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慢性呼吸道病的防控

2014-08-15 00:46杨祖玖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渗出物病鸡气囊

杨祖玖

(江西省赣州农业学校,江西赣州341100)

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是鸡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是由鸡毒支原体(MG)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不分年龄和季节,但在寒冷和气候多变的季节多发、高发。本病常与其他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并发或继发,常常给养鸡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养鸡人员的高度重视。

1 病原

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鸡毒支原体(MG)(曾用名:霉形体)。支原体是目前发现最小的能独立生活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壁,属于原核生物。这种支原体在鸡群中普遍存在。

2 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其他禽类发病很少。1-2月龄鸡最易感染,多呈流行性,并出现典型症状;成年鸡症状轻,死亡少,影响产蛋,呈散发性。具垂直与水平两个传播途径。可通过精液和种蛋传播给下一代,也可通过呼吸、消化道感染。本病病原体可长期存在于上呼吸道而不发病,一旦有诱因,则引起发病。常与其他病原如新城疫病毒、法氏囊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大肠杆菌、鸡副嗜血杆菌等继发或混合感染。

3 发病的诱因

携带支原体病毒的鸡群,并不是都发病,必须在外界诸多因素的作用下,鸡群才能发病。常见的诱因有:天气或冷或热,造成昼夜温差过大,鸡群不能适应;鸡群的密度过大;鸡舍内通风不好,有毒有害气体(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过高;鸡群饲料配合不当,营养不良;鸡舍内外脏、乱、差;其它疾病(如: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鼻炎、禽霍乱、鸡痘等)发生时;不正确的气雾免疫(鸡的日龄小,尤其是给肉用仔鸡群进行气雾免疫)等。因此,上述各种因素的存在均可诱发鸡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

4 临床症状

4.1 发生此病的共同的特点:突然发病、传播速度慢、病程长。

4.2 当鸡群单纯的由支原体引起发病时,病鸡主要的表现是以上呼吸道及其周围黏膜的炎症为特征。病鸡出现呼吸道症状,夜间或关灯后可听到病鸡的喘息声(俗称“嘿喽”),严重时可见张嘴呼吸。病鸡眼睛流泪,多为一侧性,病初分泌物呈稀薄的浆液性,随着病程的发展变为黏液性或干酪样分泌物,个别病鸡因干酪样分泌物对眼睛的压迫,可造成该侧眼睛的失明。鼻腔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病鸡甩头。常见一侧或两侧眶下窦肿胀,造成颜面肿胀和变形,多数情况下病愈后肿胀消退。个别病鸡由于病程过长,窦内分泌物长时间的压迫,致使窦壁骨质疏松形成不可逆的变化。病鸡的精神、食欲稍差,时好时坏。有的病鸡拉稀。产蛋鸡发病时,产蛋量略有下降(与其它呼吸道疾病发生时相比,该病造成的产蛋量下降是最小的)。如治疗不当,或发病诱因无法克服或去除时,可造成鸡只死亡(死亡率一般不高),但可明显造成雏鸡、育成鸡的生长发育迟缓,产蛋鸡生产性能下降。

4.3 若本病继发于其它疾病发生的过程中,临床症状表现的更加明显、严重(还表现出原发病的临床症状),鸡群死淘率增多。另外,鸡群发生本病后,常常与大肠杆菌发生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多数病鸡下痢,精神沉郁、食欲明显下降,鸡只死亡增多,这种情况在肉用仔鸡群发病时,表现的非常突出。

5 病理剖检

5.1 鸡群仅仅是由于支原体感染发病,病死鸡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上呼吸道和气囊。剪开喉头、气管可见黏膜肿胀,表面有灰白色黏液,喉头黏膜水肿分泌物较多,常见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时渗除物呈干酪样,堵塞在喉裂处,致使病鸡窒息而死。气囊的变化,,可见囊壁增厚,浑浊、不透明,囊内有数量多少不一的纤维素性或干酪样渗出物。内脏各器官没有特征性病变。

5.2 死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鸡,除上述变化外,较典型的变化是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心包增厚,变得不透明,心包积有较多淡黄色的液体;肝脏肿大,肝包膜局部或全部增厚,外观呈灰白或黄白色,该膜易撕脱;胸腹气囊囊壁增厚,囊内有多量黄色渗出物。严重的病例,渗出物几乎充满整个气囊。有的病死鸡见有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若属继发感染,在剖检中还应见到原发病的病理变化。

6 诊断

根据本病发生的原因,发病的特点,主要的临床症状以及死亡鸡只的病理变化不难做出诊断。在诊断中的关键是如何确定和区分鸡群发病是属于原发的单纯的支原体感染、继发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因为鸡的呼吸道疾病种类较多,仅凭呼吸道的症状难以确定是哪一种感染,必须根据鸡只的日龄,精神、食欲的变化;疾病传播的速度;成年鸡产蛋量是否下降以及下降的幅度;死亡率的高低:以及当时本地区疫病发生的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7 预防措施

因为本病的发生与外界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本病的防治必须认真地贯彻“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好预防工作。为了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7.1 首先应该根据不同品种鸡的饲养管理要求和饲养标准,尽量满足不同饲养阶段(育雏、育成、产蛋)所需的条件,如:温度、湿度、鸡舍的通风换气、饲养的密度、光照、营养需求和饲料的品质等。

7.2 因为鸡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因此,随着季节的更替,要认真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

7.3 做好各种疾病预防工作,尤其是稳定地控制病毒性疾病,可最大限度地预防该病发生。

7.4 种鸡场可用“鸡毒支原体油乳剂灭活苗”给鸡群进行免疫(科学试验证明:种鸡接种疫苗后,可明显降低支原体经种蛋的垂直传播,减少产蛋鸡因感染而造成的产蛋量下降)。

7.5 商品蛋鸡群接种疫苗,同样有预防本病发生的作用。

8 治疗方案

方案1:发病初期,采用麻黄30g、杏仁50g、炙甘草50g、石膏150g,四味中药组成麻杏石甘散,配合抗菌药物,中西结合治疗,效果好,成本低。

方案2:麻黄60g、杏仁60g、石膏80g、甘草30g、葶苈子60g、板蓝根60g、鱼腥草60g,每剂煎4次,去渣合并药液10L,可供500只鸡饮用,药渣拌料,每日1剂,连用5d。加阿奇霉素饮水,4d后症状减轻,7d后康复。

方案3:金银花30g、杏仁30g、菊花30g、贝母30g、桔梗30g、麻黄30g、黄芩20g、麦冬20g、生石膏20g、桑白皮20g、甘草10g,以上中药水煎取汁,兑水供500只雏鸡自饮,连用5-7d。

本病抗生素选用:链霉素、红霉素、蒽诺沙星、泰乐菌素、支原净(泰妙菌素)等,一般采取饮水或拌料的方法,连续服用3-4d。

对于单纯支原体感染的病鸡,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否则,患病鸡群由于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和发生其它疾病(如:大肠杆菌病等),造成更大损失。

猜你喜欢
渗出物病鸡气囊
基于IHBMO-RF 的眼底硬性渗出物检测①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以“生肌三法”为代表的方药对糖尿病足伴慢性疮面作用机制的探讨
癌症发现札记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高田气囊案
维生素C片治疗口腔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