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体差异与英语学习困难生的教学策略思考

2014-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困难教师应学习者

刘 学

(榆林学院 外语系,陕西 榆林 719000)

一、英语学习中的个体差异

近年来,随着人本主义教学理论(humanistic approach)的发展,英语教学不再只是以语言本身和教学为中心,而是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学习者本人及其自身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个体差异的研究通常包括语言学习能力、认知方式,当然也包括年龄、动机、性格、情感、学习策略和技巧等等。下面笔者将从两方面探讨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

1.认知因素引起的差异

智力是大脑的理性能力。它决定着一个人掌握和使用一整套学术性技能的能力。不同的智力水平构成语言学习的能力倾向不同,但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智力并不决定一切。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只要是正常人,都具有一定学习语言的智力和语言学能。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信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外语的信心。除此之外,认知方式也影响着个人的学习能力。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对信息和经验进行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态度和方式。具有不同认知方式的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往往采取不同的方式,因而最终的学习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其中讨论最多的认知方式是,场独立和场依存方式及审慎—冲动型认知方式。研究表明,场依存者拥有更多的人际交往技能,对社会信息比较注意;而场独立者倾向于独立于外界,不善于获取社会信息,不善于交际,对抽象的理论的东西更感兴趣。另一方面,能够简短地考察各种可能性后迅速地做出决定,被称为“认知冲动型”;而在进行反应前深思熟虑,仔细考虑所有的可能性,被称为“认知审慎型”。不同的认知方式对于英语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2.情感因素引起的差异

个体的性格差异也影响着他们的课堂表现和学业成绩。在所有性格因素中,讨论最多的是:外向,内向,焦虑,移情,冒险等。其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应根据外向,内向,场独立和场依存等学生的性格特征来实施教学方法。应用交际法,情景法和听说法来组织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对话,游戏等一系列活动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另外一些内向和场独立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采用传统的翻译法或分析法来进行教学。场独立的学生比较善于独立分析句子,词汇,翻译。通过这些方式,他们更能发挥自己本身的优势来学习语言。学生不仅需要鼓励,也还需要一些焦虑感。焦虑感并不都对学习有负面影响。适当的焦虑感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焦虑水平,从而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学生过度焦虑,结果造成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思维活动。有的学生则毫无焦虑感,过度放松,“无忧无虑”,学习毫无动力。教师应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肯定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一般中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压力,使其产生一定的焦虑感,在加压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进步和已取得的成绩做出表扬;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和过于焦虑的学生,教师应该进行开导,让他们从障碍性焦虑感返回到促进性焦虑感上,并给他们指引具体的学习方向,从而使学生从“迷茫”的状态回到“有目标、有方向”的积极状态。同时,也要帮助学生重拾信心与兴趣。

英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教学效果、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参与该活动的一系列要素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其中个体差异因素是重要的变量之一。针对个体差异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为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

二、英语学习困难现象的成因

根据笔者对大一200多名大一学生的调查发现,英语学习者的困难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

1.潜意识逃避学习英语。有些学生学习认真、态度端正,一有时间就去上自习,书包里装满了各种学习资料包括英语,但是每次英语总是放在书堆的最下面,还没来得及看自习就结束了,英语书又被原封不动的带了回去。结果一周下来学习英语的时间很少。这类学生在课堂上也很少主动回答问题或提问,这样就丧失了更多提高英语的机会。

2.学习英语效率低。有的学生似乎一天都在学习,但是没有一个完整可行的计划,学习无计划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今天背30个单词,明天做5个阅读理解,然后接下来一周都不碰英语,结果背了的又都忘掉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不自觉的会想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关的事情使学习中断。中断后又会产生焦虑的情绪,有很大的压力,很着急,很紧张,在这样的状态下精力更难集中,学习效率更差。

