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忠:98枚红手印的褒奖

2014-08-28 13:51李跃华姚宁
当代贵州 2014年1期
关键词:手印山崖教学点

李跃华+姚宁

2013年11月,黔东南自治州剑河县委组织部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请示。两张A4白纸,上面用潦草的字体写着:“我村‘两委及全体党员,各组干和广大村民强烈要求上级党委,望能继续留任我村县派驻村干部李荣忠同志的驻村时间。”

白纸的后半部分,是70余个签名,密密麻麻地盖着红手印。

事实上,这是剑河县委组织部第二次接到要求李荣忠留任的请示。柳川镇返排村的村民两次递交申请,共摁下98个红手印,要求留下这位深得民心的代理支书。

山崖上的来客

清水江是黔东南土地上最大的河流之一。三板溪电站截流蓄水后,清水江在剑河县境内形成了44.25平方公里的三板溪湖面。但陡峭的山崖、雄奇的高山依旧耸立在两岸,“山高”、“林密”、“路险”、“谷深”仍然是这里的关键词。

电站建成后,返排村大寨实施了整体搬迁,房屋全部建在两岸的山崖上。村里连接农户的小道在山崖上百转盘旋,返排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挂在山崖上的村寨”。

李荣忠是剑河县委党校的一名教师。2012年4月,在贵州省委“万名干部下基层”的号召下,他主动报名下村,来到返排村任指导员。

到达村子的那天晚上,戴着1500度近视镜的李荣忠住在村干部潘年锦的家里。望着李荣忠眼镜上那一道一道的圈圈,几个村干部心里“咯噔”一下:“这样一个书生,能带领我们村民发展哪样生产哟?”

这一晚,李荣忠辗转反侧。他读懂了村民的担心,也想到了自己肩头的责任。他明白,打消村干部和村民的顾虑,是自己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第二天清晨,李荣忠早早起身,沿着3公里的村中小道走了一遍又一遍。路上,他遇见了村民周文礼。周文礼告诉他,由于山陡路窄,搬运农副产品和粮食、肥料都靠马驮,常常有马匹跌落山崖的事故发生,有时人的安全也难保障。

“一定要帮助群众解决行路的安全问题!”李荣忠盘算着,受地形限制,蜿蜒的小路无法改变,但可以在危险地段装上钢铁护栏。可是,钱从哪里来?号召村民集资不太可能,他们刚安定下来,需要添置的东西很多;村里资金不足,发展经济更需要钱。

“回城,找钱去!”李荣忠跟村干部打了个招呼,匆匆搭上客船返回县城,穿梭于各个职能部门请求资金支持……

两天后,李荣忠揣着筹集的1.8万元钱回来了。他把钱交给村会计,组织村民购买钢筋和钢管,在所有危险地段装上了防护栏。扶着结实的栏杆,村民涂进成感慨:“这下牛马不会跌下悬崖了,我们走路也不怕了。李老师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啊!”

“为村民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尽管微不足道,但是他们改变了对我的看法。”李荣忠说。这件实事办到了村民们的心坎上,他也走进了村民们的心里。

看不清脸色的高度近视

装上护栏后,在村民眼中,李荣忠的身份从“来客”变成了“值得信赖的人”,大家都来向他反映问题。

有人说,村里教学点的房子漏雨了,玻璃也全部破碎了。

有人说,村里的垃圾乱堆,要是建几个垃圾箱就好了。

还有人说,想发展网箱养鱼,但是我们这里是清水江岔河,不知道可不可以养?

……

李荣忠抱着笔记本,认认真真记下每一个问题,不时扶一下鼻梁上厚重的眼镜。

当天,他认真查看了村里教学点的情况和垃圾点的分布,又跑到清水江主航道附近了解网箱养鱼技术。随后,他回到县城,带着村干部跑机关、跑企业,申请资金和项目支持。

姜通华是村里的会计,常跟着李荣忠去县城办事。他说,有一次,李荣忠带他去一个单位申请资金,费尽了口舌。但这个单位没有这方面的开支项目,单位领导只好自己掏出100元钱给了他们。

回村的路上,姜通华很不好意思,他对李荣忠说:“费了半天口舌,得了100元,好丢你的面子哟。”

李荣忠诙谐地说:“为了村里的事情,我不怕丢面子。再说,我高度近视,也看不清别人的脸色啊。”

驻村将近两年,李荣忠共争取到帮扶资金4.9万元。这些钱,全部用于维修教学点、修建村垃圾池、建设村民娱乐活动中心等。此外,在李荣忠的争取下,县农牧局的技术员来到了返排村。2013年,返排村的网箱养鱼从无到有,已经达到了24家共300多箱。

驻村干部请你留下来

返排村有9个自然寨,最远的九满山自然寨离大寨18公里远。作为驻村干部,李荣忠走遍了这些自然寨。

2012年5月,李荣忠要去九满山自然寨动员村民参加农村医保。为了节省时间,他和潘年锦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小道,很快进入了原始森林。山谷的上空是蔽日的树木,脚下是浓密的杂草。突然,潘年锦大喊一声:“小心,蛇!”李荣忠停下脚步一看,前面一条眼镜蛇高高立起,右边的树枝上还挂着一条“竹叶青”。

好险啊!

李荣忠和潘年锦商量后,只好原路返回,重新选择相对安全的山道,费尽周折才到达九满山。

那天下午,李荣忠惊魂未定,又遇到了更大的难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无论怎么劝,就是不同意参加农村医保,说自己平时没什么病,年纪又大了,不肯花这个“冤枉钱”。

晚上,李荣忠再一次来到这户村民家,准备给老人解释参加农村医保的好处。可是,老人心不在焉,支支吾吾地应付着。正当李荣忠觉得奇怪时,老人接了个电话,焦急地说了几句。原来,老人的孙女当天傍晚被毒蛇咬伤,其子正背着女儿往18公里外的渡口跑……

知道此事后,李荣忠一边联系返排大寨有机船的人家在渡口等候,一边电话向镇里的干部求救,请求安排车辆送县医院。由于抢救及时,小姑娘得救了,住院期间的大部分医疗费也都顺利报销。老人得知后,非常高兴,马上打电话告诉李荣忠:“李老师,我想通了,我要办医保。”

很久之后,李荣忠才把这段又惊又险的经历告诉妻子。妻子拉着他哭了很久,只盼着他干完一年赶紧回城。可是,返排村的村民们舍不得李老师。2013年2月,27位村民联合提交了请示,盖上了红手印,希望李荣忠留在村里。

面对村民的期望,李荣忠选择了留任。

在返排村的第二年,李荣忠已然成为了村子里的一员。他当上了代理村支书,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离不开他:小路塌方了,找他;孩子因学费问题上不了大学,找他;甚至猪牛生病了,也找他……

如今,李荣忠的第二个任期将满。村民们着急了,担心这次留不住人,他们在第二份请示上摁下了手印,写下了对李荣忠的评价:“李荣忠同志进驻我村以来,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惠民政策的落实、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及与上级沟通方面都取得有效成果,深得民心。”

对一名驻村干部而言,那数十个鲜红的手印便是最好的成绩,亦是最大的褒奖。(作者单位:黔东南日报社 责任编辑/姚 远)

猜你喜欢
手印山崖教学点
红手印
白手印黑手印
美丽的红手印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山海经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
赣南地区农村教学点教师情况调查分析
破案
像小狗一样嗅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