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语文味培养探索

2014-08-15 00:49姚国平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课堂笔者

姚国平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浙江 湖州 313000)

多年教学改革,语文备受质疑,新课改背景下最突出的争议之一在于语文课的“语文味”。经常听到有专家学者在批评语文课,指责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或“科学课”,批评现在的语文课缺少了语文味,不仅教师不喜欢,学生也很反感。遍观当下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领域充斥着模式化、机械化、应试化、技术化的倾向,使语文课失去了自我与本真。面对语文的异化,我们很有必要呼吁语文教学回归“本色”,让语文课上出鲜活的“语文味”,让师生爱上语文。

为了还语文课以本来面目,正本清源,有人提出了“语文味”的概念,我觉得很有意义和必要。因为语文课堂不能缺少“语文味”,这是语文课的本色要求,也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各科的独特性所在。

所谓“语文味”,深圳的语文名师程少堂是这样阐释的,即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尽管程少堂老师的解析并没有道尽“语文味”,但语文课应该上出“语文味”是不容置疑的。中职语文课堂,由于受就业导向的影响,被专业课边缘化,语文课变味现象就更加严重。

那么,如何还语文课以“语文味”呢,笔者认为大致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琅琅书声,读出“语文味”

首先,把课文读通顺、读对字音、读得流利,这是对读的最低要求。在读通顺的前提下,还要带着感情来读,尤其是抒情散文和小说、诗歌,更需要声情并茂地诵读,读出语言美、音乐美、情感美、意境美。

笔者以为,一堂语文课的语文味首先就应该表现在“读”上,或“动情诵读”、或“配乐赛读”,或“分角色演读”。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认为: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中职学生的朗读能力本身就弱,也没有经常诵读的习惯,因此,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在朗读的指导上下工夫,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读法,达到“潜心细读,以读动人;披文入情,以情动人”的效果,那么读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诵读形式,如分角色朗读(适合小说)、配乐朗读(适合诗歌)、小组赛读、深情诵读、齐读等。通过多种形式地美读,披文入情,文章字里行间的语文“味道”自然逐渐清晰,并“浮出水面”。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笔者就十分重视对学生“读”的引导。比如笔者在执教李清照的《一剪梅》一文时,就带着学生先自读通读,再听读范读,再配乐赛读,再全班齐读,花在读上的时间就占了大半节课,以多种形式地朗读代替了老师的冗长分析与讲解,课堂氛围和效果出奇的好,学生们完全沉浸在自己饱含深情、非常投入的朗读中,自己被自己感动着。伴随着课堂里此起彼伏的朗读声,学生们欢快地享受着语文带来的乐趣。

二、 字斟句酌,品出“语文味”

(1)找准情感点,品在重点词——让语文回归审美

对于课文的情感点,教师要找准,并指导学生讨论、咀嚼,反复品味。比如笔者在执教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一文时,就有意让学生品读文中“小草”“野花”“松柏”这三种植物处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的生命状态,譬如引导学生抓住“细瘦”“细微”“苍老”“深埋”等重点字词,让学生仔细品味,反复诵读,体会这些石缝间生命在面临严峻、恶劣的生存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顽强、坚韧、向上、拼搏的积极生命状态。通过对文中几处重点字词的把握和揣摩,我们品出了文字背后的情感美、哲思美,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品语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2)捕捉传神点,品在关键句——让语文走进心灵

对于课文的传神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与韵味,让语文走进心灵。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人性美应该是语文的核心。比如笔者在执教王宗仁的《藏羚羊跪拜》一文时,就曾经尝试着带领学生紧紧抓住课文的某些关键句展开品析研讨,对学生们的心灵触动很大。譬如笔者认为全文有两句话很关键,对反映主题和刻画老猎人的形象很重要也很传神,于是笔者紧紧抓住“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这两句启发学生:作者为什么这么说,文中有证据吗,你又是如何理解的?通过对这两句关键句的品读和交流,学生们深深地被老猎人的举动感动了,也被藏羚羊那深深地一跪震撼着,在对老猎人的品读中,我们品出了思想美和人性美的光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

(3)巧用疑问点,品在细节处——让语文贴近生活

对于课文的疑问点,教师要善用巧用,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深层意思。比如笔者在执教鲁迅的小说《药》一文时,就注意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华老栓买药这一情节时的一处细节发问,启发学生讨论——华大妈为什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难道自己的钱放哪里都忘了吗?华老栓接钱时为什么要“抖抖”,还要“按”两下?通过品读,启发学生留意几个细节动作,抓住几个关键字——“掏”“抖”“按”,对文本语言作进一步地揣摩品味,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个人的生活经验很快就明白了华家由于贫穷,钱来之不易,才对钱格外珍惜的心情,对华老栓夫妇多了几分同情和敬意。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为人父母那深沉的爱子情。透过文中几处细节的把握和揣摩,我们品出了文字背后的情感美,嗅出了生活味,同时也品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三、真性真情,说出“语文味”

(1)突出一个“真”字

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窗口,学生的口头语代表着学生的思想和情

感,反映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在说的环节上,笔者要求学生突出一个“真”字,即“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赵谦翔语),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理解和感悟,说出自己的真性情,反对虚假式的无病呻吟和矫揉造作。

