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强化训练对颈髓损伤急性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14-08-03 02:31吴戴悦曹小英吴彩虹
护理与康复 2014年11期
关键词:训练器颈髓强化训练

吴戴悦,曹小英,陆 茹,吴彩虹,吴 华

(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 314000)

颈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神经传导阻滞,造成运动、感觉减弱或消失,引起肋间麻痹,呼吸肌无力,伴有肌张力增高,患者长期卧床、疼痛等不能充分呼吸,肺及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发生肺炎。肺膨胀不全,通气功能差,使机体低氧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改善肺功能,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十分重要[1],而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保持患者呼吸系统功能正常,呼吸训练更为重要[2-3]。呼吸功能训练器可以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强化训练,加强呼吸肌的力量,使患者建立有效的呼吸形式,改善肺功能。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医学康复中心对颈髓损伤急性期患者予呼吸强化训练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入选标准:颈髓损伤C4~C7平面;经CT 或MRI检查证实;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可服从指导;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所有入选患者均遵医嘱进行。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25 例、女5 例;年龄35~57 岁,平均(42.3±12.0)岁;平均病程(23.8±30.8)d;损伤程度为完全性损伤12例、不完全性18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37~55岁,平均(45.3±11.4)岁;平均病程(24.1±32.1)d;损伤程度为完全性损伤19例、不完全性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呼吸训练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深呼吸训练。缩唇呼吸与吹哨呼吸训练[4]:用鼻深吸气后,缩唇状态下用口深呼气;深吸气后,尽力呼气将口哨吹响,吸呼比为1∶2~3,如此反复,每次20 min,1 次/d,每周练5d。治疗师用手掌轻压患者胸骨下面的部分以帮助患者注意膈肌吸气的动作,鼓励患者充分利用膈肌吸气;呼气期间,治疗师用单手或双手在上腹部施加压力,在呼气接近结束时突然松手,以代替腹肌功能,帮助完成有效呼气。上肢上举呼吸训练:治疗师一手和前臂放在患者肋弓上方,用力下压固定胸廓,另一手协助患者双手上举过头顶,同时深呼气,双上肢向下移动时完成呼气。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强化训练,指导患者含住咬嘴吸气,根据训练器的流速指示和容量设置,把握吸气速度和容量,以深长均匀的吸气流使浮子保持升起状态,并注意观察指导球是否达到3 个容量刻度(600ml/900ml/1 200ml)所对应的顶部,并嘱尽量长时间保持,以正常呼吸休息,持续监测SpO2、心率。三个球都升起达顶部,则表示肺活量接近正常,以上训练每次10min,2次/d,每周5d。

1.3 评价方法 呼吸训练前及呼吸训练4周后分别监测肺功能。肺功能:选择流量-容积曲线测定最大用力呼气容积,每例测试3次,至少第2次测试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误差小于5%,取FEV1较大的1次检出各项肺功能数值,包括肺活量(FVC)、FEV1进行检测。比较呼吸训练4周后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通过痰培养和肺部体征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呼吸训练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0%,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6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0%,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呼吸训练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L

表1 两组患者呼吸训练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L

组 别 例数治疗前FVC FEV1治疗后FVC FEV1观察组30 2.17±0.18 2.03±0.55 3.59±0.25 2.85±0.76对照组 30 2.12±0.14 1.99±0.67 3.25±0.24 2.45±0.57 t值 1.10 0.23 5.37 2.31 P 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呼吸运动能使肺部充分充气,帮助肺泡和气道中微小分泌物排出体外,避免痰在肺内堆积,有利于肺部扩张,增加肺活量,增进肺功能。若分泌物潴留在呼吸道,可使末梢肺泡呈虚脱状态而产生肺不张。肺不张持续72h以上会引起感染而转变成肺炎。呼吸训练可增加患者的呼吸肌强度,明显改善通气功能[5]。常规呼吸训练缺乏直观反馈,而且患者受疾病的困扰,多有焦虑情绪,让患者坚持呼吸训练有一定难度。呼吸训练器是主动吸气肌训练装置,主要是训练缓慢而均匀的深吸气,根据训练器的流速指示和容量设置,患者可以方便地把握吸气速度和容量,逐渐形成恰当的深慢吸气模式[6-7]。利用呼吸训练器进行缩唇-腹式呼吸强化训练,可视患者肺功能状况的不同通过不同的气流速产生足够大的胸内压,从而出现最大的跨肺压。这个压力差使得肺泡在吸气相以最大的气流速进行过度充气,可以防止肺萎陷或肺不张的发生;反复锻炼,可加强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泡摄氧能力,恢复肺功能的正常状态[8],从而改变颈髓损伤患者浅快的呼吸模式,弥补常规呼吸训练方法训练强度的不足,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本研究观察组患者训练后FVC、FEV1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朱美红,顾旭东,徐学青,等.呼吸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459-460.

[2]朱亚玉,朱美红.呼吸操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0,9(8):703-704.

[3]蔡英晓.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的呼吸措施探讨及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13):35-36.

[4]刘占祥,张伟华,李艳丽,等.呼吸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7):474-476.

[5]董莉,候云清,谭舒平.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9):1297-1299.

[6]梅燕萍,刘洪珍.呼吸训练器对开胸手术患者肺功能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09,5(7):30-31.

[7]陈文彬,程德云.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70-376.

[8]何丽晨,钟小晶,姜镭,等.呼吸功能训练器对胸外科病人疾病康复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2):142-143.

猜你喜欢
训练器颈髓强化训练
连续被动式运动训练器转速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强化训练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
虚拟维护训练器在飞机维修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集合与微积分强化训练
交通事故外伤及其医疗行为与颈髓损伤间的因果关系鉴定1例
简易游泳姿势训练器在教学中的应用
更 正
柯萨奇病毒A6型手足口病所致全身性疱疹并累及颈髓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