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领域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动态与启示*

2014-08-15 00:45谢伟增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年13期
关键词:资源库教学资源课程

谢伟增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450011)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益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模式日益多样化、远程教育日益普及化,网络教学资源库也应运而生。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不仅多媒体应用和网络应用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仿真技术和知识工程等新技术也在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系统设计、网络课程建设和教育软件开发等各个方面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一、国际教育领域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动态

近年来,国外教学资源库建设已经相继启动,如美国的教育资源门户项目(Gateway to Educational Materials,简称GEM,现改称The Gateway)最初由美国教育部和美国国家教育图书馆联合发起,于1996年正式建成,现为在美国国家教育部资助下的非盈利性组织,专门为基础教育人员提供各种类型和格式的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教案、授课讲义以及其它教育资源。GEM项目具体由锡拉丘兹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负责实施[1](2005年以后由非营利组织JESffamp;Co.接手),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网上课程计划、课程单元和其他教育资源。据统计,自2012年1月起至今,GEM已向世界范围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了超过1,061,088份教学资源。[2]

加拿大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制定了Edu-Source计划项目。该计划项目旨在创建覆盖整个加拿大的国家互联学习资源库网络,开发的教育资源对所有加拿大人开放,同时引领正在进行的与这种基础架构发展密切相关的工具、系统、协议以及其他实践的发展方向。[1]

以2001年4月4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Technology,简称MIT)宣布要将其所有的课程及相关的教学资源无偿地开放公布到国际互联网为标志,开放课程资源项目(OpenCourseWare,简称OCW)正式启动。OCW项目至今已包含超过2150门课程教学资源,为超过一亿二千五百万访问者提供了基于网络的MIT课程教学资源。[3]MIT还计划在下一个十年期将用户数量扩展到十亿,并使这些开放教学资源成为能够弥补世界范围内不同人群在接受教育、发挥潜能、获得机会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之间的桥梁[4],OCW在决策管理、系统平台设计、课程发布流程、课程使用情况评估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案例。[5]

Coursera是由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吴恩达和达芙妮·科勒联合创建的一个盈利性的教育科技公司创立的在线教育项目。目前Coursera上已有来自196国家的超过190万注册用户,Coursera已经与9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5所不同的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开展了合作,提供在线课堂教学。[6]

二、国际教育领域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效

通过开放式资源共享的形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是改善教育和学习策略的关键性因素,一旦能得到有效的组织和应用,就会有巨大的发挥空间。自OCW项目启动以来,美国各个高校纷纷开始了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的相关实践,例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开放式学习倡议(The Open Learning Initiative)、赖斯大学的the Connexions Repository、犹他州立大学的开放式与可持续的学习中心(the Center for Open and Sustainable Learning)等等[7]。在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的浪潮中,MIT的OCW项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其秉持的完全开放、免费共享的理念也给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在开发开放课程资源项目的过程中,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并逐步完善了由工具、内容和标准三部分组成开放课程资源项目的基本框架[5]。

三、先进技术和优秀经验在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

1.流媒体技术的应用

网络教学资源库中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数据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多媒体数据的存储、压缩、检索和渲染技术也逐渐成熟[8]。海量的音视频教学资源也丰富教学资源库的同时也给有效存储和共享发布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给资源共享的及时性制造了障碍,给网络发布所需的带宽增加了压力。然而随着流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网络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使海量音视频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安全有效、科学规范的管理成为可能,使自主点播、网络直播和实时讨论等各种教学手段有更好的表现。

2.云计算与云存储的应用

云计算的主要功能就是要把所有的计算应用和信息资源都用互联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云计算的虚拟环境,供个人和企业用户随时访问、分享、管理和使用。[9]云计算所具备的这些功能恰好符合了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求,既能够实现分布式的存储和统一管理,实现网络化的访问和交互,又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和管理的分散无序。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云计算的架构思想和服务,不断创新和发展,就能建构出科学优质、运行稳定、存储规范、高效适用的教学资源库。

云存储的运用可以很好的解决教学资源整合共享的问题,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服务器、存储设备和其他硬件视为一个资源池,利用云的无限存储能力,可将海量的教学资源存储在该资源池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节约资源和提高教育机构的教学水平,还能解决教学资源分布不均,教学资源更新成本高,更新速度慢,教学资源共享程度低等教学资源现有的问题。[10]

