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研究

2014-08-15 00:54庞海德
科技视界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

庞海德

(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中学,甘肃 定西743000)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脱离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是难以掌握其语言的。如果我们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用大量时间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费时费力效果不佳。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本文从文化渗透的课堂教学策略这一角度,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1 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

作为语言基础的词汇,在语言交际中起着主要的作用。词汇的意义与文化关系最为密切,文化载荷量最大。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不同,对相同的事物或经历也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不同的文化赋予语言的感情色彩和民族特色迥然不同。即使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也可能带有不同的褒贬色彩。为此,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注重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以便于学生更准确地定位词汇的语用意义,为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是与某些名著有关。了解其文化内涵,有助于对英语词语的理解。在词汇教学时教师应做到让学生在掌握词语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恰当地使用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具有不同褒贬意义的词汇,除了给学生讲清楚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

2 在听说教学中体验文化

高中教材中的听说课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为了达到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交际目的,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作支撑。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语用错误比语法错误更为严重。沃尔夫森(M.Wolfson)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为了实现交际的得体性,避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碍及误解,英语教师在听说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形式与语用、文化形式结合起来,创设情境,反复操练。但要真正掌握某一交际功能,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的交际方式上,更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交际技巧,诸如语言的场景、说话者的交际风格、交际策略、交际意向等。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听说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各种交际训练。在听说训练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全球意识及文化差异敏感性,为其形成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3 在语法教学中了解文化

一种语言的语法不仅源于逻辑形式结构,而且是在语言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必然受到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英语教师在教语法时应注意英语语法的心理因素,让学生懂得一些特殊的表达结构和习语。同时介绍其语音和交际功能,并与母语相应语法进行对比。例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isn’t it?实际上是无疑而问,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

通过语法教学,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语言风格,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4 在阅读教学中感受文化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材里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如西方节日习俗、中西方对待老人的不同态度、西方人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等等。在学习有关课文时,除了运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以外,还可以采取让学生讨论或上网查找资料等方法,逐步让学生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语言文化。通过大量阅读,亲身感受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

影响阅读效果的不仅仅在于语言知识和做题技巧,文化因素的干扰也十分明显。教师应选文化知识内容丰富的训练材料进行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使学生逐步熟悉英语语言风格和表达特色,扫除因文化背景知识匮乏所带来的理解障碍。

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它既有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也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也有对学生试卷评卷方法的反思。例如,笔者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老一套的“官僚主义”评卷方法进行了反思和改进,摸索出了一种模式“自查——互查——师评——反馈”的试卷讲评模式,试卷讲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激发了学生主人翁意识,让笔者知道了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学内容的反思令课堂再现了生机,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很好地体现。也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如:探究性教学和任务型教学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得到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如何为课堂教学服务?既有常规课的反思,也有专题活动的反思,比如如何高效性地分析试卷?怎样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写作水平等等。教师既有通过自己实践后感受而进行的教学反思,也有借学生的眼睛作为“镜头”来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对教学过程后的反复研究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是成为专家型教师一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笔者综合几年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的经验,将教学反思的内容界定为两种:反思教学理念与反思教学方法。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向学生适时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拓宽渗透的渠道。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通过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比,有意识地展示两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培养其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5 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文化

写作是对语言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不同的语言团体有着各自不同的写作规范。在英语写作中,中国学生面对着汉语和英语两种不同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所写文章的结构。只有深入了解英语文化,运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才能写出符合西方人思维习惯的作品。

此外,文化差异还体现于不同的修辞方法之中。 母语为英语的语言教师常常感到中国学生的英文写作难懂。其原因主要在于英语背景知识的匮乏。因此,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大量的话题,对学生进行英语写作能力的培训。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句型,如文章开头和结尾惯用的表达方法。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不同的话题的内涵存在着差异,人们对于同一话题的理解、阐释也不同。

总之,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重语言教学,还应渗透相应国家的文化,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挖掘教材,拓展语言的文化内涵,把各种文化差异运用到课堂中,使得学生从不同的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S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文文化对比[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学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4]付丽芳.高中生跨文化意识的调查报告[R].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4).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