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研究

2014-08-05 06:27包玉香
山东社会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利用效率存量要素

包玉香

(山东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1676年,威廉·配第依据劳动价值论,比较了人与人之间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首次肯定了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①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文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0-60页。。19世纪末—20世纪初,A·巴罗尔、J·S·尼克尔森等人认为,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外生变量,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应考虑维持人的成长和劳动能力形成的花费以及劳动收入能力,并且他们各自从不同视角分析和计算了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②周秀珍、赵彪、段波:《区域人力资源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5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出现了人力资源研究的高潮,他们侧重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P·M·罗默和卢卡斯等经济学家将原来外生的、独立的人力资源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从而将人力资源由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变成内生变量,进一步从理论上强调了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③Lucas Robert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2(1998).。如果说国外学者对人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比较系统和深入,则国内学者更多地侧重于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如构建回归模型验证高素质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黄卉和苏立宁,2007;章文光,2011)等。④黄卉、苏立宁:《安徽省人力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第4期;章文光:《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人才本土化战略的人力资源效应》,《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总之,国内外许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上都认为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不只有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但对于区域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其对经济增长潜力影响的定量研究,则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就相对缺乏。因此,本文以国家级战略建设区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后文简称蓝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微观经济学的生产要素利用最优化原则,首先计算蓝区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然后测算在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最优化前提下,蓝区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最后依据研究结论给出提高蓝区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蓝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蓝区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计算

(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计算过程

以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应用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利用最优化原则,对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各资源要素的弹性系数。构建含有人力资源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具体形式为:

模型中,Y代表总产出,K代表物质资源,H代表人力资源,α为物质资源的弹性系数,β为人力资源的弹性系数,t代表时间,A为常量,代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综合生产率。将公式(1)两侧求对数后变换成线性函数模型后应用二元线性回归分析就能够确定α、β。

2.计算各资源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确定各资源要素的弹性系数后,应用公式(2)和(3)就可以计算出各资源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其中代表区域物质资源的增长率、人力资源的增长率和区域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3.计算蓝区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生产要素利用最优化原则——当各项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出相等时,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物质资源要素的边际产出为MPK,人力资源要素的边际产出为MPH,那么由MPK=MPH可知。

由公式(1)可推出

那么化简后可得公式(4)。这样,当公式(4)成立时,区域的各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最高:

若,说明物质资源的边际产出大于人力资源的边际产出,这时增加物质资源的投入可使区域经济获得更快的增长;若,说明人力资源的边际产出大于物质资源的边际产出,为了区域经济增长要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根据构建含有人力资源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指标选取如下:区域生产总值Y——区域的GDP;物质资源存量K——通过对区域物质资本的核算求得;人力资源存量H——通过区域劳动力存量L和人力资本水平h的乘积求得;劳动力存量L用区域历年从业人员总数来表示。

1.物质资源存量K。通过对区域物质资本的核算求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t表示第t年的物质资本存量,Kt-1表示第t-1年的物质资本存量,kt表示第t年物质资本的增加值,δ为折旧率,参考全国固定资本的折旧率,本文取6%。以2000年为基准年,利用公式(5)核算2000-2010年的区域物质资源存量K。

2.人力资源存量H。通过区域劳动力存量L和人力资本水平h的乘积求得。人力资本水平用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征,这不仅可以增加可获得数据的准确性,而且它还能正向反映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状况。计算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公式如下:

式中,P1为文盲、半文盲人口数;P2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数;P3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数;P4为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数;P5为大学专科文化程度人口数;P6为大学本科文化程度人口数;P7为研究生文化程度人口数。这些人口数据主要来源于山东省第五、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及山东省2005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其它年份的相关数据通过对已有年份的人口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得。

通过上述方法得到山东省17地市、蓝区及其联动区2000-2010年的物质资源存量和人力资源存量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范围为山东半岛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和滨州市的无棣县、沾化县所辖陆域部分共涉及51个县(市、区)。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实际操作性,并且利于地区之间的对比分析,本文只选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六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而不考虑滨州市的无棣县和沾化县。联动区范围为规划主体范围之外的省内其他行政区域。。

(三)结果分析

将公式(1)——包含人力资源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对数变换后得到各资源要素产出弹性的估计方程为:

将山东省十七地市2000-2010年的GDP、物质资源存量和人力资源存量的相关数据参照公式(6)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估计,结果见表1。

表1 蓝区物质资源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回归估计结果

由表1的结果可见,蓝区人力资源要素和物质资源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1.482和0.425,这说明对蓝区的经济发展来说,其人力资源的支撑作用要比物质资源的要大的多。蓝区内部,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支撑作用强度差异明显。其中,最强的是烟台市,人力资源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为1.788,其次为青岛市(1.744),第三为威海市(1.723),第四为潍坊市(1.372),其余两个地市的人力资源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均低于1,最低的为日照市,该值仅为0.096,东营市次之(0.232),这说明在目前阶段,烟台市、青岛市、威海市和潍坊市的经济发展更多依赖的是人力资源,而日照市和东营市则更多依赖的是物质资源。

以2005年为界,将蓝区五普到六普之间的10年分割为两个时间段,并分别计算其所含地市的GDP年均增长率、物质资源存量的年均增长率和人力资源存量年均增长率,结果见表2。

