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优秀女子排球强队二号位进攻的研究

2014-08-13 05:39黄延春
体育教育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强队快攻落点

黄延春

(郑州大学 体育系,河南 郑州 450001)

排球进攻经历了点、线、面的发展时期,时至今日排球进攻朝着快速、全面、多变的方向发展,出现了立体进攻,球场每个区域都能够成为进攻的区域。而二号位区域,由于与二传手活动位置较近,队员能够自我掩护,加之一号位后攻的不断增加,二号位进攻的应用日益增多,同时优秀接应选手的广泛使用,使得这一位置的进攻尤为重要。二号位进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不好拦,拦网的节奏不好掌握;二是这个位置作为一个主要的进攻点,放置的都是身材相对高大的队员,能有效阻止对方四号位的进攻;第三,这个位置容易组织前后排掩护的立体攻;第四,进攻组织位于二传手的背后有利于攻手进行自我跑动掩护。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中国、俄罗斯、古巴、意大利、巴西、美国、日本等世界女子排球强队参加的一系列国际比赛。

1.2.1 资料来源

本文数据的收集来源于本人直接录像中央电视台直播或录像播出,以及通过网站下载的2010年、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共计24场86局比赛。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世界女排强队二号位与不同位置进攻得分、效果对比分析

如表1所示,进攻得分为2 315分,其中二号位进攻得分为进攻总得分的41.77%,二号位进攻得分超过了四号位进攻得分。由表1可知二号位进攻是进攻中得分最多的进攻,尽管二号位运用的次数没有四号位运用的次数多。

表1 不同位置进攻得分

不同位置进攻 得分次数 占进攻得分的比例% 成功率%二号位进攻 967 41.77 51.46三号位进攻 426 18.40 50.71四号位进攻 922 39.83 42.69 合 计 2 315 100

二号位进攻与不同位置进攻效果对比如表2所示。二号位扣死率比四号位高出将近10个百分点,比三号位高出近2个百分点,同时被对方拦死率低于三号位0.88个百分点、低于四号位0.35个百分点。这说明二号位运用的各种快攻、强攻和后排攻能够在比赛中发挥较好的攻击力。二号位扣死率较高,被拦死率较低,失误率较低是世界女排强队二号位进攻的特点之一。

表2 不同位置扣球进攻效果

二号位次数/ % 三号位次数/ % 四号位次数/ %扣死 967/51.46 426/50.71 922/42.69扣过 597/31.77 274/32.62 826/38.24拦回 79/4.21 30/3.57 122/5.65拦死 138/7.34 69/8.22 166/7.69扣失 98/5.22 41/4.88 124/5.73合计 1 879/100 840/100 2 160/100

2.2 二号位进攻结构、层次的效果对比分析

二号位进攻按照进攻所发生的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平面进攻和立体进攻。平面进攻包括前排进攻和后排进攻。前排进攻包括强攻和快攻,后排进攻也包括强攻和快攻,由于后排进攻的次数较少本文不再把后排进攻细化为后排强攻和后排快攻。立体进攻包括前排掩护后排进攻和后排掩护前排进攻,比赛过程中后排掩护前排进攻的运用极少,加之立体进攻总体运用次数的不多,因此没有将这两种打法分开。

从表3可以看出各种进攻方式在不同结构层次中所占的比例和效果。以平面进攻为主,平面进攻中以前排的平面进攻为主要进攻手段,前排进攻中以快攻的运用次数为最多和效果最好,这是世界女排强队二号位进攻的特点之一。

表3 进攻结构效果

平面进攻 立体进攻 前排进攻 后排进攻 强攻 快攻运用次数 1814 65 1676 138 618 1 058所占比例(%) 96.54 3.46 92.39 7.61 36.87 63.13成功率(%) 51.82 41.54 53.28 34.06 41.92 59.92

2.3 二号位进攻中不同进攻打法效果对比分析

二号位进攻中不同进攻打法的效果总体状况如表4所示。二号位进攻总体扣死率为51.46%、扣过率为31.77%,都高于拦回率的4.21%,表明二号位进攻对对方防守造成的困难比较大,对方对该位置的拦网不是十分的有效和到位。二号位进攻的拦死率为7.34%,高于扣失率的5.22%,拦死率高于扣失率。

