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的破与立

2014-08-08 09:20付玉辉
移动通信 2014年7期
关键词:金融微信融合

付玉辉

在这个新的世界里,由于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固有的产业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此之谓“破”;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又为未来产业格局的变化奠定了新的基础,此之谓“立”。

在互联网变革的进程中,有两个相关方面的变化值得引起重视。一是互联网自身的发展变化,即互联网内在性变革,比如:从人际互联网走向物际互联网(物联网),从固定互联网走向移动互联网。这些互联网自身接入方式和接入范畴的改变为互联网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二是互联网为诸多传统产业领域所带来的变化,即互联网的外在性变革。其所引发重要变革的领域之一就是金融领域。近年来,互联网和传统金融领域的融合已衍生出一个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领域。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程中,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也已形成鲜明的分野。从1994年到2008年,可以看作是我国固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在互联网发展初步普及之后,在2003年前后互联网金融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在这个阶段兴起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形态是基于固定计算机的互联网支付应用。而从2009年(2009年1月7日,我国3G牌照发放)至2013年(2013年12月4日,我国4G牌照发放),则可以看作是我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开始普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则进入一个快速爆发的历史阶段。在2011年前后,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业务形态的移动支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自2014年至2020年前后,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时期,因为随着3G、4G的广泛应用以及5G技术的商用推广,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将变得更为成熟和完善。自2011年以来,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已在人们面前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里,由于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固有的产业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此之谓“破”;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又为未来产业格局的变化奠定了新的基础,此之谓“立”。就移动支付而言,其发展进程中的三个重要方面值得人们进一步予以关注。

1 移动支付的虚与实,体现互联网产业

力量的渗透性

互联网支付,本身就意味着虚拟的互联网服务和现实的金融服务的融合。而移动支付,则将这种虚实结合推进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互联网支付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03年10月,那时淘宝网首次推出支付宝服务。2005年初,第三方支付概念引起人们关注。所谓第三方支付,主要是指和相关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所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而第三方支付的实质是一种支付托管行为,通过支付托管实现支付保证。第三方支付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2005年9月,腾讯正式推出专业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2006年,快钱推出IVR语音支付,移动支付方式开始出现。2008年2月,支付宝推出手机支付业务。2011年5月26日,央行正式发放第一批支付牌照,首批27家企业获牌,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名列其中。由此可见,自2003年到2011年,八年之间,我国互联网支付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规范的发展历程。从互联网支付到移动支付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以及移动支付的兴起,所体现的是互联网力量在金融领域的强烈渗透性。现实世界的金融体系是一种现实的、固有的金融关系的总和。而互联网金融所构建的创新体系则是一种以第三方支付为核心的、虚拟的金融关系的总和。移动支付关系架构中,目前最能搅动市场格局的力量是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为什么会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兴起的数年后大行其道呢?这并非是第三方支付本身神力无穷,而是当第三方支付生逢其时地和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社会关系网络更为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时,其威力才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移动支付的兴起则将互联网和金融业的虚实结合关系进一步予以强化。也就是说,移动支付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和金融业的虚实关系的深度融合。

2 移动支付的破与立,体现互联网产业

力量的创造性

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而言,2013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2013年,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相互融合所衍出的“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迅速升温,引起广泛关注。它既推动了金融业务发展的多样性,又为互联网产业提供了新的巨大市场空间。互联网金融在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业务形态后,开始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地带。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上线,其功能集成在了支付宝App上,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对自己账户中的资金进行操作。2013年7月18日,新浪发布“微银行”,使得新浪用户不用前往银行网点,即可在线办理开销户、资金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业务。2013年8月7日,微信5.0版本发布,微信支付功能悄然面世。尤其在2014年春节期间,微信支付的“微信红包”应用更是激起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极大兴趣,为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猛击一掌,促其飞跃向前。从2013年移动支付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以移动支付为典型应用的移动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固有的、现实的金融体系格局,也使得固有的以固定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格局发生了新的突化。移动支付方式的快速崛起,对于传统金融领域而言,可谓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鲶鱼效应”,使得原来相对固化的金融产业关系具有了某种松动乃至突变的可能。移动支付所带来的产业变革效果可以用“颠覆性”一词来形容。这种颠覆性作用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具有破坏性创新作用的新兴产业力量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依托移动互联网而兴起的移动互联网金融,正在传统金融领域形成一种新的结构方式和产业空间。这是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移动互联网金融在推进产业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最大价值。

