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翻译

2014-08-15 00:45冯丹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3期
关键词:流行语译者交际

冯丹丹

冯丹丹/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经管学院讲师,硕士(江苏连云港222000)。

一、研究背景

当代社会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标志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网络这个新兴的交流渠道,推动了全球跨文化交流的发展。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逐渐被人们重视和运用。然而在中国文化特定的文化语境下,网络语言翻译缺少指导和原则,因此,在这一翻译的新领域中面对重大挑战。

网络流行语主要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由于网络的普及,大量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快速传播信息,一旦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被少数人认可和接受,其传播速度和范围将是不可阻挡的。作为一种新的和独特的语言形式,网络流行语改变了各种语言形式,语言幽默、风格新颖、易于接受和传播到人。近年来,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征、文化分析、传播机制、语用意义和网络流行语对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上。

胡庚申认为,“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翻译的实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活动。自然生态学体现的“自然选择”“优胜劣汰”“进化论”等原则都符合了翻译的特点,翻译生态学就是用生态中动物需要适应这个生态环境一样,是适应与选择交替的循环[1]。翻译的方法是“三维”的转换,包括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余芳在论文中表达了该理论的客观和系统化,与其他的翻译理论相比,为翻译研究拓展了新视野,提供了新的思路[2]。

二、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依据

1.生态翻译学的起源。生态翻译的最早的相关概念是由E.Haugen提出,他认为语言环境与生物生态环境存在着某种相似性,因此生态语言学的研究模式也为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模式。经过30多年的研究,翻译生态学的概念终于在Michael Cronin的书中出现,他坚持要平衡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情况[3]。随着生态角度的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实践应用,在2008年,胡庚申出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不仅在理论上产生质的飞越,系统完整地介绍了生态翻译学,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使得生态翻译的实施有了新的理论依据[4]。这标志着生态翻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结构,且原理具有历史性、实践性和科学性。20世纪以后,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生态翻译学并且利用相关的理论来解决各领域中的翻译问题,这促进了生态翻译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发展。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从生态视角下,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基础的翻译研究。这一理论解释了翻译过程、方法和标准,同时总结出翻译学和生态学的共通之处,用生态环境下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来探究翻译领域的新方法和新维度。生态翻译中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理论,意味着译者对翻译环境的适应选择和文化的转换。译者应适应源文翻译环境,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视角进行翻译选择。翻译生态环境是指结合原文、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包括语言、通信、文化、社会、作者、读者等。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与选择之间的交替循环。而翻译的方法是“三维变换”,即语言、文化和交流。

2.“三维”转换的观点。越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代表着越高质量的翻译,而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体现了多维度的选择性和适应性的交替整合。与传统英译方法不同,“三维”转换的观点是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着眼,对翻译生态环境中语言、文化和交际要求的适应和选择。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体现在不同的三个方面,“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是指译者对不同的语言形式的适应性转换。在文化的维度,译者需要从源语言转换到翻译语言的适应性选择的同时保持对翻译语言所属的文化的适应性。最后,交际维度是要求译者以交流水平和文化观念转化为重点和目标,关注原文中交际意图,并且在译文中体现。所以这一理论是应用研究生态翻译学的焦点,并且广泛地被学者们接受和运用。

三、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和影响

1.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和特点。所谓网络流行语,就是通过网络平台传播的语音形式,是广大网民在表达方式上的相互认同和自我认同。网络流行语来源于生活,并且其创新性和时效性促进了网络流行语的创新和多样发展。同时,随着网络流行文体的不断创新和发现,网络流行语也日益增多。这都体现了流行语在网络传播中的重要性。

2.网络流行语的影响。网络流行语的广泛流行和迅速发展有其独特的原因。其中,语言的简明是网民使用网络用词的最直接动力;其次,互联网的传播者和受众都是年轻的文化人,他们乐于且善于标新立异;同时言论环境的自由使得网民在网上的言论更加随意和真实。网络语言具有娱乐性,网民关注流行语和流行文体出于趋利避害的原则。

随着中国网民基数的增加,网络流行语作为信息化时代的表达方式,在思想、文化和生活中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语言形态,使得网络用语的翻译过程中存在很多争论和难题。

四、从生态翻译的三个维度翻译网络流行语

在相关生态翻译和网络流行语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运用“三维度的转换”来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翻译。邢俊肖总结了网络流行语的灵活、生动、形象和简洁的特性,并且指出翻译的过程要灵活运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使得原文的文化内涵和交际目的能在译文中体现,促进网络流行语的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选择性的统一。[5]