3.Web2.0的应用

Web 2.0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方式,主要通过网络应用(Web Applications)促进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同合作,其典型形式有:网络社区(Network Community,NC)、简易信息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RSS)、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NS)、博客(BLOG)、播客(Podcast)、百科全书(Wiki)、即时消息(InstantMessage,IM)等等[11]。Web 2.0网站极大地强调用户的参与和交互,网站的内容通常由用户发布的,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发布者,也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同时在发布和浏览的过程中也实现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这些特性恰好符合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需求,在提高参与程度、扩大交互范围等方面都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如通过虚拟NC的形式可以营造许多教育相关的虚拟社区,形成社区型学习网站;通过BLOG、Podcast等形式可以搭建适应不同需求的各具特色的平台,方便教学双方或者学习者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通过RSS和Wiki集合所有参与者的能力共同建设资源网站,不断聚集共享资料;通过SNS和IM进一步加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等。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与美国苹果公司的iTunes U(U即指University)建立合作关系,使用博客方式发布教学资源,就是利用Web 2.0技术的绝佳例子。教师通过iTunes U Course Manager可以将教学大纲、讲义、测验以及其它内容制作成iTunes U课程;学生通过iTunes U App可以播放视频或音频讲座、记录与讲座同步的笔记、阅读书籍或浏览演示文稿、查看课程的所有功课列表、接受并完成作业。目前iTunes U不仅与ASU等著名高校开展合作,还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公共图书馆在内的数百家知名机构建立联系,维护着规模庞大的世界级免费教育内容在线目录,分享课程、讲座、视频、书籍等各种资料。[12]

4.问题检索与智能答疑

提问和解答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教学资源库而言也是必须实现的功能。传统的基于问题检索的答疑功能是基于关键词或全文检索的答疑数据库方式实现的,检索的准确程度和针对性还不够高,用户往往需要在一系列检索结果中自此进行过滤和查找,以便发现真正需要的信息。目前在国外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已经开始使用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语义网络技术的智能答疑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已有一些较为成熟和实用的智能答疑系统能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分析语义,查找解答库,直接给出解答,而不是将包含这些文本的文档或文档片段直接呈现给用户。[13]

5.及时教学模式

及时教学[14](Just-in-Time Teaching,JiTT)是一种必须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的、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充分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及时教学是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Web-based study assignment)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active learner classroom)二者交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与学策略[15]。这种策略要求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必须先通过网络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并及时进行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预习反馈情况决定上课时的授课内容、方法和进度;课后学生再根据授课内容再次通过网络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及时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均要求基于网络实现,这一要求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库可以得到充分的实现,因此将及时教学模式引入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的解决方案。

6.从E-Learning到M-Learning的转变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性能的增强,通过各种手持式移动设备获取信息、进行互动交流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在这种背景下,移动学习[13](M-Learning)成为目前国外教育技术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通过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通信设备访问网络教学资源。这种新的方式全面扩大了网络教学资源库的交互性和可访问性,同时还具备高度的移动性和灵活性,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目前国外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大多加入了对移动学习的直接支持,或是针对移动学习做了优化。

四、对我国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进程的启示

1.充分开展国际合作

国际教育领域关于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开展得更早,应用的新理论、新技术也层出不穷,其中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的。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地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为我国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提速,是切实可行、收效显著的办法。目前已有部分国内高校与国外的相关公司、技术平台和教育机构进行了国际合作。

2.充分应用云计算技术

充分应用云计算技术既能够降低采购和维护、更新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费用,又能够减少购买软件授权和维护、升级软件系统的费用,还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共享,解决存储资源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为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确保用户信息和数据资源的安全访问。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既可以通过创建私有云的方式充分整合相关高校的硬件资源,降低了成本压力;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收费低廉甚至是免费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创建公有云,摆脱硬件设备维护等问题的困扰,专注于资源库的内容管理和功能设计;还可以根据资源库内容的特定要求创建混合云,既能够实现对资源库中的相关资源安全性、可靠性的监管目的,又可以实现灵活扩展,动态适应资源库访问量的增长变化需求。

