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就职演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4-08-15 00:44
关键词:教育者奥巴马民众

程 圆

(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安徽 芜湖241003)

政治演说是西方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说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政治演说,这些演说的核心内容即是对美国当时的国情和美国精神的高度凝练和概括,起着鼓舞人心、团结民众的作用。[1]从一定意义上说,发表演说就是在对其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研究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不仅有助于我们明确在公共语境中发表有效演说的精神引领作用,而且对我们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奥巴马作为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他的就职演讲被评为是“集传道士和营销于一身”[2]的有效演说,非常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以奥巴马的两次就职演说为例,通过分析其特点和优势,进而启发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核心内容

1.1 国家的性质和国家精神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造成了美国政治体制、文化和精神世界的多元性。”[3]407在演说中,奥巴马多次提出美国是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受多种语言和文化影响,有着多元的文化遗产,但是有一种力量让它凝聚成了一个统一团结的国家。这种力量就是他们对一种理念的恪守,这就是美国精神。人生而平等,追求生存、自由和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是所有美国人共同坚守的信念。此外,勤劳、诚实、勇气、公正、忍耐、好奇、忠诚和爱国是美国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他们成功所仰赖的价值标准,更是美国强大的凝聚力所在。

1.2 国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对于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来说,其存在的问题很多,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在2009年的就职演说中,对于美国存在的问题,奥巴马提出:“我们的人民正在失去家园,失去工作,很多企业倒闭。社会的医疗过于昂贵、学校教育让许多人失望,而且每天都会有新的证据显示,我们利用能源的方式助长了我们的敌对势力,同时也威胁着我们的星球。”[4]对此,在演说中,奥巴马呼吁人们相信政府,相信政府能够帮助家庭找到薪水合适的工作,可以负担得起医疗保障,并让他们体面地退休。这种激情激起了人们对政府的信心和信任,也使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更具责任心和进取心。在四年后奥巴马的就职演说里,奥巴马更具体地提出了全面的移民改革、应对气候变化、确保同性恋权益、男女同工同酬和枪支管控等问题。这些都是与美国民众息息相关的事情,也是民众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一方面使得民众对自己的国家形成清楚的认识,既不消极悲观,也不盲目乐观。同时这也给了民众信心,让民众感知到政府关心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政府为了他们更好的生活正在努力,民众也相信政府能够解决他们的困境,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因此,美国民众对政府产生了深切的认同感,激励民众为国家、为自己努力拼搏奋斗。

1.3 政府的愿景、政策与行动

在对外关系上,奥巴马在2009年的就职演说中就明确提出从伊拉克撤军、在阿富汗实现持久和平、与国际社会共同防止核扩散等。虽然他的承诺大部分落空,但对其国内民众来说,他的确起到了安抚人心的作用,给了人们一个美好的愿景。在2013年的就职演说中,奥巴马吸取了经验,在谈到对外关系时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美国人民也同样渴望。因此,奥巴马在强调通过和平接触来解决争端的同时,声明美国将会通过强大的军力和法制来保护自己的人民。这消除了人们对战争威胁的恐惧,也使本国人民坚信美国不惧战争,使人们对自己的国家产生极大的信心,也赢得了全世界的好感,拉拢了人心。在对内的问题中,奥巴马在第二任期的就职演说中,其核心观念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奥巴马强调政府要建立平台、提供保障,让出身贫困家庭的儿童也能获得在社会中晋升的机会等。奥巴马这些言论对处在社会底层的民众和那些广大移民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奥巴马提出:“我们要让同性恋的兄弟姐妹在法律的支持下得到与其他人同样的待遇”,“我们要用更好的方法迎接肯努力、有憧憬的移民”,“我们所有的儿童,从底特律的街道到阿巴拉契亚的山岭,再到康涅狄格州纽镇安静的小巷,都应得到关心和珍视,永远避免受到伤害”[4]。奥巴马这短短的几句话给广大民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性恋者可以得到保护,儿童不再受伤害,移民可以得到公正待遇,如果这些都能实现,那美国无疑就是一个天堂。

