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种薯培育促进产业发展

2014-08-15 00:46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 2014年31期
关键词:种薯病原体马铃薯

□《中国农资》记者

如果马铃薯在储藏期间出现大范围腐烂,很多农民或许会认为这是自己储藏不到位造成的,承德市大丰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冬虎的一番话或许会让你改变想法。他说:“我国一部分种业公司在培育马铃薯种薯方面偷工减料,结果病原菌逐代增多,一直到2013年大爆发。一些人把马铃薯储存到库里,突然大范围腐烂,严重的可高达50%-60%。”马铃薯入库以后发生大范围的腐烂看似属于储藏不规范造成的,忽略了其根本原因出在种薯的培育上。

事实上,种薯培育是制约我国马铃薯质量与产量的关键因素,如何规范种薯培育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必须面对的问题。

要像对待“手术”一样对待种薯培育

种薯培育的精细程度以及对环境的要求不亚于医生对手术室的要求。据李冬虎介绍,马铃薯种薯在培育的过程中极易受多种病原体的侵染。他说:“我们从源头开始一直到终端的种子,任何环节都会遭遇各种病原体的侵染,所以生产种薯全程要像医院做手术一样严格,全程都不能给病原体留机会,一定要把握好种薯培育消毒工作,当然这个过程需要非常高的投入。”

为了追求效益,有些人铤而走险。李冬虎说:“我国的一些种薯公司为了降低成本,种薯培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得很粗放,没有经过严格培训的工作人员和正规的技术程序以及高额费用投入,导致种出的马铃薯极易腐烂。”由此可见我国马铃薯品质不高、耐储性差的根本原因出在种薯身上。

那么是不是因为我国缺少相应的标准导致了现在的局面,答案是否定的。据国家现代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介绍,在马铃薯种薯的培育方面,我国有严格的标准但是没有适宜的措施。她说:“2012年,我国种薯质量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规格和标准非常严格,但是没有具体措施保障标准的执行,市场监管这一块还是比较欠缺的,需要相关人士进行深入探讨。”

技术与监管是种薯培育的两个重点

金黎平认为,劳动密集型脱毒种薯繁育体系本身存在整体效率低、质量控制技术差的问题,再加上市场监管的缺乏,导致种薯量少、质次、价高。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解决好技术与监管问题是最重要的。

在技术推广方面,李冬虎认为欧美马铃薯生产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他说:“在荷兰,有专门从事马铃薯种薯研究与推广的科研院校,这些机构会对每一个品种进行多点试验示范,然后逐渐推广。”因此,在技术方面,不仅针对某方面技术研发与应用,而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公共的科技推广体系。

在监管方面,李冬虎认为应该规范种薯的生产认证。据资料显示:我国虽然发布实施了一系列种薯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但未建立系统有效的种薯质量监督检测认证体系,对种薯生产经营过程缺乏强有力的质量检测和监管手段,整个种薯生产体系处于非常松散的监管状态。因此,建立种薯质量监督检测认证体系对规范种薯生产有积极的意义。

马铃薯种薯质量关系到我国马铃薯产业的产量与质量,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但是我国马铃薯种薯的培育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科技创新与质量监督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种薯病原体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美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及认证
给马铃薯催壮芽可增产10%
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定边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