3.自我评价低,怀疑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听到有同学说:“Sorry,my English is poor!”(对不起,我的英语很差!)把这句话当成一切问题的挡箭牌。此类学生往往词汇量小,背单词有困难,总是记不住,即使记住的单词也很容易忘记。而词汇量、阅读量小直接导致做题准确率低,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学习信心和兴趣。因此,他们总是给自己一些消极的暗示和评价。越差越不想学,越不想学越差,如此恶心循环。

4.缺乏自我约束力,不能持之以恒。很多同学在新学期伊始制定了宏伟的计划,学习资料买了一大摞,可是坚持不了几个星期就完全抛在脑后了。校园里流传这样的打油诗:“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来蚊虫冬又冷,背起书包待明年。”总之,有各种理由不学习,学习永远被排在最后,甚至于洗衣服都优先于学英语。学英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走走停停很难有成就。学英语需要一鼓作气,持之以恒,天天练习。例如在背单词时,需要在完全忘记之前及时复习、加深印象,如此反复,直至形成永久性记忆。如果等到忘记了再来复习,就像学新知识一样,那就永远是初学者,无法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针对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

1.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自信的学习氛围。英语教师要尊重并支持英语学习困难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必须在尊重的基础之上给予帮助。大部分英语学习困难者都比较羞涩,觉得自己的问题太幼稚,不敢提问;觉得自己的英语发音差,不敢张口。不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不敢举手;所以教师首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不断给予鼓励,例如,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并给予肯定,或者组织一些跟英语相关的课外活动,使英语学习困难者融入英语学习的环境中,逐步建立学习兴趣和信心。

2.充分了解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从心理上给予支持和帮助。教师有必要跟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充分了解英语学习困难者的学习现状、自我评价和情感方面的心理状况。启发学生认识自己学习英语困难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困难。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所在,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学习态度。

3.循序渐进,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冰冻千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学习困难是长期形成的其成因比较复杂。不论是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是英语学习困难的消退,都不不可能立竿见影,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过程。如果只依赖于老师的教授和帮助,不付出艰苦的努力的话很难取得效果。英语学习困难生应积极面对困难,找到困难所在,通过反复的实践与练习,从易到难,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经验,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也应帮助学生制定并不断修正学习计划,使学生能够消除心理障碍,发挥自身潜能。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降低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感。Donato & Mac Cormick(1994)认为,当学生们在同一个教室里一起学习时,他们就正在参与一项共同的“团队实践活动”。只要是处在这样一个团队中,学习者就有必要互相沟通为他们共同的利益做出努力。Cook(1991)同样认为合作的方法是可以行之有效地以提升英语课堂教学。Swain &Lapkin(1983)指出,合作学习的课堂允许学习者之间相互合作商量,在低焦虑的情景下为有意义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并在潜意识状态下为学习者提供修正的输入。Harmer(2001:116)把同伴合作学习策略的优点总结如下:

(1)它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语言输出的时间。

(2)它再次印证了格言——三个臭皮匠,胜顶个诸葛亮。从而让学生分担责任,而不是独自承担全部的压力。进而减少学习者的焦虑和孤独,消除心理屏障,增强自信心。

(3)它是相对比较容易和快速组织的。

(4)它的经济性使教师在跟有一个或两个成对学生交流时,其他学生能够继续他们自己的任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为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学策略也要更灵活更具体。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文秋芳,2004)。尤其对于那些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应给予更多关注,多鼓励、多表扬。另一方面,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努力使课堂内容充实有序,课堂气氛活跃融洽,让学生能够在放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个体差异的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与英语教师共同探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条件,促使个性差异的积极因素不断发展,化解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因材施教,从而使英语教学达到少时高效的效果。

[1]Cook, L.Cooperative learning: A successful college teaching strategy.[J].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1991, (1).

[2]Donato, R.& MacCormick, D..A socioculrural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leaming strategies: The role of mediatio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 (4).

[3]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Harlow,UK: Longman.2001.

[4]Swain, M.‘Three function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G.Cook and B.Seidlhofer (eds).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Studies in Honour of H.G Widdows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5]文秋芳,王立非.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系统运行的各种因素评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

猜你喜欢
困难教师应学习者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选择困难症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