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师讲堂见阅读教学

2014-08-15 00:50赵云祥
语文学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实例文本课文

○赵云祥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637000)

一、中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过于注重应试技巧

在书店的书架上,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考试一本通。关于中小学阅读的书目,也无非是一些条条框框的定式思维。阅读带有太多的功利性,而忽视了阅读本身对语文学习的作用。将阅读与考试联系过于紧密,使得学生对阅读越来越具有抵触情绪,不考试就不阅读。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寥寥无几。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锻炼,水平自然提高很慢。

(二)文本解读方法单一

就我个人在中小学学习时的亲身经历来说,对文本的解读方法相对比较单一,阅读文本的形式也就是看课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无非是先通读,然后划分段落,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大概的了解,不会去仔细推敲具体的细节,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囫囵吞枣。不会进行迁移性的阅读活动,后果就是阅读有数量没有质量。我相信大多数中小学生会出现此类问题。

(三)忽略文本本身文味

看到很多语文老师在语文课文教学过程中都会叫学生通读文章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然而鲜有人会去思考文章有时其实不用刻意去划分段落,往往一篇文章作者都不一定划分得清楚,我们又何必去拘泥于形式,而忽视文本本身的文味呢?阅读教学中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只有让学生充分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做到文本的仔细研读,文章大意、段落大意才是呼之欲出的问题。

二、著名特级教师教学实例给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洪镇涛老师《最后一次讲演》教学实例启示

这篇课文洪老师共提出五道导读思考题。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容到形式深入学习这篇课文,弄清文章的时代背景,了解文章的思路,感受文章的逻辑力量,辨析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的思路感情。导读思考题既是教师编制的教学程序,又是给学生提供的阅读提纲,更是具体的教学要求。

洪老师的教授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读,尤其是这节课的第二个环节是自己进行范读,用极富感染力的语音抑扬顿挫朗读了这篇课文。洪老师虽已年过六旬,但阅读得很有气势,充分显示了他作为语言语感教育学派的功底,而且可以看出洪老师做了充分的备课工作,每句话都做到了精益求精。读完后又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进行阅读,而且要求大声朗读,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自己体悟作者发表这次演讲时的感受。紧接着抛出第二道导读思考题:为什么说杀害李公朴先生是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作者在痛斥敌人和赞颂烈士时,用了哪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洪老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前三段,迅速搜集信息。这样就给学生培养了在阅读中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将学生找到的关键词有条理板书在黑板上。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作者是怎样一个爱憎分明的形象,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接着洪老师又进行了分段让学生朗读,并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一一指正。而且每段读完后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态度的关键字词,做详细的分析。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细读文本,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洪镇涛老师的资料中我了解到洪老师主张改变语文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做法,认为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最后一次讲演》的教学过程正好是他教学理念的充分体现。20世纪90年代初,洪老师又提出“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主张纠正以分析教材为主的语文教学方法,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这篇课文中洪老师抛出五道导读思考题,让学生主动去阅读、去思考,让学生在反复朗读、默读中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而达到学生自我、自主的学习,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起来,洪镇涛的语文教学思想是:指导学生在“学堂”里“学习语言”。洪老师认为,学习语言的正确途径是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直接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

对洪老师的教学实例的观摩,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中小学阅读教学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只要能做到反复的细读,坚持每一次教学都这样做,相信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生的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窦桂梅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教学实例启示

偶尔看到了窦桂梅老师的一次插画阅读教学实例《我的爸爸叫焦尼》,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的方式很新颖,很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口味,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次教学过程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在类似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将这篇课文表达的父子之间的感情概括出来,窦老师的授课形式新颖但她还是运用了重读细读,来指导学生细心品味。“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让学生们在反复的研读过程中,通过场景的转换而体悟狄姆向不同的人介绍自己爸爸的心情!从而达到把握文章细腻感情的目的。窦老师抓住绘本中的两句重要的语言“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和“这是我儿子,他叫狄姆!”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并感受语言表达的“简单”,却又传达出丰富的“感动”。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往往不乏丰富的感动,却恰恰缺少简单的表达”。

其实阅读时的形式不一定一成不变,窦老师这种新颖的方式如果能运用得当,在阅读教学中会事半功倍。

(三)于漪老师《荔枝蜜》教学实例启示

于漪老师是语文情派教学的代表人物,她主张:不开口,不动情。在观看过她的《荔枝蜜》教学视频后我深有同感。在“细品课文”这个环节中,看似很“乱”,随意说来,其实于老师是在紧扣“情线”这根“线”来贯穿和驾驭课文的学习和品味的。在这根“大线”的引领下,来分支出“欲扬先抑”、“层层铺垫”等手法的学习和一些语言的品味与积累。教学思路十分的清晰。透过文章的表面,抓住内在思想感情。特别注重语言细节,如朗读中出现的误读字和易错字词等都专门提取出来比较强调。像“蜜”、“螫”、“提”、“颤”等,不仅仅强调这些字音、字义,更是巧妙地与文章内容的感受连起来。在文章的学习中,于老师仍不失时机融入人文的熏陶。如教学最后一个拓展环节,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意义和主旨,更是对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的教导。如果长期这样教导学生,语言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一定会有相当大的提升,学生如果能坚持于老师的方法阅读会变成一种享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人的话语最能体现于老师的教学理念。其实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会借助自然事物来抒发。古人在写作时往往寄情山水,于老师的这篇《荔枝蜜》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荔枝、蜜蜂的介绍,来揭示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思想就顺理成章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只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要抓住文章的感情,才会更加准确的理解!

三、从三位特级教师的教学理念中总结出的中小学阅读教学方法

(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要全面到位理解一篇阅读材料,一定要反复研读。找到背景资料,从不同侧面去体悟作者写作的动机,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趣味阅读,激发兴趣

阅读教学不能只拘泥于单一的方式,适时加入不同形式的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有可能会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

(三)把握情感,勤于思考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阅读教学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及时抓住文章的感情基调,接下来的阅读活动会得心应手。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原因是阅读的效果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科学习的效率。怎样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以上是我就三位国家特级教师的教学实例中总结出的一些方法,希望他们的教育理念能被大家接受并认真去感悟、去学习。

[1]陈洪芳.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11(09).

[2]杜俊荣.浅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51).

[3]韩雪屏.阅读教学十问[J].语文教学通讯,1999(05).

[4]姜健荣.试论阅读教学对教材的处理原则及其方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03).

[5]李娟玲.对小学阅读教学的几点浅识[J].小学教学参考,2012(03).

[6]彭峰.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服务”——重建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1(36).

[7]荣刚.例析小学阅读教学整体性提问设计策略[J].考试周刊,2011(64).

[8]苏福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01).

[9]施平,黄麟生.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症结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1998(09).

[10]杨桃.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1).

[11]杨祥明.课堂阅读教学的心理特征及其对策[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04).

猜你喜欢
实例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