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学生重大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2014-08-15 00:50
护理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护生艾滋病传染病

王 琳

民国时期的公共卫生专家胡宣明说“疾病之能传染者,谓之 传染病。如天花、瘟疫、麻风、痔病、霍乱、疮疥、梅毒之类皆能传染,此意人咸知之。然扣以何故传染(传染之原因),如何传染(传染之情况),安得而不传染(传染之预防)则鲜有知之者”[1]。护生的年龄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对青年的界定[2],是重大传染病干预的重点人群,同时护生将肩负着防治重大传染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任,因此,对护理专业学生开展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有诸多研究者对大学生、中小学生开展艾滋病(AIDS)等传染病知信行调查分析以及健康教育效果研究,但针对护生这一群体的相关研究并不多,现将国内外开展的有关护生重大传染病知信行调查及健康教育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护生开展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信息。

1 护生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

1.1 艾滋病知信行研究现状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上海公布《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暨《2010年艾滋病防治前景展望》显示,2008年全球大约有3 340万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0万例新发感染者,200万人死于艾滋病,其中,15岁~24岁的青少年占新发感染者的40%[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自其被发现近30年以来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和恐慌不仅仅是因为其发展如此迅猛,更主要的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理想的有效药物和疫苗控制其病情和传播[4]。所以,对 HIV/AIDS进行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韩英等[5]对护理本科生的调查显示,不同年级护生HIV/AIDS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得分也增高,各年级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与Bektas等[6]的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护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有关的护理伦理学以及传染病学等相关知识的逐渐增多而不断增加了HIV/AIDS的相关知识,也可能是因为护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及经验较前丰富。王红红[7]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发现护生对艾滋病经性、静脉途径传播的认识正确率高,对不会传播HIV的途径回答正确率低;韩英[8]的调查也发现护生对艾滋病主要由性接触、血液接触和母婴传播3种途径传播的知识掌握情况最好。Lohrmann等[9]对德国护生的调查发现艾滋病知识水平较高;但Bektas等[6]在土耳其的调查显示,护士对艾滋病认知水平中等,知晓率为64.4%;Mahat等[10]的调查也显示,尼泊尔护生对艾滋病知识认知有很大的差异,尽管接受过1年的相关知识教育,大多数护生的预防知识都是缺乏的。

张玉领等[11]的调查显示,93%的学生认为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传染病,83%的学生认为艾滋病病人值得同情;而王红红[7]的研究结果显示,34.5%护生认为 HIV/AIDS病人罪有应得,不值得同情;几项调查结果显示[5,12,13],护生对因同性恋、共用注射器吸毒、性乱感染HIV者持偏见、歧视态度,而对因输血感染的病人表示同情。Lohrmann等[9]对德国护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是宽容和积极的,仅有少数人对同性恋病人表示憎恶;Bektas等[6]在土耳其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护生的态度是怜悯和同情,但Mahat等[10]在尼泊尔的调查发现护生对艾滋病的态度是消极的。

王红红[7]的调查发现,在尊重艾滋病病人权利、帮助艾滋病病人、HIV预防的观点、为病人保密等方面,80%以上的护生持正向态度,但同意HIV感染者在社区应该被隔离者占91.1%,害怕护理 HIV/AIDS病人时被感染者占86.2%,与Bektas等[6]发现绝大多数护生担心自身被感染的调查结果一致;但Dols等[14]发现,护生回答在艾滋病病人的日常护理活动中害怕被感染者仅为19%,明显低于86.2%[7]的研究结果。

张玉领等[11]调查发现护生从心理上对艾滋病病人有较高的警惕性,27%的护生不愿意护理艾滋病病人;王红红[7]的研究显示,愿意去护理HIV/AIDS病人的护生仅占47.3%;高钰琳等[15]调查显示,56.5%的学生愿意接受组织的安排护理 HIV/AIDS病人,30.8%的学生自愿接受护理任务。Lohrmann等[9]发现持有正性态度的护生更愿意照顾艾滋病病人,Bektas等[6]的研究表明,身边有熟悉的艾滋病病人或曾经照顾过艾滋病病人的护生更愿意去照护病人。

