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作后指导,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2014-08-15 00:49陈其盛
中学语文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文段作文分析

陈其盛

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畏难情绪大,是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与我们在作文评改中存在的误区不无关系。主要误区有:一是主体地位失落。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教师改”,大多数学生只关心分数。二是批评多于鼓励。不少教师批改作文时批评多,表扬鼓励少,大大挫伤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三是讲评内容指向求全责备,空泛说教。作文后的指导没有重点,面面俱到。其实,作文后的评改指导绝不全是批评,绝不全是挑毛病,更应是鼓励,这是激发学生作文章的兴趣和动力的重要一环。正如法捷耶夫所说:“为了达到高度的写作质量,每篇小小的作文都要改写和誊写五、六次,有时还要多些。”所以作文后的再指导,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提高作文课堂效果显得尤为关键。

一、课堂鼓励与课后指导相结合

许多老师在作文讲评环节往往指出存在的问题,或者是三言两语后就读范文。受表扬的学生心里美滋滋,没有得到表扬的,事不关己,这样没有多少实效。

学生写作需要鼓励和帮助,如果老师能多一些表扬和鼓励,更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写作动力。尤其是那些基础不好,缺乏自信的学生。所以,不要吝啬表扬,要在班上多朗读,大加赞扬,变“讲评”为“评赏”。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激起他们对下一次作文的欲望和期待。

如果修改是找缺点,那么评赏是找优点。多些肯定,少些批评。无论是题目,片段,还是一句话,都可以成为表扬的对象,同学的一声声赞叹,对学生心灵和精神的触动可以更加彻底。同时,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的“作文展示栏”上,或主办发行班级手抄报,或帮学生积极投稿等都可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抓住主要问题,点点突破

确定作后指导要求关键是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主要问题,我们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发现,不能把批改作文当成例行公事,随便拿几个问题来评讲。学生一次作文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我们在一次作后指导时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的放矢”,一次一个点,点点落实。所以每次作文批改后,要把全班学生作文进行分类分析比较,归纳优缺点,确定一个点为本次作后指导的突破口。本次是标题拟写,下次是结构层次,再材料与观点的连结……一学期下来,一年下来,学生就可基本掌握作文的要求,作文质量逐步得到提高。例如写以“微笑”为话题的新材料作文,有的学生是选用事例不典型,有的是题目拟不好,有的堆砌材料,缺乏分析,还有的内容杂乱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分析,我把这次作后指导的主要问题放在拟写标题上。于是,我抓住这一点进行指导,用几节课的时间专门讲解、训练,其它问题只是顺带。这样的作后指导,要求明确,训练单一,效果明显,重点突出,避免了泛泛而谈。

三、选取典型文章,对照比较

作后指导的效果与选择的作文是否典型有直接关系,所以在批改作文后,应该针对学生的主要问题,把同类型的作文进行比较,选取最能说明问题的作文,选取不同层次的典型,这样往往能事半功倍。

如命题作文——山外有山。学生分析不到位的例子较多,我就选了一个学生的文段,这段例子写得具体,但主要是记叙,没有概括,缺少分析。我又选另一个学生的文段作对比,这段作文叙述具体,分析全面到位,用这两段学生作文做对比,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检查落实作后指导的成效

要完成作后指导的教学目的,还应落实到一个“练”字上。进行作后指导的练习可以采用这样两种方法:

1.根据作后指导要求,设计练习内容,随堂练笔,现写面改。

2.根据作后指导要求,对照自己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常见的不足之处包括审题立意不过关;拟题随便,不会运用技巧;面面俱到,笔力分散;不会拆分观点,分层分析;缺少思辨性,肤浅幼稚化。找出了这些问题,再针对性地进行修改,这样改什么,怎么改就更明确了。

作文之后的再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每次作后指导后,要尽可能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当堂自己修改,修改后与原文比较,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调动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尽管道路漫长,修改艰辛,我相信只要我们做好这一环节,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效果定会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文段作文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说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论意义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单一·连贯·完整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