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综合护理职业认知教育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2014-08-03 02:31吴永琴唐王燕胡敏慧郑青儿张银娣
护理与康复 2014年11期
关键词:护理职业认同感问卷

吴永琴,唐王燕,胡敏慧,郑青儿,张银娣

(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职业认同感是现代护理人才素质的首要成分,在护士人才素质优化过程中高居要位,也是护士贯彻“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条件。对护生采取护理职业认知教育是培养护生职业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当前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临床护士的护理文化建设和对护生的职业认同感调查现状层面上,对如何干预护生以提高其认同感则缺乏研究[1-2]。而现今90后护生在入校前就普遍存在专业思想极不稳定的情况,难以形成符合专业要求的思维理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3],这样的护理人员输送到临床,势必给临床护理带来极大冲击。为了今后能够给临床护理服务培养优质生,改进当前职业认知教育模式和方法、增强当代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端正其思想态度、提高其综合人文素质尤为重要。本研究尝试通过对护生早期实施创新性的护理职业认知教育来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样温州医科大学本科护理2012级大一护生31人,知情同意后参与本研究,其中男1人、女30人,平均年龄(19.22±1.21)岁。

1.2 方法

1.2.1 新型综合性干预方法

1.2.1.1 精神导入 带领刚入学的护生到本院南丁格尔桥边,介绍南丁格尔的生平及贡献,提出问题:“护理是什么?护理的发展史是如何的?”通过聆听故事引发护生对护理的兴趣和初步认识。

1.2.1.2 视觉冲击 模拟医院病房环境布置和设施配备,带领护生参观各实训室,着力营造与临床“无缝对接”的环境氛围,创建一个视觉冲击,激发护生好奇心。

1.2.1.3 融入情境 教学场所设置各种文化标牌和展板,让学生领会专业魅力。将各种规章制度布置到相应的实验场所,如护士文明用语、护士行为道德规范与准则等,便于护生了解护理的工作特点,同时提问:“为什么要设立这些展板和制度?有何特点及意义?”另外,组织观看多媒体优秀护士的成长历程录像并参与授帽仪式。

1.2.1.4 角色扮演 组织导医活动、体验患者角色扮演活动,感悟护理职业的崇高。

1.2.1.5 职业规划 针对低年级护生特点开展规范、持续、形式多样的择业教育。例如聘请一线护士举办讲座,直接与护生面对面交流,帮助护生了解从事护理职业的收获。

1.2.2 效果评估方法

1.2.2.1 评估工具 在查阅相关资料和前期访谈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专业认同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年级等信息;职业认同感问卷[4]:由胡忠华编制,从完全符合至完全不符合按1~5分五级评分。问卷内容效度和条目一致性的平均数均大于0.8,Spearman 相关系数为0.7,符合问卷测试要求。

1.2.2.2 评价方法 在干预前即大一新生入校第3天和干预后即最后一次活动结束时对所有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1份,实际回收问卷31份,回收有效率100%。同时,随机选取部分护生进行一对一访谈,以深入了解护生对有关问题的态度,弥补问卷评价的信息不足。

1.2.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生职业认同感干预前后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护生职业认同感干预前后得分比较(n=31) 分

3 讨 论

3.1 本院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堪忧 护士长期在职业风险和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超负荷工作,工作压力过大,容易产生负面的职业认同[1];加之社会上存在一些轻视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的不正确观点,认为护理工作仅仅是医疗工作的补充,而不是一门独立学科。以上看法易导致部分护理毕业生轻视自己的职业,不愿意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本文资料显示,本院大一护生的职业认同程度并不高,护生难以感到是护理职业中的一员,甚至羞于承认学护理专业,5%是服从调剂而来,对外不敢宣称自己所学专业;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抱着先学学看的态度大有人在。这些现状制约了护生对护理职业的理解和认同,让护理同行和前辈们为之担忧。

3.2 搭建新型护理文化建设体系进行护理职业认知教育至关重要 传统的护理文化教育方法多为入学教育、护士节活动及授帽仪式,间隔时间长,入学教育主要是介绍大学生活,没有与护理职业紧密联系,而护士节、授帽仪式等活动通常在大一第二学期才开展,错过了对新生职业认同感影响的最佳时期。对于大一护生来说,在未接触相关专业知识之前,其对自己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非常迷茫。因此,本研究充分利用首因效应,采用综合性的干预措施,从入学伊始便通过介绍护理发展史的著名人物及其事迹,从精神上给护生以感动和共鸣,借助文化的微妙影响,使护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享受护理之美。组织护生观看优秀护士的成长历程录像并参与授帽仪式,可以帮助护生融入情境,亲身感悟好护士的崇高价值,借助正性的榜样作用,自然形成对护士的美感享受和职业熏陶。另外,营造一个职业气氛浓厚的仿真学习环境,使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导向、约束、教育和感化,从而使护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设立护理情境,让护生扮演相关角色,使其在学习早期就能真正理解护理文化的内涵,并培养爱心、同情心,引导护生爱上护理,形成稳定、牢固的职业态度。聘请临床一线护士为护生答疑解惑,帮助护生真正认知护理的喜怒哀乐,做好职业规划,培养终生奉献护理的精神。表1中护生与护士有密切联系甚至打成一片、为自己成为职业中的一员找借口等几项收效甚微,主要是由于干预时间尚短,护生还需通过今后护理生涯的系列学习及职业生活的历练,方能对护理真正形成自己的认同感和稳定的价值观。

[1]李宛,单秋月,蔡志翔.温州市护士职业认同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0,9(3):199-201.

[2]徐彬,李雪梅,洪霞.儿科病房开展护理文化建设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0,9(7):621-622.

[3]孟利敏,杨玲燕,陆梅.地方医学院校低年级护理学专业学生择业观现状调查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5):722.

[4]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四川大学,2007.

[5]李灿,饶宇科.新护士自我的接纳情况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1):67-68.

猜你喜欢
护理职业认同感问卷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问卷网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问卷大调查
护理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职业特色教学改革探讨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