王红红[7]的调查还显示,护生的艾滋病认识越正确,对AIDS病人的态度越偏正向,与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类似,张小青等[12]研究表明未参加过培训的护生对HIV/AIDS歧视态度显著高于参加过培训者,Lohrmann等[9]发现知识得分较高的护生对艾滋病的态度更积极,Gignac等[16,17]调查发现,护生有关艾滋病知识越多,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和偏见则越少,越愿意去照顾AIDS病人。值得注意的是,高钰琳等[15]研究表明AIDS相关知识得分与病人态度得分之间无相关性,提示知识的缺乏未必是导致护生对该人群的负向态度的唯一原因。

韩英[8]建议学校针对不同年级的护生选择不同层次的内容进行教育,需加快一年级护生对艾滋病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对四年级护生除要完善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外,还应进行伦理及道德的培养。王红红[7]认为,一是提高护生对HIV/AIDS的认识,以消除害怕心理;二是强调情感教学,以消除其偏见。Bektas等[6,10]都建议在护理课程中加强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同时加强人道主义教育,关注护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提高护生的护理意愿。

1.2 艾滋病健康教育 有研究表明,护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为广播电视、书籍报刊[12,18],与一些学者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一致[19,20]。高职护生对艾滋病知识有强烈需求,最想了解的知识为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18]。黄铁牛[21]对高职护生实施健康教育,如讲座、发放宣传册、出版宣传栏等形式,教育后护生的知晓情况及正性态度均好于教育前,这与王艾兰等[18,22]研究结论一致。薛海燕等[23]对低年级专科护生的调查发现,护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在健康教育后比教育前均有提高,但对非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仍偏低,教育后对艾滋病病人的正性态度显著提高,但仍低于60%,在回答“当朋友患艾滋病会如何的问题”时,教育前后无显著差异。孙运粉[22]发现三年级护生教育后的态度依然不容乐观,态度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提示人文关怀教育的动态性、延续性不容忽视。

Valois等[24]对加拿大护生的调查发现,说服性沟通可以改变护生对HIV/AIDS病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Grossman等[25]发现在艾滋病病人病房实习的护生和没有接触艾滋病病人的护生相比,前者在照顾艾滋病病人和对同性恋态度上更为积极乐观。Larson-Presswalla等[26]对美国护生实施关于生命周期的观摩学习后得出,护生教育后对艾滋病病人的正性态度有显著提高,包括被认为蒙羞的病人。

2 护生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健康教育

2.1 乙型病毒性肝炎知信行研究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全球肝癌病人中,75%以上由HBV所致,我国属HBV感染地方性流行区[27],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许红等[28]的调查显示,在校获得相关教育的高职护生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疾病类型、致病原等知识的了解情况令人满意,但对于传播途径、预后及预防的知识,少部分学生不能完整回答。姜波[29]对实习护生的调查显示,90.0%以上的实习护生认识到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效的措施,高于刘岩等[30]报道的76.4%。董玛莉等[31]发现,护理专业学生认知正确率明显高于非护理专业学生,这与米健国等[32,33]的研究结论一致。刘岩等[30]调查发现,本科护生的知识得分高于专科与中专护生;林伟丽等[34]研究得出在接种乙肝疫苗方面,本科组的自我防护意识明显高于专科组和中专组。Yamazhan等[35]对土耳其14所护士学校的调查发现,四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得分高,由于学校课程的差异,各护士学校之间的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姜波[29]研究发现,有58.3%的护生认为HBV感染者应被隔离,41.7%的人认为末期HBV感染者应放弃治疗,提示护生对HBV的恐惧心理。许红等[28]得出绝大多数护生对HBV携带者持同情关心态度,但仅有70%的学生可以坦然面对。Mansour-Ghanaei等[33]的调查显示,护生对乙型肝炎病人的态度与乙肝知识得分呈正相关,接受过HBV症状、传播途径、预防和治疗等知识教育可增加护生照顾感染者的意愿。姜波[29]调查发现,仅有55%的实习护生偶尔关注病人“乙肝五项”的结果,提示护生缺乏防护意识,使得自身成为感染HBV的高危人群。

2.2 乙型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 多项研究表明,加强护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建议将之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去[28,30-32]。目前,尚未查到针对护生这一群体进行乙型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相关文献,但已有学者在高校开展乙型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工作,这对在护生群体中即将开展乙型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艳红等[36]对山西省某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知识的知晓率及对乙型肝炎病人的正性态度与教育前相比均有提高,这与吴红卫等[37]的研究结论一致。

