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才:让年轻人少奋斗5年

2014-08-08 15:27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4年21期
关键词:质地豆芽过度

为什么很多企业人才济济,管理层却总是抱怨无人可用?为什么组织中很多崭露头角的明日之星,最终都沦为“万年科员”?本书作者表示,企业中真正奇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将才!成功的管理者不是“监工”,而是“教练”。

作者将通往“将才”的路作为本书主要命题,通篇围绕如何打造“将才”基因展开分析。他认为,所有的成就必然都是一步垫着一步、厚实的积累,才能从组织基层的“兵”、逐渐提升为带兵打仗的“士”、最后茁壮成长为运筹帷幄的“将”。要缓慢而坚实地一步步爬上阶梯,才能欣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风景。

“扎实的实力是永续发展的不二法门。”——这样的认识贯穿了全书。

本书开宗明义第一篇就是“豆芽现象”。杜书伍认为,豆芽的质地异常脆弱,稍遇外力便应声断裂。迈入资讯科技时代,事物的变化极为快速,个人与组织为顺应外界环境,追求短期绩效而忽略实质内涵的“豆芽现象”,也俯拾可见,值得警惕。相对而言,一年才成长一两厘米的植物——桧木,质地十分坚韧,内里的纤维既粗壮又密实,长得虽慢,却以深耕密植之势,依序逐步成长。因此,即便是狂风大雨,也不易折损其枝干,且愈长根基愈显稳固,与豆芽的脆弱,恰成鲜明对比。桧木的“慢”是不躁进,针对事物的细节仔细琢磨,随着经验的积累淬炼火候,且学习到新领域时,仍同步在思索如何以新的、更高的角度改进旧领域。如此一来,向上成长时,才能同步增加下层的扎实度。

作者对管理的认识体现在许多方面。他认为,过度依赖优势,会让人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进展才是你应对日新月异时代的核心资源。聪明人容易不务实,而过度依赖庞杂的资讯,又容易让人肤浅。能力的养成,最重要在于应用,而不是只是片面地从书本上去获取知识,实践才是最有力的武器,要学会“学以致用”。理解了要去做,即使无法理解也要做。他很敏锐地指出:更重要的是,个人切莫以“要理解才能做”来掩饰自己的本能叛逆的习惯。

到底是“将”还是“士”,或者永远只是一个小兵?深度思考是核心要素,在深度思考的前提下,逐渐培养“将心”,走向将才,最后成为真正的将职。作者:杜书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质地豆芽过度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吃豆芽有助于防癌
豆芽也是治病“好手”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跟踪导练(四)4
TEXTURE ON TEXTURE质地上的纹理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天然印花与飘逸质地抒发海滩度假风的魅力
无根豆芽≠毒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