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矿岩上向进路充填不接顶采矿方法试验

2014-08-25 08:28李占金杨立刚李示波
金属矿山 2014年1期
关键词:钢纤维铁矿聚丙烯

李占金 李 力 杨立刚 李示波

(1.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009;2.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工程实验室,河北唐山063009;3.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潍坊261021)

莱州—安丘一带是山东重要的铁矿产区,已发现并探明铁矿10余处,正在开发阶段。由于该地区矿床节理裂隙发育、顶板及矿体破碎,属开采条件复杂、矿岩极不稳固的难采矿床,矿山开采效率低、安全难以保证。鲁地铁矿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矿山之一,原设计采用普通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冒顶、片帮现象,导致生产能力低下,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影响了该铁矿的有效开发。

1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鲁地铁矿矿区地表为第四系强含水层,且第四系和风化层厚度较大(最大38.7 m),地表不允许陷落。矿层为磁铁蛇纹岩,蚀变作用较强烈。矿体围岩主要有大理岩、透辉岩、透辉透闪变砾岩、透辉变砾岩。矿体和围岩中节理裂隙发育,裂隙中含有蛇纹石和碳酸盐,岩体破碎,胶结程度差,遇水泥化现象明显。采掘过程中容易造成局部塌陷,整体稳固性差,允许暴露面积小,矿山采用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回采,且回采断面仅为2.6 m×3.0 m,进路中还经常发生冒顶、片帮现象,生产效率低,安全性差。

2 原采矿方法

矿山采用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由下而上,以巷道进路方式回采并充填。阶段高度45 m,现有3个阶段,分别为 -100、-145、-190 m水平。在阶段上,每9 m掘进一个分段平巷,每个分段采3层,分层高度3 m,进路宽度2.6 m。分段开采顺序为先采下层,然后采平层,最后采上层,每层出矿完毕后进行充填。进路采用素喷混凝土支护,局部不稳定地段采用锚喷支护。因采场进路断面小、冒顶频繁、接顶充填次数多,造成采场生产能力低,仅完成设计生产规模的60%,严重影响了矿山的经济效益,迫切需要改进采矿方法。

3 采矿方法优化

根据鲁地铁矿矿岩体稳定情况及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结合室内试验及工程经验,在矿山现有开采技术条件下进行以下5个方面的优化技术。

(1)半光爆掘进,保护顶板围岩。要防止冒顶必须控制好进路顶板围岩,掘进时采用半光爆技术,即从起拱线以上采用光爆技术,严格控制顶板的周边眼眼距(破碎岩体的周边眼控制在400~600 mm),进一步优化爆破孔网参数。根据鲁地铁矿回采进路围岩稳定状况,设计顶部周边眼眼距500 mm,一次掘进深度1.5 m,分段起爆,爆破参数设计见表1。

表1 半光面爆破试验参数Table 1 Parameter of smooth blasting

(2)超前支护控制顶板。对于鲁地铁矿这种裂隙发育、块状结构的岩体,在进路工作面采用超前长锚杆主动支护形式,工作面开挖前通过施工超前锚杆将进路顶板锚固成一体,在超前锚杆护顶条件下掘进回采进路,减小巷道顶板及两帮岩体的松动范围,进而控制顶板变形,然后再喷射柔性纤维混凝土进行二次支护,可取得良好的护顶效果,具体支护方式及参数见图1所示。

图1 超前长锚杆支护布置Fig.1 Advanced bolt support

(3)纤维混凝土喷浆支护控制进路围岩。鲁地铁矿回采进路采用喷射素混凝土支护,由于岩体破碎胶结程度差,掘进过程中经常出现喷射混凝土大面积脱落现象,从而失去护表能力,导致局部冒顶片帮现象的发生。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增加混凝土的护表能力,计划在鲁地铁矿回采进路实施喷射聚丙烯纤维+钢纤维混凝土支护。为了验证支护效果,进行了室内聚丙烯纤维+钢纤维混凝土和素混凝土的抗拉、抗剪试验分析,试验数据见表2。

表2 钢纤维+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剪切强度试验数据Table 2 Parameter of shear strength test

根据试验结果,喷射钢纤维+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与素混凝土相比可以增加混凝土抗拉强度1.5倍左右,韧度指数增加15% ~17%。从支护效果上看,钢纤维+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普通素混凝土有很大区别:钢纤维+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破碎性增加,普通混凝土受压破坏后,往往成断裂状;而聚丙烯混凝土在受压破坏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整体性;而且纤维混凝土在初裂缝发生后仍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支护体喷层和围岩整体性增强,回采进路掘进后的支护效果明显;若在喷射混凝土时加适量的早强剂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可有效防止冒顶的发生。

(4)进路断面参数优化。由宽2.6 m增加到3.2 m,高度3.0 m。

(5)应用充填时不接顶技术。每个分段仍分上、中、下层回采,分段高度3 m。下层和平层采用充填不接顶技术,充填高度2.5 m,留0.5 m作为上一个进路掘进的爆破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待充填体达到要求强度后,采用压顶爆破掘进上层进路,第3层进路开采完毕后再充填接顶。

本方案的优点是进路充填快,充填及时,空顶时间短,充填体能较好地维护巷道地压,每个分段垂直高度上由3次接顶充填变为1次接顶充填,大大减少了充填量、充填时间、接顶充填次数,可有效提高采矿出矿效率。

4 新方案数值模拟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FLAC3D对新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型尺寸20 m×40 m×20 m,该模型底部固定,侧面限制水平移动,模型上表面为应力边界,模拟上覆岩体的自重边界,施加荷载为3.77 MPa。材料破坏符合莫尔库伦准则。模拟的进路围岩位移分布和应力分布见图2~图5。

