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中药治疗

2014-08-15 00:46王多全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口炎兽疫疫区

王多全

(甘肃省古浪县畜牧兽医局,733100)

小反刍兽疫(又名小反刍兽伪牛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等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07年7 月,小反刍兽疫首次传入我国。目前暂无特效西医治疗方法,本人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注射疫苗后出现症状的部分羊只用中药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流行病学

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羚羊等小反刍动物,山羊发病比较严重。牛、猪等可以感染,但通常为亚临床经过。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途径以呼吸道为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多发。本病潜伏期一般为4-6天,也可达到10天,《国际动物卫生法典》规定潜伏期为21天。

2 临床症状

绵羊感染后体温可上升至41℃,眼圈发红,有眼屎,眼结膜潮红,鼻流清涕或脓涕,口腔黏膜轻度充血,多涎,严重病例可见齿垫、腭、颊部及其舌头等处有坏死病灶。后期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拉黄色或黑绿色恶臭稀粪,个别粪便中带血,严重脱水,消瘦,甚至死亡。怀孕母羊可发生流产。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都很高。

3 病理变化

尸体剖检病变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肉眼病变,严重病例可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皱胃常出现病变,病变部位有糜烂,或创面红色、出血。肺淤血水肿,与胸腔粘连,部分有胸腔积液,积液化脓,大肠壁变薄,有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送病料到国家参考实验室进一步诊断。小反刍兽疫诊断时,应注意与口蹄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做鉴别。

5 防治

5.1 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易感动物饲养、生产、经营等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加强种羊调运检疫管理。(2)免疫。与有疫情地区相邻的边境县,定期对羊群进行强制免疫,建立免疫带;发生过疫情的地区及受威胁地区,定期对风险羊群进行免疫接种。

5.2 处理:一旦发生本病,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扑杀患病和同群动物。疫区及受威胁区的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5.3 治疗:目前暂无特效西医治疗方法,本人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注射疫苗后出现症状的部分羊只用中药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药方:麻黄6g、杏仁6g、石膏30g、桔梗9g、甘草6g、枳壳9g、柴胡9g、丹参12g、地榆12g、白头翁15g、黄连6g、二花15g、连翘15g、板蓝根30g、车前子12g、丹皮9g、黄芪30g.。

用法:水煎服,每1-2日一剂,灌服食欲废绝、50公斤大羊一只。有食欲羊以1:500的比例研磨混饲。

按语:此方由《伤寒论》中的麻杏石甘汤、白头翁汤、小柴胡汤、甘桔汤和《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以及《石室秘录》中的逐瘟神圣丹等六个古方为基础,结合现代中医免疫学知识加减化裁而来,是本人在疫区处置疫情过程中,根据流行病学、病羊症状和剖解所见而开的方,可谓对症下药,农户用过后效果颇佳。

猜你喜欢
口炎兽疫疫区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肉牛口炎咋防治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小儿口炎的护理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北票市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刍议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
一例小反刍兽疫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