3 护生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

3.1 结核病知信行研究现状 结核病是人类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人类与之斗争了数千年,但至今结核病仍在全球流行,对人类健康与生命构成严重威胁。2010年,全球新发结核病病人880万例,HIV阴性的结核病病人死亡人数为105万人,另有35万人死于HIV相关结核病[38]。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39],居世界第2位,我国政府印发了《全国结核病预防与控制规划(2001—2010)》,并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的目标[40]。近年来结核病在学校的暴发流行也时有发生,对学校的正常秩序产生了严重影响[41],护生作为学生群体,又是健康促进者的后备力量,对护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护生群体开展结核病知信行调查的研究并不多。王小燕等[42]的调查发现,护理专业学生回答“知道结核病”的比例高于其他卫生专业。Akin等[43]对土耳其护理和助产专业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的结核病知识是缺乏的,大多数持负性态度,仅5.9%的学生愿意护理结核病病人,接受过教育的学生知识水平更高、态度更为积极。Villa等[44]研究得出,巴西的护士学校在结核病教育上不能仅仅关注生物学方面,需要融入社会、心理、人文等各个方面的教学,从而影响行为的改变。

3.2 结核病健康教育 关于结核病健康教育,尚未查到针对护生这一群体的相关文献,但有学者对大学生、中小学生已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这对在护生群体中即将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大学生普遍期望获得防治结核病的有关知识,认为开展预防结核病健康教育有必要[45,46]。多项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中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对结核病的态度和行为均有明显改变,尤其对结核病的恐惧心态明显降低[46-48];对中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后知晓率也明显提高[49-51]。

4 小结

健康教育是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健康意识及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有效的健康干预才能实现。目前,针对护生开展重大传染病健康干预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从调查结果看,总体上护生对重大传染病的认知水平并不高,对传染病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态度。作为医护人员的后备军,护生将会肩负照护病人的使命,包括传染病病人,同时也将成为健康教育与促进的主力军,因此,对护生进行传染病健康教育有利于护生获得更多的预防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护理意愿,消除对病人的恐惧和歧视;也有利于护生将来更好地发挥健康教育者的作用,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针对护生群体,还需进一步研究健康干预模式,探讨更为高效的方法,另外,健康教育的开展是一项长期任务,建议从护生入校开始。

[1] 陈昊阳.我国重大传染病态势及对国家人口安全影响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7:2.

[2] WHO.Reproductive health of young people[EB/OL].[2013-08-25].www.who.int.

[3] 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暨2010年艾滋病防治前景展望[EB/OL].[2009-11-24].http://museum.cctv.com/special/cctvaids/20091125/20103611.shtml.

[4] Walker B,Burton DR.Toward an AIDS vaccine[J].Science,2008,320(5877):760-764.

[5] 韩英,郭红霞,张超,等.不同层次护理本科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的现状调查分析[J].华西医学,2012,27(7):44-46.

[6] BektasHA,Kulaka9O.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nursing students toward patients living with HIV/AIDS (PLHIV):A Turkish perspective[J].AIDS Care,2007,19(7):888-894.

[7] 王红红.护生艾滋病知识与态度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3):21-22.

[8] 韩英.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现状调查[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0):21-23.

[9] Lohrmann C,V-lim-ki M,Suominen T,etal.German nursing students’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 HIV and AIDS:Two decades after the first AIDS cases[J].J Adv Nurs,2000,31(3):696-703.

[10] Mahat G,Eller LS.HIV/AIDS and universal precautions: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Nepalese nursing students[J].J Adv Nurs,2009,65(9):1907-1915.

[11] 张玉领,陈培.高职护理专业在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438-1440.

[12] 张小青,刘桂萍,潘玲.我国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知识与态度相关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9B):2472-2473.

[13] 王红红,阳爱云,William AB.护理本科生艾滋病知识、态度与护理意愿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3,18(3):166-168.

[14] Dols CL,Bradley-Magnuson LD.Those who have will,those who haven’t won’t:Caring for HIV positive patients[J].J Continuing Edu Nurs,1996,27(2):80-84.

