析提高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安全性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选取124例危急重症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在实施院内转运时对照组以常规方法转运,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实施转运,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11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124例,患者实施院内转运的目的:56例患者接受B超、X线及CT等影像学方法检查,42例接受手术治疗,26例患者转送至专科接受住院治疗。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23~76岁,平均(46.3±8.4)岁;其中急性呼吸系统疾病14例,高空坠落、交通意外等意外伤害19例,消化系统疾病18例,心脑血管病6例,其他5例;患者病程为1 d~5个月,平均(2.1±0.3)个月;观察组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22~75岁,平均(47.3±8.2)岁;其中急性呼吸系统疾病13例,高空坠落、交通意外等意外伤害18例,消化系统疾病16例,心脑血管病8例,其他7例;患者病程为2 d~5个月,平均(2.3±0.2)个月;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按照序贯气管衰竭评分法评分高于4分、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危急重症患者,有多个或单个器官发生功能障碍或造成损伤、经急诊科行初步诊断和抢救后符合院内转运指征的患者。排除标准:经急诊科初步抢救确定无院内转运必要、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方式院内转运,由护士或护工利用平车进行护送,同时给予静脉滴注、血压检测和氧气袋吸氧等。观察组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做好转运前准备工作:医院对转运规程予以完善,转运前对患者疾病类型与身体状况予以准确掌握,对转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并探讨出相应的应对处理措施。在转运前履行告知义务,争取患者及其家属配合。(2)和患者接收科室做好沟通与联系:在实施院内转运前和患者接收科室及电梯房加强联系,取得相应科室的密切配合,促使转运时间得以缩短,降低转运风险;向相关科室交待患者病情资料,出发前确认接收方已准备充分,并告知其患者抵达时间。(3)展开有效心理护理:在转运中若出现意外,会导致患者产生紧张或恐惧心理,故而护理人员应提前为患者讲解院内转运的意义、必要性与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告知患者护理人员有充分准备,可为其提供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以便消除其紧张情绪。(4)在转运中实施舒适体位护理:对于呕吐或昏迷者协助其取平卧位,并使患者头部偏于一侧,避免误吸;胸部损伤患者取患侧卧位或半卧位;躁动者给予适当保护性约束,将床栏拉上;转运中对患者隐私加以保护,并做好保暖工作。(5)对患者病情予以密切观察:在转运时护理人员要处于患者头侧,对患者病情变化予以密切观察,包括患者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意识、面色及瞳孔等,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展开相应处理,如有必要可将转运暂停,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再展开转运。(6)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若患者有咯血、呕血现象,鼓励其尽量将血液吐出,若患者处于昏迷之中,则需用便携式吸引器对咽部、口鼻中呕吐物或分泌物予以彻底清理。(7)加强管道护理:在转运过程中注意确保各管道的有效与畅通,避免造成管道受压、扭曲及滑脱现象。(8)转运后护理:将患者送至接收科室之后,将之轻缓移送到病床上并予以妥善安置,之后展开详细床旁交接,双方于转运交接单上签字确认,并将之保存在患者住院病历之中。完成转运过程后返回科室,对设备、药品及物品做好清点与补充工作,确保各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1.4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坠床、意外脱管、转运所致病情恶化及中断供氧等意外事件发生率、转运成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统计,利用自制调查表对接收科室满意率进行调查。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转运成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转运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与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转运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接收科室满意率比较 对照组接收科室满意44例,一般12例,不满意6例,满意率为70.97%;观察组接收科室满意59例,一般2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5.16%。观察组患者接收科室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危重症患者转运中意外事件发生率、转运成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危急重症患者一般先在急诊抢救室中接受初步诊断与抢救,然而在诊疗时,由于此类患者病情中未知因素较多,初步诊断相对模糊[5-6],急诊科往往无法给予彻底、有效的治疗与处理,因此需要经院内转运完成整个诊断、治疗过程。另外,危急重症患者经医护人员抢救后,患者需转移到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中接受进一步治疗[7]。因此,对于危急重症患者抢救工作而言,院内转运属于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需给予充分重视。若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存在操作不当现象,则很容易对危急重症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严重影响[8],可能会引发意外或造成患者死亡,最终引发护患纠纷。因此在为危急重症患者实施院内转运时,应做好转运过程的监护和记录工作,为顺利、安全完成患者院内转运提供有力保障。

为提高本院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成功率,为患者在院内转运中的生命安全与治疗效果提供保障,本研究选取124例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以常规方法实施院内转运,观察组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从做好转运前准备、和患者接收科室做好沟通与联系、展开有效心理护理、在转运中实施舒适体位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加强管道护理、加强转运后护理几方面展开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转运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与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转运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接收科室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为危急重症患者实施院内转运过程中,通过周密、细致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增强接收科室满意度。

[1] 方方.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9):22-24.

[2] 吴国庆,韦梅,夏敏,等.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4):682-683.

[3] 钟娟,梁金清,袁丽秀.EICU病人院内转运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616-1617.

[4] 冯青,吴锦球.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105-106.

[5] 郑再英.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模式化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9):28-29.

[6] 郑爱嫆.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与成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7):152-153.

[7] 马丽.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62-63.

[8] 叶根兰.ICU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3):95-95.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088

江西 331100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朱玉珍)

猜你喜欢
意外事件急诊科满意率
脑筋急转弯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浅析过失犯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论意外事件在侵权法上的抗辩效力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