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应激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工作犬训练中的应用

2014-08-15 00:51高一龙秦海斌张汇东贺星亮
中国工作犬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工作犬机能过度

高一龙 温 海 朱 骞 秦海斌 张汇东 贺星亮

工作犬训练是增强体质、提高实战使用性能的主要手段。但训练促使实战能力提高是一个适应和发展的过程。因过度训练使用引起的运动应激对犬影响最大,也最常见。目前对运动应激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从分子、细胞、组织、体液和神经系统等方面有相关的研究。本文从运动应激的定义、运动应激对犬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运动应激理论对工作犬训练的指导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运动应激概述

(一)运动应激的定义

1936年,Hans Selye将应激(stress)引入生物学和医学,第一次提出应激的概念。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如缺氧、创伤、手术、饥饿、疼痛,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如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精神紧张等刺激时,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的总和。

运动应激的一般性定义是指动物机体在运动负荷过度的情况下,持续刺激作用于机体时,机体会产生相应的应答反应,通过神经与内分泌调节,企图达到一个新的相对稳定阶段,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运动应激的核心是通过激素调节, 由激素影响酶活性从而改善机能储备和机能调节能力, 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对于身体所进行的活动, 激烈运动、长时间运动的失水、在高原上训练时的缺氧乃至大强度运动所引起的乳酸积累等都属于应激反应。而非激烈运动的散步、慢跑等运动, 对身体来说不会造成应激反应。因此, 运动应激反应在工作犬日常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出现, 使机体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之中。

(二)运动应激发生的规律与机制

大量研究认为,应激反应涉及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的一系列活动,并主要通过机体的蓝斑(LC)-去甲肾上原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HPA),使体内的激素和酶的含量或活性迅速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机体的各种机能。

1.运动应激引起激素变化

当机体遭受到各种强烈的有害刺激时, 其刺激包括大强度的运动训练和比赛,就会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大幅度增加, 并超过一般生理水平, 以及由此引起机体的各种适应性反应、抵抗性变化的一种机能状态。而这种机能状态也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一个生理过程, 它能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抵抗力, 以减轻机体所受到的损害。

2.运动应激引起免疫系统变化

在激烈的大强度训练中, 机体免疫系统的最大适应潜力才能表现出来, 当适应了这种剧烈的运动刺激才能提高机体能力。在不同的运动强度的生理负荷下,免疫机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适量强度的运动会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大强度运动则会出现免疫抑制现象。

有研究发现在紧张训练和重大比赛期间, 运动员对感染疾病具有易感性,尤其以上呼吸道感染较为显著。也有一项对马拉松运动员比赛后的患病率的调查发现, 患感冒、咽炎等疾病的概率增加, 而且发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跑步速度成正比。大强度耐力运动后, 运动员易患感染性疾病, 其原因可能是:长时间剧烈运动引起血浆皮质醇升高,而皮质类固醇激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 能有效的抑制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 减少抗体的生成,自然杀伤力细胞活性下降,从而降低机体免疫机能。

二、运动应激对工作犬机体产生的影响

适宜的应激使机体可以完全适应外界环境, 对机体无害, 甚至能促使机能的提高。但是过于强烈、持久的应激过程, 却可能引起应激性疾病。如果运动量过大、应激原过于强烈,工作犬机体的各种适应、代偿反应不足以克服应激原的影响时,工作犬将出现衰竭、甚至死亡的现象。运动应激对工作犬的的生长、行为和生理功能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工作犬运动应激时主要生理变化

因过度训练导致的运动应激,工作犬会出现基础代谢增加、体重减轻。具体表现食欲不振、发热、心跳加快、心率恢复缓慢、血压不稳定、训练时呼吸浅而快,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出现皮肤及组织感染等。最直观明显的生理变化是运动应激会伴随水、电解质的大量丢失,期间会产生大量热量。在环境温度和湿度都很高的情况下,高热是个主要问题,有些犬的体温偶尔会升到很高(44℃),尤其是午后赛跑和以前未经运动训练的犬。高热将危及生命,不治疗有可能会引起虚脱、休克、出血、组织大面积坏死和死亡。持续运动时,高热也缩短衰竭的时间,提高肌肉糖原和高能磷酸盐损耗,增加肌肉乳酸盐。持续跑动后洗冷水澡或立即用水冲洗可降低高热的危害,但大多数的病例需要及时静脉输液。

(二)工作犬运动应激的主要行为表现

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大,时间的延长,氧耗增多,自由基产生增加,而自由基产生的增加可造成工作犬肌肉损伤和运动性疲劳的发生。运动性疲劳在训练中其行为主要表现为兴奋度增加、注意力不集中、训练中缺乏主动配合性,甚至惧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协调性差、肌肉紧张度增加、耳向后背,尾巴夹于后退之间、皮肤偶尔会伴有轻微颤栗,不能按时完成训练任务,气味辨别能力下降,作业耐力水平下降。

三、运动应激理论在工作犬训练中的应用

(一)避免过度训练使用

犬的过度训练是指机体运动性和应激性训练不当、长期承受过大负荷训练所造成的一种综合症状。工作犬由于经常参与训练,尤其是在作业能力提高阶段,训练量大,要求多,犬机体易出现应激疲劳现象。在正常情况下,这类疲劳经过12~24小时便会逐渐消失。但是过于强烈、持久的应激过程, 使机体无法及时恢复。长期的过度应激将使工作犬的体能明显下降, 使运动创伤增加, 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使工作犬过早地结束警用寿命。

(二)产生应激后,应降低强度进行调整型训练

当训练量和强度过大,导致过度训练应激状态时,应降低训练量和强度,进行调整型训练,变换方法继续进行训练。同时,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日粮结构,适当添加一些营养物质或应激调节剂来减少运动应激造成的伤害。

预防工作犬因过度训练导致的运动应激关键在于要加强科学的训练意识,在工作犬进行训练使用过程中应遵循负荷适度、能力逐步提升的训练原则。

猜你喜欢
工作犬机能过度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犬籍注册登记公告 [212]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俄海关限制工作犬加班时间
犬籍注册登记公告 [179]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退役工作犬安置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