1.4 公民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与行动方向

中国科学院的学者提出国家的凝聚力由国家的主导信仰和国家意识、责任所构成。在奥巴马的演说中,通篇都洋溢着一种中心情感,即爱国主义情感。在演讲中,奥巴马每时每刻都在宣扬着一个信息,即大家都是平等的,每一个美国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做最伟大的事情,每一个美国人也都有责任与能力去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这不仅使美国公民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国家意识——国家的荣誉和富强与自己息息相关,他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去奋斗,同时他们更愿意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有什么力量能比人们发自内心的信念更强呢?

奥巴马的这两次演说都非常成功,他吸引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眼光,也赢得了无数的赞美和支持。虽然事实证明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所宣扬的理念很难实现或者根本不能实现,但是对那些正处于危机中急需寻找出路或者是迫切希望改变现状的人们来说,奥巴马的演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同时对美国民众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对人们造成的影响,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奥巴马的演说之所以能起到如此重要的影响,主要归功于奥巴马在演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性。

2 奥巴马就职演说的特点

2.1 演说的主题贴近争议问题,切实解决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奥巴马的演说时间虽然只有十几分钟,但是对美国民众最关注的问题却是一针见血。他通过简单直白的话语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图画,在这个图画里,人们最关注、最具争议的问题,都不再存在,他们所要建立的是一个民主、公平、自由、平等的大国。在这个大国里,没有贫富差距、没有种族歧视,同性恋可以得到保护,儿童不再受伤害,移民可以得到公正待遇。这里将是一个美好的天堂。此外,在社会制度的问题上,奥巴马在演说中没有明确提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也淡化了人们的防范心理,也避免了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反弹情绪。在十几分钟激情昂扬的演说中,他从人们最关注的和平、安全、平等、公平等问题入手,引起人们的关注,激发人们的兴趣,通过美好愿景的描绘使得人们热血沸腾,在无意识中,通过疾风骤雨式的思想灌输,把他的观念渗入人心,让人们对其深信不疑,使人们看到希望,感觉美国如同天堂般美好,奥巴马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人们最敏感、最需解决的问题,以极短的时间攻破人们的心房,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要义所在。

2.2 个性化、日常化的语言

媒体评论奥巴马的演说“集传道士和营销于一身”,非常具有鼓动性和感染力。很多人把奥巴马的当选归功于他的演说,这就说明他的演说非常具有典型性和借鉴性。奥巴马的演说为什么能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呢?首先,他颇具词锋的口才是吸引众多选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其次,他的演说用词都非常浅显,都是个性化和日常化的语言,而不是高深的政治理论和教条。他的演说气势磅礴,节奏分明,言简意赅,既深邃思辨,又具有激情,不仅能打动眼前的观众,而且也经得起推敲和反复品味。[5]最重要的是,奥巴马在演说中始终把自己和民众放在平等的位置,他用日常化的语言娓娓道来,非常具有亲和力,深得民众的喜爱和支持。

2.3 个人魅力的充分利用

奥巴马的人格魅力是奥巴马的有力武器。在百度百科中,关于奥巴马效应的解释是指美国选民及其美国以外的民众,对奥巴马的人格魅力和“劫富济贫”的政策主张产生的前所未有的“信赖”。奥巴马的人格魅力是奥巴马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奥巴马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既没有强大的家世背景,也没有丰厚的资金支持,他的成功来源于他个人的努力,也得益于他的人格魅力,也为他赢得了众多选民的亲睐和支持。奥巴马的这种巨大吸引力,使得人们对其深信不疑,疯狂崇拜,从心底对他所宣扬的精神理念认同和支持,甚至于对身边的人们灌输奥巴马的理念,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政治宣传的作用。

