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艾丽丝·门罗的《办公室》看女作家的创作困境

2014-08-15 00:43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女作家

齐 凤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一、作品文本内容阐释

艾丽丝·门罗 (AliceMunro)是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她1931年出生于安大略省的温格姆镇,少女时代即开始写小说,其代表作有《快乐影子舞》、《爱的进程》、《我青年时期的朋友》、《逃离》等。艾丽丝·门罗在短篇小说方面成绩斐然,她曾三次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两次获吉勒文学奖,此外她还获得过加拿大图书奖、布克国际文学奖、欧·亨利小说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一系列褒奖。2013年,门罗凭借其优秀的短篇小说一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短篇小说大师。”

艾丽丝·门罗的作品多以城郊小镇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为主题,描写她们的出生、死亡、爱情和婚姻,她用极富女性色彩的语言和形象向我们展示了她对生活独特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起到了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办公室》是门罗的处女作《快乐影子之舞》中的一部短篇,作品以一位既是作家,又是家庭主妇的女人为主人公,讲述了她为了创作想寻找一间独立办公室的故事。主人公在一天晚上熨衬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个解决生活问题的办法,就是拥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这一想法首先受到了自己的质疑,她认为这是鲁莽、异想天开的想法,她接着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丈夫和亲友,得到的是丈夫简短的答复,孩子们的漠不关心,以及亲友们惊愕的表现。最终,主人公找到了一间合适的办公室,但是她的作家身份却遭到了房东马利先生的怀疑,马利先生开始千方百计地接近、讨好、试探她,遭到拒绝后开始恶语相向,甚至制造事端,最终主人公怀着愤怒离开了这间办公室。《办公室》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了一位女作家的尴尬处境,这种处境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女权主义运动喧嚣尘上的20世纪60年代,这种矛盾显的更加尖锐。与这一时代其他女性作家相比,门罗的不同之处在于,她的女性视角超越了女权主义狭隘的立场,避免了简单地按照自然性别划界去诉女人之苦,声讨男性,而是用一种更加敏锐,更加细微的眼光去审视女性的生活处境和心理状况。

二、女作家创作困境的形成原因

20世纪初,英国著名作家,女性主义的先锋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如果女性要写作的话,那么她要有钱,而且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她认为女性创作的前提是经济的独立和环境的支持,这是在当时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观点,是一种对平等权利的追求。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使得女性地位有所提升,到了60年代,女性主义运动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人们不禁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一个女作家在有了金钱,有了独立的房间以后,她是否可以像男人那样创作小说了呢?门罗在《办公室》中给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一个女作家的创作依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阻碍。

这种阻碍首先来自于女作家自身。当主人公“我”有了想要一间办公室的想法时,第一个质疑的声音竟然是来自自己。“这听起来甚至有点异想天开”,她认为拥有一间办公室写作是“一个过分的要求,一种罕见的自我放纵”,“这是自己不该得到的东西”,“这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愿望”。在常人的眼中,女人想要一条钻石项链,一件貂皮大衣是正常的行为,而要一间自己的办公室却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在20世纪之前,女性身份几乎完全是由家庭关系来定义,任何与妻子、母亲角色相违背的女性行为都被视为是离经叛道的,虽然经过了两次女性主义运动,女性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是根深蒂固的观念仍没有在人们心中清除,这也是主人公质疑自己的原因。

家庭因素是阻碍女作家创作的第二个原因。在小说中,丈夫对“我”想要一间办公室的全部答复仅仅是一句话:“如果你能找到一间够便宜的房间,那就去找吧。”而孩子们对这件事也抱有怀疑的态度,并且漠不关心。长久以来,女性的幸福被定义为称职的妻子和母亲,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服务于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他们没有家庭之外的独立生活,就像门罗说的“她们就是房子本身。”而丈夫和孩子也已经习惯了女性的这种角色定位,因而在得知“我想要一间办公室”时反应冷淡也是必然的,他们认为这是主人公的突发奇想,甚至是无理取闹,可以说,他们关心的是主人公是否是个好妻子、好母亲,而至于“她是谁”,他们根本不关心。

社会因素是阻碍女作家创作的最主要原因。马利先生是当时社会中一类人的代表,他们固守着传统的价值体系,捍卫着男性的绝对权威,是阻碍女性走出家庭的主要力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女性开始走出家庭,渴望在社会中重新定位自己,而在她们迈向社会之初,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马利先生这样的人。马利先生是“我”的房东,他有着一张“轻而易举地就让人想攻击的胖脸”,在得知我租用办公室是为了写作后,他开始了锲而不舍地骚扰。他试图用小盆栽和茶壶将我的办公室改造成温馨的寓所——因为他认为女人就应该待在家里,无论我如何拒绝他的好意,他始终认为“淫荡与写作始终有一种暧昧的关系”,所以对于一个在外面租房子写作的女人,他有权要求她听他讲猥琐的笑话,有权窥伺她在“写什么”,有权写便条恶意中伤她。小说结尾,“我”怀着愤怒离开了办公室。所以说,在有了金钱、房间之后,女作家的创作仍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阻碍,他们走出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似乎并不顺利。但是,小说结尾写到,“我”还要准备再找一间办公室,可见作者在质疑、愤怒之余,还满含着希望,而这正是五六十年代女权运动方兴未艾时的普遍现象。

三、门罗的女性视角分析

艾丽丝·门罗的《办公室》创作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深受当时女性主义浪潮的影响。但是,门罗并没有刻意的在作品中大谈女性主义观点,而是以一个纯粹的女性视角来观察世界,描述世界。她通过一个女作家的口吻,冷静客观地描述了她在定位自己作家身份的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主人公有意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条件走出家庭,从事创作,但是来自社会、家庭、乃至自己的一些因素使她放弃了,她带着遗憾和愤怒离开了办公室。在现实生活中,阻碍女作家创作的因素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女作家永无出头之日,虽然第一次寻找办公室的尝试失败了,但是“我”还是会继续寻找下去,纵然寻找的道路充满曲折,但总有一天“我”会找到合适的办公室。总之,门罗认为目前女作家的创作处境不容乐观,但她仍心怀希望,认为这种情况在以后一定会有所改善。

[1](加)艾丽丝·门罗著,张小意译.快乐影子之舞[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1

[2](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田翔译.一间自己的屋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8

[3]金莉等.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刘意青,李洪辉.超越性别壁垒的女性叙事:读芒罗的《弗莱茨路》[J].外国文学,2011(7)

[5]赵慧珍.论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蒙罗及其笔下的女性形象[J].兰州大学学报,2002(6)

猜你喜欢
艾丽丝门罗女作家
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哥特元素探析
稀见女作家戏曲三种考述
燕南飞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艾丽丝·门罗小说《忘情》中的图书馆意象
穿过市井烟火气的民国女作家
潮籍女作家许心影著作考略
两位获诺奖女作家笔下的女性“逃离”之路——《逃离》与《到十九号房》之比较
门罗,一个家庭主妇的完美逆袭
门罗作品《逃离》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