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言

2014-08-15 00:52马灵丽
城市地理 2014年13期
关键词:牙刷方言发音

文+马灵丽

“牙刷”,英文名:toothbrush,起源于古罗马时代,是用于清洁牙齿的一种刷子。重庆人说“牙刷”会习惯性加“儿”话音,念成“牙刷儿”,属于语气助词,显然那绝不是清洁工具。

第一次听到“牙刷儿”这个词,是刚到重庆念大学时从一个重庆同学的嘴里说出来的。作为成都人的我,虽与重庆人语言交流基本无障碍,但当时的那一句“牙刷儿”还是让我感到十分费解。当听得越来越多,渐渐习惯了之后,我仔细一思量得出了这样一个总结:重庆人的“牙刷儿”就像成都人嘴里所说的“铲铲”,没有实际意义,仅仅是表达惊讶、叹息、不满等情绪的语气助词。但是重庆人却用了一个幽默且亲民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引得我每次都想笑。不得不说重庆人在语言方面是极有天赋的,他们的词汇,再加上中气十足强有力的发音,感染力强到惊人。

成都人和重庆人总喜欢暗暗较劲,比美食、比文化、比美女、比方言,凡是觉得可比的他们都要较量一番。我也就渐渐带着为成都人争一口气的心情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当然,也包括语言。刚去重庆时,我的标准成都口音常被重庆人当作笑话,正如我的学号,“三十三”号。“三”的读音在重庆和成都差别特别大,重庆人念“san”而成都人念“sei”。所以“sei”就成了我的致命音,总被重庆朋友们抓小辫儿。每到这个时候,我便急着嚷嚷,“sei怎了,sei怎么了!”后来我也明白,朋友们没有恶意。他们只是觉得成都人发音和语气都太秀气了,干瘪平淡,远没有重庆人豪爽的发音来得直接和干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重庆慢慢熟悉起来,结交的重庆朋友也越来越多。平日虽然也还是会在重庆和成都的各种较量中,不争个面红耳赤决不罢休,但口音的事情我们谁都没有再提起过。他们习惯了我,我也习惯了他们。

大学时光很快,转眼就临近毕业了。我这时候才发现,我好像已经被潜移默化地转变了。从不去刻意学习重庆话的我,到现在脱口而出的全是类似“牙刷儿”之类词汇。重庆话已经强势地占领了我的母语语系。原来不是他们习惯了我,而是我早已变成了他们。就连几个在重庆念书的东北同学,毕业时也操上了一口不标准的重庆话。没办法,这就像是重庆人的性情一样,火辣、直接、快速吸引你的视觉和听觉经验,在你身上深深地留下重庆的印记。

如今我定居北京已有两年了,至今未回过重庆。对重庆最深刻的记忆不是美食,而是重庆的方言。我想,之所以印象深刻,不只是因为发音,而是因为重庆人对当地方言的表达是那么的简练,利索。其实,重庆话本身也反映了重庆人的性格,率真、火爆,再加点重口味。

这就是我心中的重庆,用重庆的方言构成的一幅精彩纷呈的图画。

猜你喜欢
牙刷方言发音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牙刷牙膏二合一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