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2014-08-15 00:45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年13期
关键词:覆盖面教育资源手段

马 城

(湖南省城步县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湖南 邵阳4225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并首次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着重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这是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目标指南。这表明党中央已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作为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的大事来抓,并要求通过构建一种有效机制保障实施,彰显中央在这个问题上的决策力度和从未有过的新要求。

然而,任何一种机制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也许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种种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恐怕就是对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认识不足,也就是对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根本途径——全面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认识不足。因此,要顺利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全面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认识,它是确保顺利构建这一机制的前提。只有认识上到位和高度统一,才能增强我们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如何进一步深化对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认识?笔者根据调查分析认为,我们至少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明确提出:“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重点提出:“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推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实施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加快建设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以专门的章节(42)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问题。其中着重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些文件表明,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仅是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而且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务必站在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加速实施,丝毫不能懈怠。

二、全面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是缩小地区间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小学远程教育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化教育,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教育专家指出,中小学远程教育是缩小地区间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育的差距不仅存在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而且这一差距近年来还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主要原因是优秀教师“人往高处走”,农村和落后地区学校以优厚的待遇也引不进优秀教师来,何况政府用于这方面的财力又十分有限。在这种背景下要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最为现实的办法就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利用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这等于把全国范围内的优秀教师引到了本地、本校,足不出户即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全面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科学手段

素质教育我们已喊了多年,但成效总不尽如人意。何故?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一直得不到实质性的改革,不少学校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就连自习课也是教师“画地为牢”,学生基本无独立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可言,教学活动全过程始终重知识轻能力,无素质教育可言。怎样才能有效改变这种局面?以独立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中小学远程教育正好能帮上这个忙,它让学生利用信息手段独立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它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的生活习惯,这正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说中小学远程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科学手段。

四、全面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中小学远程教育在教育信息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所说的教育信息化,不仅要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学生学籍、资助等重要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大力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由此可见,全面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无疑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重中之重。我们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万万不可轻重不分,更不可本末倒置。

五、全面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是打造中国教育“升级版”强有力的助推器

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对推动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样,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作为互联网时代和信息社会产物的中小学远程教育,必然会对中国的传统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因此,国家将以中小学远程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信息化纳入了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就是因为它可有效促使素质教育迈上新台阶,促使教育水平迈上新台阶。由此可知,只有中小学远程教育才是打造中国教育“升级版”强有力的助推器。试想,如果离开了远程教育这个具有信息化时代特征的“法宝”,要想打造中国教育“升级版”恐怕就不现实了。

六、全面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是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不断成长的营养渠道

中小学远程教育汇聚了全国中小学名校名师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而且类别齐全,既有供学生享用的优质学习资源,也有供教师享用的优质教学资源,既有学生版,又有教师版。同时,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在内容上十分丰富,对于教师版来说,备课有优秀课件,上课有精品示范,备考有智能题库,教研有交流互动。这些海量教育教学资源不仅为教师备课教学提供参考和示范,而且为教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巨大能量,为促进教师不断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

七、全面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是解放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力量源泉

中小学远程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完善,是对课堂教学最有益的补充,其本质特征就是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还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不致于让学生从星期一到星期日、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集体泡在教室里,不致于让教师“5+2”、“白+黑”地蹲在教室里。这样,我们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皆可从“满负荷”、“疲劳战”的教学现状中解放出来,变得轻松、自如。

猜你喜欢
覆盖面教育资源手段
优异答卷载入奥运史册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幼儿队前教育试点工作 扩大少先队组织覆盖面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的文献研究综述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