[15] 高钰琳,陈佩云.护理专业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其态度的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3B):478-479.

[16] Gignac D,Oermann MH.Willingness of nursing students and faculty to care for patients with AIDS[J].Am J Infect Control,1991,19(2):191-197.

[17] Jemmott LS,Jemmott JB,Cruz-Collins M.Predicting AIDS patient care intentions among nursing students [J].Nurs Res,1992,41(3):172-177.

[18] 王艾兰,张东风,潘红宁,等.五年制高职护理班艾滋病KAP及需求调查[J].山东医药,2008,48(37):77-78.

[19] 张涛,苏应雄,汪晓燕,等.成都市部分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2,18(2):129-130.

[20] 洪霞,方为民,张连生,等.医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9):1036-1037.

[21] 黄铁牛.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2):4244-4245.

[22] 孙运粉.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KAP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448-4449.

[23] 薛海燕,魏碧蓉,林朝芹,等.在护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11A):2898-2899.

[24] Valois P,Turgeon H,Godin G,etal.Influence of a persuasive strategy on nursing students’beliefs and attitudes toward provision of care to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J].J Nurs Educ,2001,40(8):354-358.

[25] Grossman S,Wheeler K,Lippman D.Role-modeling experience improves nursing students’attitudes toward people living with AIDS[J].Nursing Connections,1998,11(1):41-49.

[26] Larson-Presswalla J,Rose MA,Cornett P.Empathic learning:An innovative teaching strategy to improve attitudes toward caring for persons with HIV/AIDS[J].J Assoc Nurses AIDS Care,1995,6(3):19-22.

[27] 庄辉.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09,1(2):18-24.

[28] 许红,王玮,王春桃,等.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乙型肝炎KAP及需求调查[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20):3951-3953.

[29] 姜波.实习护生对乙型肝炎防护认知的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6):920-921.

[30] 刘岩,刘亚梅.护生对乙肝疫苗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7):1296-1297.

[31] 董玛莉,邵鑫丹,赵碧茹,等.高职专业学生乙肝认知水平抽样调查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9):33-34.

[32] 米健国.中职医学生乙肝认知水平抽样调查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3):67-68.

[33] Mansour-Ghanaei R,Joukar F,Souti F,etal.Knowledge and attitude of medical science students toward hepatitis B and C infections[J].Int J Clin Exp Med,2013,6(3):197-205.

[34] 林伟丽,彭山玲,余陈佳.护生职业损伤及自我防护现况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3):22-23.

[35] Yamazhan T,Durusoy R,Tasbakan MI,etal.Nursing students’immunization status and knowledge about viral hepatitis in Turkey:A multi-centre cross-sectional study[J].Int Nurs Rev,2011,58(2):181-185.

[36] 王艳红,王桂琴,罗旭光,等.对山西省某高校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6):644-646.

[37] 吴红卫,周春梅.乙型肝炎健康教育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比较[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6):463-464.

[38] WHO.Tuberculosis(TB)[EB/OL].[2013-08-25].http://www.who.int/gho/tb/en/index.html.

[39] 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35-540.

[40]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EB/OL].[2006-01-18].www.nhfpc.gov.cn.

[41] 孙鸿燕,张青碧,甘仲霖,等.中等职业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794-1796.

[42] 王小燕,谢涛.福建某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调查[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1(22):32-33.

[43] Akin S,Gorak G,Unsar S,etal.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tuberculosis of Turkish nursing and midwifery students[J].Nurse Educ Today,2011,31(8):774-779.

[44] Villa TC,Ruffino-Netto A,Andrade RL,etal.Survey on tuberculosis teaching in Brazilian nursing schools,2004[J].Int J Tuberc Lung Dis,2006,10(3):323-327.

[45] 王宏,潘建平,张天华,等.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661-662.

[46] 甘奇.大学新生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56.

[47] 杨月华.某大学新生“肺结核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处方”教育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0):1909-1910.

[48] 刘雪云,刘风霞.大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119-1120.

[49] 王仕昌,魏倩,郑建礼,等.山东省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1):820-822.

[50] 高雨龙.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80-82.

[51] 刘北斗,王晓萌,陈松华,等.浙江省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试点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0):935-936.

猜你喜欢
护生艾滋病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 世界艾滋病日》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