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废用综合征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4-08-03 07:04杨春林李清花
中国优生优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分者综合征康复

杨春林,李清花

(甘肃省中医院 ,兰州 730050)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致残率也高居不下。脑卒中不仅自身病变可导致肢体、语言、认知等功能障碍,而且脑卒中又是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疾病,在发病期间由于对各种并发症治疗及护理不当,均可加重患者的致残程度。而废用综合征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继发并发症,它不仅仅与脑卒中疾病本身有关,也与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等有关。废用综合征是一组由同一原因引起的不同症状所组成的症候群。脑卒中废用综合征,治疗相对复杂困难,而临床疗效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且对脑血管病的预后不利,甚至可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如何改进现有脑卒中废用综合征的护理模式,增强其综合临床疗效,寻找一种更佳的脑卒中护理模式成为目前护理医学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对时间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废用综合征疗效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病例均来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住院部患者,纳入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及具有脑卒中废用综合征临床征象,排除意识不清者,且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方法分为:时间护理组及普通护理组,各组60例。其中男性22例,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43岁,平均年龄65岁;女性18例,最大年龄87岁,最小年龄45岁,平均年龄64岁。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案 时间护理组:结合患者生物学时间规律特点拟定服药时间及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患者睡眠及进食等生活习惯。具体如下:①服药:根据时间护理制定不同服药次数的服药时间, 3次/d者分别在6、15、21点给药; 2次/d者分别在6、21点给药; 1次/d者在6点给药[1-2]。 ②早期肢体功能锻炼:避开血压高峰时间,一般选择在6~7点,14~16点,19~21点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血压高峰时间减少活动,适度卧床休息,防止活动造成的血压升高或不稳,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③饮食:根据时间护理概念对患者进行进食习惯指导,主要是晚餐时间宜选择在17:30左右,进食量相对午餐量减少20%~30%,食物宜低钠、低脂。④ 心理护理[3]:在19:00~20:00 时医疗护理操作少,病区环境安静患者易于接受外界信息,此时开展心理护理。以关心、交谈为主,交谈的话题是患者平常熟悉的人和事以及语言训练的目的、方法、效果,交谈时耐心,态度和蔼,目光注视患者,用轻柔的语言告诉其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康复的希望,鼓励患者持之以恒,以促进早日康复。⑤语言功能训练:在 9:00~11:00或16:00~17:00时间段给予语言训练,包括口唇运动训练: 指导患者鼓腮、抿嘴、吹蜡烛。舌运动训练: 首先指导患者尽量舌往外伸,然后将舌向外上、外下、外左、外右运动,由慢到快反复训练。发音训练:给患者示范口型,鼓励患者深吸一口气,张大嘴,发“啊”音。词语训练: 发音训练 1 周后逐步训练患者说出单词-词组-短句,出示日常生活图片和词卡,朗读单词、词组、句子,然后移开词卡,让患者根据记忆复述词。每次训练10~15 min。⑥睡眠:提倡于晚21点至翌日晨5点睡眠为佳,故在此时间段内应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可酌情借助药物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普通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如服药时间按照3次/d者分别在8、12、16点给药, 2次/d者分别在8、16点给药, 1次/d者8点给药,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及语言训练时间选在上午或下午空闲时,进食以及睡眠不限时间。

1.2.2 疗效评定[4]各组在开始治疗护理前、治疗护理后2周及治疗护理后4周评分判定疗效。①日常生活能力评分[5]: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表中的Barthel指数(BI)评定,进行生活能力测定,其方法是根据患者是否需要帮助及其帮助程度分为0、5、10、15分四个等级,总分100分,得分越高,独立性越强,依赖性越小。评分结果:<20分以下者,生活完全需要依赖;21~40分者;为生活需要很大帮助;41~60分者;为生活需要帮助;>60分者;为生活基本自理。Barthel指数得分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的效益最大。②抑郁、焦虑状态评定[6]:根据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行患者抑郁焦虑状态评定。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标准:总分 < 7分者为正常;总分在7~17分者可能有抑郁症;总分在17~24分者为肯定有抑郁症;总分 >24分者为严重抑郁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在治疗后4周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在治疗后均有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2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5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中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比较 (分)

表2 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判定疗效评定结果比较 (分)

表3 两组废用综合征疗效比较

3 讨 论

废用综合征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继发并发症,它不仅仅与脑卒中疾病本身有关,也与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等有关。引起脑卒中废用综合征的具体原因包括:①原发病的性质决定患者短期内不能活动。②神经系统疾病导致中枢性或周围性运动麻痹。③由于不正确功能练习导致关节疼痛,从而限制了活动。④出现抑郁等精神症状,导致不动或活动减少。⑤由于感觉障碍,缺少刺激,导致活动减少。⑥老年人病后不爱活动。废用综合征是一组由同一原因引起的不同症状所组成的症候群。目前在我国,最常见的脑卒中后废用综合征表现为关节挛缩、废用性肌萎缩、直立性低血压、语言交流障碍及多因素引起的心理障碍。它不仅在脑血管病急性期易产生,且在恢复期也可产生,即可发生在脑血管病患者的全部病程。因为一旦出现了脑卒中废用综合征,治疗相对复杂困难,而临床疗效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且对脑血管病的预后不利,甚至可导致病情恶化。而时间护理模式利用人体自身所存在的生物节律,对患者在用药、治疗、生理等各方面进行护理的一门学科,根据人体每天9: 00 ~11: 00、16: 00 ~ 17: 00、19: 00 ~ 21: 00 为精神活性提高的时间区,表现为精神欣快,喜欢与人接触,乐意回答或提出问题,积极配合活动。因此护理人员可根据人体本身和疾病的节律变化,针对患者心理、用药时间、生理病理变化等节律特点进行主动护理,开展个性化、人性化、科学化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在探讨实施时间护理时必须首先充分认识人体节律的规律性波动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不同疾病的发生、康复与个人的生物时间的关系亦不一样等,这需要护理人员做到因时因人因病制宜,才能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科学地运用时间规律进行因病施护,开展优质护理,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时间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抑郁焦虑程度,提高脑卒中废用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玉龙,主编.康复评定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于兑生.偏瘫康复治疗技术图解[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58-59.

[3]李 晶.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07(21): 14-15.

[4]刘晓红,主编.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7:210.

[5]葛兆敏.运用时间护理预防脑卒中复发[J].中国校医,2008,22(6):685-687.

[6]于小平,宋宗梅,张继红. 时间护理加咽部冷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0,25(17):1551-1553.

猜你喜欢
分者综合征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Chandler综合征1例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转归与血清IL-4、TNF-α、IL-27和IFN-γ水平相关性研究
考前综合征
154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结果分析
一毛学琴记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