表4 二号位进攻中不同进攻打法效果

强攻 快攻 后排攻 立体攻 合计 扣死 259 /41.91% 634/59.92% 47/34.06% 27/41.54% 967/51.46%扣过 242/39.16% 252/ 23.82% 73/52.90% 30/46.15% 597/31.77%拦回 32/5.18% 37/3.50% 7/5.07% 3/4.62% 79/4.21%拦死 43/6.96% 87/8.22% 6/4.35% 2/3.08% 138/7.34%扣失 42/6.80% 48/4.54% 5/3.62% 3/4.62% 98/5.22%合计 618/100% 1058/100% 138/100% 65/100% 1879/100%

2.4 二号位进攻参与人员的对比分析

二号位进攻中,参与的人员主要是接应和副攻,其次是主攻和二传。接应在二号位的进攻占二号位进攻总数的47.74%,成功率为55.52%,这表明接应是现代女排强队比赛中二号位进攻的主要参与和实施者。从表4还可以得知,二传参与二号位进攻的次数为其进攻总次数的5.00%,但却保持了52.17%的成功率仅次于接应55.52%的成功率,这也说明现代女排强队中二传的作用不只局限于组织进攻,参与进攻有着较强的进攻实力也是当今女排二传手实力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二传在二号位的进攻更是让对手防不胜防。

2.5 二号位进攻落点分析

根据以往的统计规律,将排球场地划分为9个区域如图1所示,统计的落点不包括拦死、拦回和扣失[1,6]。一共统计落点共计1564个。

表5 不同人员参与进攻状况

人员 进攻次数 占总攻比例(%) 成功率(%) 接应 897 47.74 55.52 副攻 683 36.26 49.93 主攻 197 11.00 40.61 二传 92 5.00 52.17

369258147

图1排球场地区域划分

图2是二号位进攻落点示意图。落点的多少能够反映进攻运用次数的多少和效果的差别,统计结果显示,二号位进攻在6区和9区落点最多,其次是4区和7区,这说明二号位进攻多是以小斜线和直线进攻为主。6区和9区是通常二传或是接应二传所在的位置,从二号位进攻,尤其是小斜线进攻很容易攻击到这一位置,这样就迫使对方的二传或接应二传进行防守,打乱了对手的攻防组织节奏。同时,由于这一位置的队员由于平时较多地参与组织进攻或进攻,因此相对来说防守的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攻击的效果会较好。

图2 二号位进攻落点

3 结论和建议

二号位进攻在世界女子排球强队的比赛中占其总体进攻体的39%,二号位进攻得分占进攻总得分的41.77%;世界女排强队二号位进攻特点是以平面进攻为主,立体进攻的运用较少。其中以平面进攻的前排攻的快攻运用最多,其运用次数占总体快攻次数的40%;立体进攻中的后排掩护前排进攻的运用极少;世界女排强队二号位进攻落点多处于对方场区的6区和9区,4区和7区之间。中国女排应该加强二号位进攻在比赛中的运用。中国女排应该在保持自我快攻特色的同时加强强攻和后排攻的运用,尤其是对立体攻的运用。根据二号位进攻落点的特征中国女排强队应该在训练中加强对重点区域的防守训练。

[1] 葛春林.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 曹芳平.排球规则的演变对排球技战术的影响 [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3):33-35.

[3] 甘健辉,余学好,许益芳.第九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冠因素分析 [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2):1711-1712.

[4] 齐国杰.论排球技战术的发展 [J].辽宁体育科技,2005(2):17-20.

[5] 展更豪,牛晓雷.第9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国队技术统计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5):46-49.

猜你喜欢
强队快攻落点
第18届篮球世界杯视角下的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差距审视
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攻防对比分析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参赛对手快攻战术运用的对比与分析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赛队快攻能力的对比分析
KEVIN LOVE'S OUTLET PASSES 凯文·勒夫 快攻发动机
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与美国男篮快攻战术对比与分析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心的落点
心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