2.4 公共语境的非封闭性

奥巴马的两次就职演说,都是在一个非常开放的语境中进行的。与封闭的室内环境不同,开放的语境更能让演讲者得到人们的共鸣和支持。他吸引的不仅是国内的民众,更有广泛的海外听众。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奥巴马的演讲受众更是涉及全国乃至全世界。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主题清楚而且简洁,带有强烈的自由主义色彩,饱含激情和乐观情绪,很容易吸引广大民众。当世界人民通过电视或网络在欣赏这一精彩的演说时,也就不知不觉地接受着“美国价值和信念”,所以,与其说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听众是美国的选民,不如说是更广泛的世界人民。

3 奥巴马就职演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我国各式各样的讲话很多,但能称得上是演说的却不多。虽然讲话的政治性很强,但也避免不了空话和套话,且语气平淡,没有激情,一般都是流于形式,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很少。因此,充分吸取奥巴马就职演说的经验,对我们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1 关注“新、真、大”的实际问题,避免“假、大、空”的说教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强有力的武器,起着“生命线”的作用,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6]在当代,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和领导干部。对青少年来说,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因为青少年在这一时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而尚未成熟的阶段,因此,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就要十分注意教育主题的选择。那些“假”、“大”、“空”的说教,不仅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我们在教育时,要从大学生关注的切身问题入手,选择一些“新”、“真”、“大”的问题。如奥巴马在就职演讲中切实关注的妇女儿童权利、同性恋者平等地位等问题,都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才会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前,我们应该深入调查和研究大学生在关注哪些问题,去大学生身边和他们交流,发现他们的困惑和问题所咱,再进行教育,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大”问题,即必须是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的政策方针以及国家的时事热点,这些都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7]

3.2 注意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语言美

对于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不少教育者都充满抱怨情绪,如认为学生听课没精神,呵欠连天,觉得教育起不到效果,只是形式。一般来说,很少人会喜欢政治课,教师平实的语言、平淡的语气、空洞的理论都会让人昏昏欲睡。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妨借助演说的语言艺术,把每一次讲课都当作是一次演说,不用华丽的辞藻,也不用复杂的句式,只需教育者自己充满激情,以一种平等的姿态,用个性化、日常化的语言,去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说服他们,让他们认同,甚至坚信这种信念。[8]此外,教育者还要注意自己语言能力的培养,要用“美”的语言来吸引大学生,让大学生把听课当成是一种享受,这样的教育才是让人信服的教育。

3.3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者个人魅力的培养

教育者个人的魅力,在教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育者个人魅力的发挥对教育的成功与否或教育能发挥多大作用呈正相关。一方面,教育者自身的先进性为被教育者提供了学习的范式,其情感性也增加了被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程度;另一方面,教育者人格魅力的现实性增强了政治理论的可信度,其形象性也弥补了政治理论的抽象性。[9]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培养,增强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形象魅力等方面的培养。

3.4 选择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

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般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进行,如教室等,这对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种需要创设环境的课程来说,无疑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所以,要想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就必须注意教育情境的选择和创建。在教育中,教育者必须重视环境的作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顺利、有效地进行。

[1]李志辉.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借鉴意义[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9-112.

[2]崔凯.奥巴马校园演讲的启示[J].华章,2010(19):54+99.

[3]孙哲.剖析美利坚:美国、美国人和美国精神[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4]奥巴马总统奥巴马第二任期就职演说[EB/OL].2013-01-23[2013-12-28].http:∥yimin.chinadaily.com.cn/2013-01/23/content6161685.htm.

[5]向大军.奥巴马就职演说话语的认知语用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9(3):108-110.

[6]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郑长兴.美国公民道德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7):127-128.

[8]赵康太.试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具象化和实践化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4):48-51.

[9]马迪.辩论、演讲语言的特点[J].现代阅读,2012(8):62-63.

猜你喜欢
教育者奥巴马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品读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奥巴马一家的总统假期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奥巴马巧为三人解围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