表2数据显示,蓝区及其所含的6个地市在2000-2004年和2005-2010年两个时间段内的GDP年均增长率变化特征是,2005-2010年这一时间段的高于2000-2004年这一时间段的,但增幅不是特别明显;对物质资源存量的年均增长率而言,2005-2010年这一时间段的明显低于2000-2004年时间段的,这说明蓝区及其所含的6个地市在2005-2010年期间,物质资源投入速度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对人力资源存量的年均增长率而言,2005-2010年这一时间段的明显高于2000-2004年时间段的,这说明蓝区及其所含的6个地市在2005-2010年期间,人力资源投入速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蓝区的经济发展更多的来源于人力资源的作用。

以表1和表2的数据为基础,应用公式(2)和(3)计算蓝区人力资源存量和物质资源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见表3。

表3 蓝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通过对表3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2000-2004年,蓝区及其所含的6个地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是物质资源的投入,这一时期内,因为物质资源的年均增长率远高于人力资源的年均增长率,所以投入产出结果表明,物质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高于人力资源的贡献率。

2.2005-2010年,蓝区及其所含的6个地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是人力资源的投入,这一时期内,因为人力资源的年均增长率的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物质资源的贡献率(东营市和日照市除外),这说明蓝区正在经历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2000-2004年的物质资源投入为主正逐步转向以人力资源投入为主的发展方式。

3.从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贡献率之比可见,如果该比值大于1,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更多的依赖物质资源的支撑作用,若该比值小于1,则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更多的依赖人力资源的支撑作用。很明显,2000-2004年蓝区及其所含的6个地市的该比值均大于1,2005-2010年该比值除东营和日照2个地市外,其余4个地市均小于1,这说明东营和日照两市今后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余4市则要进一步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增长。

应用公式(4)计算山东省全省、蓝区及其所含的6个地市和联动区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和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析二者2000-2010年的比值变动趋势见图1。

图1 2000-2010年蓝区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值变动趋势

图1显示,总体上,山东省全省、蓝区和联动区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与物质资本利用效率的比值2000-2010年期间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地提高过程中。而且蓝区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明显高于联动区。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为同样的投入,人力资源带来的边际产出高于物质资源的边际产出,因此,只有合理开发和有效管理人力资源,区域经济才能高效、持续、健康地发展。

同时,蓝区内部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威海市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值远高于其它地区,其次是青岛市,再次是烟台市;潍坊、东营和日照3市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明显低于蓝区的平均水平,尤其是日照市和东营市,其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值远低于蓝区的其它地区。

因为蓝区的大部分地区的数据计算结果不满足这一条件,因此蓝区内没有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优化配置,存在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说明蓝区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没有达到最优化。如果挖掘蓝区的人力资源的利用潜力,并与物质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那么蓝区的经济增长状况会如何呢?

二、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最优化前提下,蓝区的经济增长潜力测算

(一)经济增长潜力测算的理论依据

资源利用效率最高时,满足均衡条件,则有 α=Kλ,β=Hλ,α+β=λ(K+H)。令K+H=,则有。

设均衡时的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存量分别为:H',K',由均衡条件可得:。

由现状达到均衡的GDP增量可以分解为以下两部分:

(二)经济增长潜力的测算结果

依据上述理论,在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最优化前提下,计算出2010年蓝区及所含的6个地市的GDP潜在增长量和GDP潜在增长率,其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2010年蓝区及所含的6个地市的GDP潜在增长率

表4的数据结果显示,通过提高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进一步促进蓝区及其所含的6个地市的经济增长。整个蓝区的GDP潜在增长量可达到3327.72亿元,潜在增长率为24.71%,也就是说,如果蓝区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利用充分,可以为蓝区经济带来24.71%的增长率!而且蓝区内的青岛、烟台和威海的潜在GDP增长率将达到40%以上。可见,作为国家级战略规划区域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其未来的经济增长还有很大潜在空间。只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合理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就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促进蓝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将蓝区发展成为全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全面带动山东省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之,上述的实证研究已经证明,人力资源已经逐渐成为蓝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水平,蓝区可以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因此,提高蓝区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不仅可以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而且可以实现蓝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对策建议

根据前面的分析结论,为实现蓝区这一国家战略区域的跨越式发展,人力资源利用效率问题不容忽视。

(一)做好区域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在全面摸清区域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以区域选择的未来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为目标,做好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与预测。既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导产业定位为海洋经济产业,就必须制定服务于海洋经济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将个人、企业和区域教育紧密联系为一体,全面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保证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二)重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

现代经济发展更看重的是人力资源的素质。因为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数量将趋于逐步减少,而要维持经济发展持续性,唯有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自然就需要人力资源素质的支撑。因此,蓝区要重视教育结构的调整、在职教育和在职培训,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提高人力资源的职业技术水平,培育蓝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技能人才。

(三)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配置要人尽其才。因此,蓝区要建立人力资源的竞争使用机制,让优秀的人力资源脱颖而出、充分施展其才能;创新人力资源的职业测评机制。以技能和绩效为导向,以综合素质提升为重点,构建重视能力、水平和业绩的人才测评体系;创新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以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励人力资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人力资源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其大规模的流动会对流入地产生“乘数效应”和对流出地产生“扩散效应”①宁志华:《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学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如果这两种效应趋同,地区间的差距就会缩小;反之,地区间的差距就会扩大。因此,蓝区要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建立区内外、国内外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让市场机制合理调节区域间的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使人力资源流动的“乘数效应”趋同于“扩散效应”,最终缩小蓝区内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

猜你喜欢
利用效率存量要素
土壤水氮调控对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耕地低碳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浅埋滴灌下不同滴灌量对玉米花后碳代谢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2020年10月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求比、存量及消化周期(单位:万平方米,月)
2020年1月64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求比、存量及消化周期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无线网络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腐败存量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