图2 巷道垂直方向应力Fig.2 Perpendicular stress

图3 巷道垂直方向位移Fig.3 Vertical displacement

图4 巷道水平方向应力Fig.4 Horizontal stress

图5 巷道水平方向位移Fig.5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由图2~图5可以看出,新的设计方案进路应力和位移等值区域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出现局部过大位移变形和应力集中现象,说明支护体和围岩藕合较好,围岩变形协调,支护体受力均匀,方案设计合理、技术可行。

5 现场应用

新设计方案在鲁地铁矿190 m分段2073和2074采场进行了现场试验,进路掘进采用半光爆技术,顶板破碎段使用3根超前长锚杆护顶,进路全断面喷射钢纤维+聚丙烯混凝土支护。采矿方法采用了上向进路充填不接顶开采技术(见图6~图7),下分层和中分层进路充填高度2.5 m,留0.5 m作为上一个进路掘进的爆破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待充填体达到要求强度后,采用压顶爆破掘上层进路,第3层(分段最上分层)进路开采完毕后再充填接顶。

图6 新方案分段进路布置Fig.6 Sectional route ayout of new scheme

按新方案施工,回采工序得到了简化,每个分段可减少2次接顶充填的工作,施工速度快,大大减少了破碎矿体空顶时间。新方案施工后,进路稳定,没有出现冒顶、片帮现象,安全性大大提高,试验采场单进路月生产能力超过2 000 t,采矿效率提高了50%。

图7 新方案掘进断面施工顺序Fig.7 Construction subsequence of new schemesequence of construction

6 结论

(1)通过实施半光爆技术在周边眼之间形成了切割裂隙,抑制了炮孔径向裂隙的延深,降低了对顶板围岩的扰动,最大限度发挥了围岩的自撑能力。

(2)通过超前长锚杆护顶,改用柔性纤维混凝土全断面支护,充分发挥了纤维混凝土的抗破碎性和整体性,明显地提高了支护体和围岩的藕合程度,支护体喷层和围岩整体性增强,进路支护效果好。

(3)在超前锚杆和纤维混凝土支护的基础上,对不稳定破碎矿体应用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应用进路不接顶技术,减少了接顶次数,简化了工序,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1] 胡道喜.上向进路与上向分层充填法在李官集铁矿的应用[J].金属矿山,2011(4):21-23.Hu Daoxi.Application of the upward drift mining and the upward cut-and-fill mining in Liguanji Iron Mine[J].Metal Mine,2011(4):21-23.

[2] 朱冠美,杨松玲.三峡工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02,33(10):39-41.Zhu Guanmei,Yang Songling.Study of 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in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J].Yangtze River,2002,33(10):39-41.

[3] 熊国雄,赵雄文,等.上向水平进路充填法在铜绿山矿的应用[J]. 现代矿业,2012(11):4-6.Xiong Guoxiong,Zhao Xiongwen,et al.Application of upward level approach filling method in tonglushan mine[J].Morden Mining,2012(11):4-6.

[4] 赵国彦.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关键问题的探讨[J].矿业研究与开发,1997,17(1):5-9.Zhao Guoyan.An approach to important problems on upward drift stoping with backfill[J].Mi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7,17(1):5-9.

[5] 李示波,刘丰韬,王京生.下向二步进路开采上向充填采矿应用研究[J].金属矿山,2013(6):20-22.Li Shibo,Liu Fengtao,Wang Jingsheng.Study on application of downward two-step drift stoping with upward backfill[J].Metal Mine,2013(6):20-22.

[6] 何洪涛,周 磊,王湖鑫.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在和睦山铁矿的应用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2,64(1):13-16.He Hongtao,Zhou Lei,Wang Huxin.Application of upward horizontal slice stoping and backfilling method in Hemushan Iron Mine[J].Nonferrous Metals:Mine Section,2012,64(1):13-16.

[7] 李示波,张国华,卢宏建.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工艺的优化[J]. 化工矿物与加工,2013(8):13-16.Li Shibo,Zhang Guohua,Lu Hongjian.Optimization of upward drift slice stoping and backfilling[J].Industrial Minerals & Processing,2013(8):13-16.

[8] 于常先,邱云胜,王禄海.机械化盘区上向高分层宽进路充填采矿法在三山岛金矿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矿业,2012(8):310-313.Yu Changxian,Qiu Yunsheng,Wang Luhai.Mechanization plate area to the high layer wide into road filling mining law in the application of Sanshandao Gold Mine[J].China Mining Magazine,2012(8):310-313.

[9] 王学敏.高龙金矿上向进路干式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J].黄金,1999:20(1):21-25.Wang Xuemin.Experimental study on upward drift stoping with dry backfilling in Gaolong Gold Mine[J].Gold,1999:20(1):21-25.

[10] 彭士群,王洪武.进路充填采矿法充填技术探讨[J].中国矿山工程,2004,33(3):30-33.Peng Shiqun,Wang Hongwu.Discussion on filling techniques of access back-fill method[J].China Mine Engineering,2004,33(3):30-33.

猜你喜欢
钢纤维铁矿聚丙烯
大红山铁矿找矿前景分析
漫画与幽默
早强钢纤维水泥混凝土在S20道路养护中的应用
透明聚丙烯研究进展
冀东南部铁矿区重力异常特征
成核剂对聚丙烯釜压发泡的影响
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一种新型聚丙烯成核剂的合成及表征
锈蚀后钢纤维和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单向分布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Ⅱ):制备及钢纤维增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