1.语言。首先,从语言的维度,翻译的方法是适应和选择译文和译文的表达方式,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看,网络流行语的翻译需要译者适应中文环境下的语言选择,并且研究、总结网络用词的规律和表达方式,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把这种规律用于对网络词的翻译上。

正如同我国对西方热词“披萨”(pizza)的翻译原理一致,外国媒体把网络流行语翻译成了大量的中式英语的音译词,如“山寨”(shanzhai)“功夫”(kongfu)“豆腐”(toufu)“福娃”(fuwa),这种用音译的翻译很容易被读者理解和记忆,而这种对网络流行语的音译也适应了源语言的翻译生态环境的转变。这不仅充分表达原文的意义,也反映了该词的文化内涵。又如“萝莉”(Lolita)文化在网上的流行,“萝莉”来源于日本的衣着次文化。而在1955年的美国小说《洛丽塔》中,指的是小说女主角,后被引申为一种次文化,在中国网络中被广泛接受和认同,这个也体现了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的语言适应性,仅仅用音译的方法翻译就能让读者理解。

2.文化。“文化维度自我适应选择变换”要求译者关注翻译过程中文化内涵的传递和解释双语。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是与其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译者必须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要求译者用网络用语的语言文化的表达特点来转变。

“土豪”源自红色革命的“打土豪,分田地”,意思是“大地主”。而如今这一网络流行语反应了国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蕴含着对贫富分化的无奈,被赋予了时代和文化的新定义。然而在网上存在一些对“土豪”的翻译,例如“国男爵”(country baron)“新富”(newly rich)“暴发户”(upstart)和“俗大亨”(vulgar tycoon)等等。还有一些外国媒体称“土豪”为“中国贝弗利山人”(Beverly Hillbillies),这是来自一部著名的美国情景剧,故事反映了两个“贝弗利山人”因为房子一夜暴富,搬家到贝弗利山这个地方居住,用这个词来翻译“土豪”是因为外国人能通过对译文的认识来推断和猜测原文的意思。从生态翻译的角度看,音译加注是适应度较高的翻译方法。例如对“土豪”的翻译为:“tuhao”(people who spend money extravagantly and irrationally),“土豪”(花钱大手大脚的人)。这种翻译完全符合原文,并且能完整地传递给读者,适应了翻译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维度的转换。

3.交际。从交际的维度上看,翻译中的信息不能起到交际的作用就毫无意义。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交际翻译首先忠于目标语和目标文本读者,即要求源语言服从目标语言和文化,同时能让读者理解和认识;当信息内容和效果发生矛盾时,交际翻译重效果而不重内容。”在对网络流行语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让交际的另一方轻松理解其内容,并且保持翻译语言的简要和优美。例如,“给力”(brilliant/awesome)这一词来源于最初火爆的《日和动漫》的中文配音,“不给力”是指预想和期望差距太大,而“给力”则可以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的意思。在2010年11月10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文,由于标题中的“给力”一词属网络热词,其与《人民日报》严谨平实的风格之间产生了强烈反差,引发网友热议。而另一种对“给力”的翻译gelivable是基于中国式英语的造句规律,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同样的2013年微博十大网络流行语“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近日被发现已经录入美国在线俚语词典,这一流行语意思是不做错事就不会有造成不利的后果。网民们通过这句话来表达自作自受的意思。通过直译的方式,简要地表达了生态环境语言和文化的统一,并且体现了交际的目的和意图。相似的网络流行语还包括:“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你行你上,不行别嚷嚷)“niubility”(很牛)“shability”(蠢)。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不仅体现了生态翻译学思想和理论的科学性,而且在实践上体现了其理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文中结合生态翻译学研究探讨对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最好的翻译译文,更重要的是从多维度的生态环境分析,实现译者在各个维度方面适应和符合翻译生态的环境,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一研究一方面推动了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发展,另一方面生态翻译学为我国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必要条件。

[1] 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4).

[2] 余芳.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

[3] Michael,Cronin.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ltladg,2003:165.

[4] 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

[5] 邢俊肖.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下的网络流行语的翻译[J].苏州大学学报,2012(1):30.

猜你喜欢
流行语译者交际
情景交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流行语大盘点
交际羊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