3.建立完整的体系制度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高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制度、缺乏成熟的工作机制。而要建立完整的体系制度,就要从立项建设、人员培训、使用维护、评价激励等资源库建设的各个方面考虑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比如在资源库建设的激励制度方面,一方面可以将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网络课程教学的情况作为职称晋升、教学奖励的考核指标之一,予以相应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另一方面可以将网络课程教学情况作为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申报条件之一,进一步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水平和应用范围。

4.边建边用,以用促建

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两个阶段,随着资源应用的不断深入,对资源访问的新需求将会促使资源库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资源库建设的发展和完善也会不断促进资源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建设与应用并重,边建边用,以用促建,才能使网络教学资源的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然而目前不少高校还不能正确处理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的关系,往往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在资源库建设阶段,经常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开发、建设或是收集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充实到库中,为了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过分强调了资源的全面性。在完成资源库建设后,又往往重视专家评审和获奖,而忽视用户的使用评价,忽视资源的可用性,忽视资源库的应用本质。因此必须观念上加以转变,将“以建设为中心”的教学资源库开发理念转变为“以应用为中心”,确保资源库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并能够通过用户的使用评价发现缺点和需要改进之处,真正做到以用促建。

5.政策支持,理念到位

主管部门的政策性支持和宏观调控对整个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统一管理、对资源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规范、对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的宣传、对教学资源库应用的推广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只有来自领导层的决策和支持才能够确保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所需的长远的运营机制和资金支持,确保资源库运营团队的专业化与高素质。“开放”、“共享”的理念应贯穿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的始终,将“共享知识、服务社会”作为资源库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通过普遍遵循国际通用的资源建设许可协议,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内容交互和资源库应用效益的最大化;在贯彻“开放”、“共享”理念的同时制订和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才能保障教师参与建设网络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才能确保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1]。

五、结语

在网络资源的应用水平上,国外的网络教学资源凭借成熟的管理模式和优质的课程资源实现了超大规模的访问。与国外先进、成熟的资源库建设状况相比,我国高校的资源库建设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大多数已建成的资源库仅局限于对资源和课程的管理,而在资源整合和满足个性化学习等方面还缺乏必要的研究和应用;在资源建设方面作为资源库主体的使用者的参与程度不高,无法形成有效的互动。只有明确国内外的现实差距,合理定位,才能摆正位置,认准目标,不应强求立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应努力做到循序渐进,符合发展规律。

在我国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发展过程中,既要借鉴国外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同时也要直面国际开放网络教学资源带来的冲击,脚踏实地地提高我国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切实解决我国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走出符合我国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大环境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之路。

[1]王峰,涂宝军,张仲谋.共建、共享与共盈:北美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2(8):92-94.

[2]About The Gateway to 21st Century Skills[EB/OL].http://www.the gateway.org,2013-10-10.

[3]About OCW[EB/OL].http://ocw.m it.edu/about/,2013-10-10.

[4]OCW'S NEXT DECADE:REACHING ONE BILLION M INDS[EB/OL].http://ocw.m it.edu/about/next-decade/,2013-10-10.

[5]杨进中,张剑平.国外开放课程平台及课程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4):80-87.

[6]Coursera[EB/OL].http://zh.w ikipedia.org/w iki/Coursera#cite_note-Coursera_.7B.7B.21.7D.7D_Crunch-Base_Profile-3,2013-11-1.

[7]黄亚婷.美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6):132-136.

[8]方蓉.P2P流媒体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8(31):445-446.

[9]马俊臣.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17-19.

[10]毛华庆,朱丽.基于云存储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以计算机类课程为例[C]//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12:1447-1450.

[11]W eb 2.0[EB/OL].http://zh.w ikipedia.org/w iki/W eb_2.0,2013-11-21.

[12]Apple教育应用iTunesU[EB/OL].http://www.apple.com/cn/education/itunes-u/,2013-11-21.

[13]谢晓林,余胜泉,程罡,等.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07,13(5):12-25.

[14]何克抗,刘春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适时教学(JiTT)”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2):9-13.

[15]W hat is Just-in-Time Teaching?[EB/OL].http://jittdl.physics.iupui.edu/jitt/what.htm l,2013-11-25.

猜你喜欢
资源库教学资源课程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