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究式学习的引领策略

2014-08-14 02:18赵桂庆
地理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资料教师应探究

地理学习的本质是对世界自然现象及人文现象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推理过程。在大力倡导新教育的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地理学科学习的最重要方式。地理探究式学习遵循的基本步骤是提出地理问题—收集相关资料—探究展示交流—分析讨论验证—解决地理问题。在每一个环节中,教师的引领作用都必不可少、不可或缺。

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是引导探究式学习的第一步,需要教师提供某种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情境材料的选择需要注意按照规范进行整理,既具有可信度,又要考虑其典型性、代表性及特殊性,原则上不给无用信息。问题情境一要创设“活”;二要创设“妙”;三要创设“自然”,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阅读、观察、调查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好问题。

收集证据及整理分析资料是地理探究式学习的关键。在地理探究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多媒体等)、多种方式(查阅、实验、实地考察、观察、访谈等)收集资料,并且辨别资料的真伪。教师应给学生明确指令,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证据以及收集证据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收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方法,并且具有从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科学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多种资料进行归纳和综合,形成对假设的猜想或解释。在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统计方法进行归纳分析。

新课堂的生命力在于探究展示。 展示即探究,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展示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之间交流、分享、收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其充分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如何改进和完善课堂的探究展示,可以反映出一名教师引领课堂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展示的水平让学生尽量整体展示学校内容,尽可能使展示的内容充实、丰富,形式多样。对展示过程中出现的就某一问题的争论,教师应恰到好处地给予引领和点拨,使课堂展示活动成为深化探究的主要阵地。

中学地理教育引入探究式学习,在各地地理教学实践中都有积极尝试,但水平及效果却有不同。地理探究式学习不仅需要一定的教育环境条件,还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及提高对教学的理解水平。地理教师应努力促使自己变革教育观念,并将新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是将地理探究式学习落实到中学地理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需学习多学科知识,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养,特别是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中,需将自身角色重新定位,地理教师不光是地理知识传播者,也是学生地理学习的研究者、开发者、指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多种学习机会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过程。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中所言,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将日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论点的人。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从“教师讲授”到“学生探究”,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一次深刻变革,也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赵桂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材研究室主任、地理教研员、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正式出版有《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地理课程的“探究型”教学示例》等教学论著。主持 “地理课程的探究型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案例研究”,“新疆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新课程高中地理学案开发与应用”,“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评价研究”,“新疆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及特长培养研究”,“新疆普通高考试题分析、学科能力提升与教学关系研究” 等国家及自治区级课题多项。在《地理教育》、《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新疆中小学教学》等期刊发表教研论文多篇。

猜你喜欢
资料教师应探究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设问引导探究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资料哪去了/等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