(2)讲究一个“悟”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具有独特性,只要

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说出只属于学生自己的“语文味儿”,那就是最大的成功了。对文本的解读允许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允许求同存异,但笔者强调一个“悟”字,即要有自己的所思、所感、所得。

(3)追求一个“活”字

学生是课堂求知的主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受限于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体

验,因此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和对文本的认知水平,说出“活”的语文来。文本虽然是死的,但通过学生的品味和感悟,就能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血液和养分,就能转化成活生生的语言,变成鲜活的话从学生口中流淌出来。笔者经常告诫学生,你的生活就是源头活水,文本阅读必须充分依赖于你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把文本读“活”,变“死文字”为“活语文”,那么你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才会得到提升。

比如笔者在教学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当学生只是照着课文导读和同步训练里的资料照本宣科、不假思索地读出来时,就当场引导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讲讲自己对小说人物的看法。对于小说中的人物——玛蒂尔德,大多数人认为小说作者对其持否定批判态度,批判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资产阶级思想。有学生提出了异议,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不过她运气太差了。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悟,这是成功的第一步,笔者马上进行了肯定和表扬,同时引导大家从文本中找证据。经过争论,大家渐渐明朗。玛蒂尔德只是当时社会上的一个小人物,她渴望过好日子,也不是什么过错。项链丢失后,她从没有过不良的念头,比如死赖着不还,或买个假的顶替,或逃之夭夭,或堕落风尘。相反,她开始了脚踏实地的生活。在漫长的还债岁月里,她学会了吃苦耐劳、勤勉节俭,同时也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和安宁。在争论中,笔者引导学生从文中找证据,并通过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分析,大家的认识逐渐统一起来,认为本文的主旨是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同时谴责了资本主义社会不良的价值观,同时也肯定了玛蒂尔德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格和奋斗精神。

在语文课堂上,笔者非常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自己的思考、想象,让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揣摩、感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体验,作出自己的评价,进而品味作家给我们带来的人性美、人情美、生活美、文化美、思想美,铸造自己高尚的道德生活,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课堂上,学生通过激情讲述,激烈辩论,说出真味,讲出真感,变僵化为灵活,变沉闷为灵动,师生共同沉浸在语文的美丽中。

四、创新个性,写出“语文味”

写,是语文的基本功,也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环节。笔者认为,大作文可以在课外写,小作文则可以在课堂上训练,长篇大论虽然不易,但写得短小精悍则更加不易。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笔者比较注意结合所授课文,临时出题,让学生小试牛刀,来个现场操练。

比如笔者在执教美国作家拉索尔·贝克的《成长》一文时,在与大家分析解

读完课文大致内容后,在第二节语文课上,就引导大家先说说对作者所写故事的感悟,然后把它写下来。要求自选角度,文体不限,并且取一个小标题,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这是笔者常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的一项语文小作业,笔者称之为语文随笔,学生称之为小练笔,以区别于每两周一次的大作文练习。通过这项写的训练,语文味就从学生的笔尖流淌了出来。有人以《自古成功在尝试》为题,感悟探秘成才成功之路;有人以《从井蛙归井想到的》为题,由自己课外看到的一个小故事引发开来,并联系课文说心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人以《不要好高骛远,而应脚踏实地》为题,联系自己初中时期的求学经历谈感受;还有人以《摆正心态》、《一个值得回味的励志故事》、《寻找方向》等为题,谈古论今,诉说启迪,娓娓道来,发人深省。譬如王同学的《不要好高骛远,而应脚踏实地》一文中,小作者就很恰当得借用了作家刘心武的话收束全文,简洁而有力,意味而深长——“不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高。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麻雀如果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样会过得很幸福。”我们的中职生尽管是中考普高的落榜者,但也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谁说我们的明天就一定不如那些普高生呢?在学生的小练笔中,笔者看到了学生的文采、智慧、才华、灵气和自信,笔者觉得这就是活生生的语文味,体现着当代中职生不同凡响的语文素养和个性。

从长期的语文实践中,笔者逐渐提炼了两条写作要求,即要求学生我笔写我心,落在一个“真”字;标新又立异,关注一个“新”字。在具体写作过程中,笔者宣传强调更多的是可以模仿但坚决反对抄袭,让学生试着学会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尽可能写出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创意来,哪怕一点点,只要是“我笔写我心”,只要是个性化的东西,笔者都会毫不吝啬地鼓励、肯定和表扬。唯有如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才能提高,有了写作动力,写作水平才能提升得更快。笔者觉得,学生的习作就应该写出个性的味道,通过习作展示出个性才华,用笔传声,激扬文字,写出独特的语文味来。

语文课就应该 让语文深入人心,让学生能有所悟,有所得,有所能。语文课堂上,我们通过读课文、品字词、说感悟、写心得,浓浓的语文味自然就会荡漾在学生心中了。笔者认为,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这“语文味”是琅琅书声的“读”味,是字斟句酌的“品”味,是真性真情的“说”味,是创新个性的“写”味。只有这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才能凸现语文学科独有的个性,才能展示语文学科独特的魅力。

[1]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语文(基础模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崔会丽.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J].语文学刊,2010.

[3]杜雪梅.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语文课堂笔者
老师,别走……
可怕的语文课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