3 移动支付的分与合,体现互联网产业

力量的融合性

在2014年,我国出租车行业的支付方式成为移动支付竞争的重要突破点。2014年1月10日,嘀嘀打车软件在32个城市开通微信支付。从2014年2月18日零时起,乘客使用嘀嘀打车,并且微信支付车费,最高可获得20元补贴。2014年2月17日下午,支付宝和快的打车软件宣布,从18日起升级补贴方案:使用快的打车并用支付宝扫码支付的乘客每单返现11元;司机用App收款,北京、杭州、合肥三地首单奖励50元。快的打车软件表示从2月18日下午15点开始,用快的打车并用支付宝付款每单最多给乘客减免13元,每天2次。虽然出租车行业的移动支付竞争背后还隐藏着诸多需要梳理和解决的问题,比如,在监管方面,应该推动移动支付竞争要基于竞合的原则,而非流于烧钱;既要大力鼓励开放创新,又要对市场秩序有所规范。不过,从该产业现象中所感受到的、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移动支付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能力。移动支付的兴起使得原先相互分立的互联网应用形态和传统金融应用形态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移动互联网金融应用形态,并对其他传统产业的内在结构带来深刻影响。这种移动互联网时代融合服务形态的兴起既带来了互联网行业和传统金融产业格局的变化,也带来了互联网和传统金融领域监管模式的变化。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的出现,使得固有的金融服务监管模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也使得原有监管模式的不足得以相应显现。这将促使基于产业分立状态的产业监管模式向基于融合产业的融合监管模式转变。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产业维度之外,移动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另外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监管维度方面的变化。而针对移动支付所引发的产业现象,则需要本着促进良性竞争、持续发展、激励创新等原则推进融合监管的实施。

endprint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型的融合产业应用,移动支付的未来发展将会怎样?移动支付对于电信业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否会引发产业格局的变迁?电信运营商该如何看待移动支付的崛起?关于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走向。总体而言,未来的移动支付将逐渐演进为一种生活场景和产业场景中常态化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在移动支付发展方面,既要提供高速、可靠的移动互联网环境支持,又要借移动支付之力推动自身管理和业务的转型,从而在开放创新的格局中保持战略的前瞻性、运营的灵活性和增长的可持续性。2014年,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使得电信运营商也开始融入其中。2014年3月5日,中国联通与腾讯携手举办“一分钱,玩转微信支付打印照片”活动。用户只需持有已经安装微信的智能手机,在联通旗舰营业厅现场,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厅内指定位置印美图设备二维码,然后通过微信支付一分钱,同时关注“精彩沃体验”公众账号,即可向该公众账号发送手机相册中的图片,实现快速照片打印服务。由此可见,在移动支付发展进程中,我国电信运营商并不甘心仅仅为移动支付提供基础的传输管道支持,而是更愿意借势、借力,以促进自身管理和业务的发展与转型。其实,对于移动互联网领域已存在的应用和尚未崭露头角的服务而言,没有人能真正预测其未来的具体进程,但是人们可以对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在把握移动互联网大趋势的前提下能够对于未来的发展有所准备,有所布局。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由3G时代进入升级版的4G时代的历史进程中,移动支付还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成为人们在互联网时代社会、经济等领域常态的应用方式。

回顾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互联网是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历程中一个从无到有的客观产物,而互联网所创造的空间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虚拟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人类许多新的信息需求正在被激活、被释放、被满足。在移动互联网发展阶段,人类信息传播的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更加密不可分,并进入了一种水乳交融的发展新境界。对于人类交往而言,现实空间是真实的,与此同时,虚拟空间也正在成为人类生活之中一种触手可及的新的真实形态。而移动支付则可以看作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力量的一个典型应用形态,它在创新中颠覆,在开放中融合,在虚拟中开拓,在突破中建构,它正引导着移动互联网产业力量以开放创新的方式显著地改造着传统的产业领域。★

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融微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微信
P2P金融解读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