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引领普定小康路

2014-08-28 13:45骆世明谌贵璇
当代贵州 2014年1期
关键词:安顺工业经济

骆世明+谌贵璇

初冬时节,行走在普定经济开发区宽阔的工业大道上,现代化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载满原料和产品的货车穿梭于各家企业……在这里,热火朝天的景象驱散了冬日的严寒,让人感受到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普定县紧紧抓住全省打造100个产业园区的机遇,以普定经济开发区(普定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为全县工业发展平台,立足资源优势,围绕资源深加工及大宗废弃物循环利用、特色农产品加工和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抓好园区产业布局规划,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围绕能源、建材、化工、冶金、有色金属、白酒、药品、特色农产品加工八大产业,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向园区聚集,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

2013年,普定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59.1亿元,同比增长16.8%。预计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69.3亿元,同比增长17.7%。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同比增长53.4%。

工业,为普定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做好工业大文章

按照省委、省政府创建同步小康的核心指标要求,普定县结合实际,提出“实现‘542,同步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即到2017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美元。

“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必由之路。”普定县委书记方东的语气中充满了坚决。

普定县是工业主导型经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占全县经济总量的45%以上,工业增长速度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同时,该县属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石漠化面积达36.7%,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靠发展农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扶贫和农民增收问题。在普定的决策者们看来,只有依靠发展工业,并通过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一方面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层次,另一方面扩大服务业整体规模和服务领域,促进三次产业加速发展,承载城乡居民充分就业,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得以就地转移,真正实现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确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同步小康。

值得庆幸的是,普定位于黔中经济区核心区,安普高速公路、安普城市干道使普定进入了贵阳1小时城市经济圈,实现了与安顺的同城化。已建成通车的贵昆铁路和在建的隆百(四川隆昌—广西百色)铁路、正在规划的黄河(普定黄桶—云南河口)铁路将在普定黄桶形成“大”字形交汇,使普定成为贵州北上重庆出西北、南下广西广东出海、西至云南出东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日供水6万吨的夜郎湖取水工程,实现县城和工业园区全覆盖,装机4X30万千瓦时的安顺电厂和8.5万千瓦时的普定水电站及500千伏安顺换流站,遍布县境的通信光缆,完全可以满足普定工业化发展的水、电、通信需要。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普定,没有理由不做强做好工业这篇大文章。

闯出特色新型工业化之路

在“特色化、集聚化、绿色化”上做文章,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对于新型工业化的普定解读。

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普定县在发展传统工业的基础上,加强整合,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清洁发展的循环工业,做到既要上工业项目,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又要保住绿水青山,实现可持续发展。

位于普定县的国电安顺发电厂投入使用后,产生了大量粉煤灰、废气、废水等。这对普定县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如何处理这些“废物”,曾是摆在普定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2005年,普定县决定建设“黄桶——后寨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后经市、县共同研究,将基地升格为“安顺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立项建设。这是目前全省唯一一个以火电厂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工业基地。

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基地规划总面积为28平方公里,是贵州省“5个100工程”中的100个产业园区之一。2012年8月正式被批准为“贵州普定经济开发区”,一期规划用地面积292.44公顷,主要发展建材、加工、能源、制造及仓储物流等项目。

“2011年以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园区开工建设。”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管委会负责人说,园区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严格按照省级开发区的规划进行打造。

普定科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纸面石膏板的加工企业,产品主要用于建筑隔墙和天花板吊顶,据公司总经理周德明介绍,选择在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厂,主要是看中了安顺电厂的废弃物——脱硫石膏。

“脱硫石膏是纸面石膏板的主要原材料,原来在安顺电厂是属于工业弃渣,被我们加以利用后变废为宝,让电厂和企业实现共赢。”周德明告诉记者。

该公司2008年建厂后年产纸面石膏板800万平方米,消化脱硫石膏6万吨,年产值达3200万元,直接解决当地40余名劳动力就业,并带动物流、装饰等行业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

“现在我已经把户口从福建迁到普定,在这里我不仅能够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也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下一步公司将加大投资建设二期工程,扎根于这块热土。”周德明说。

目前,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已经形成了煤炭—发电—粉煤灰、脱硫石膏—水泥及新型墙材的煤电建材产业链,而这仅仅是普定打造循环经济的第一步。按照规划,普定还将逐渐形成有色金属、冶金、清洁能源等循环产业链。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安顺电厂三期将增加66万千瓦的两台机组,在现有的120万千瓦这个发电量上增加132万千瓦,达到252万千瓦,形成整个循环经济基地最大的一个地理产业。到2015年,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将实现工业总产值8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23亿元以上、利税14亿元以上;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38亿元以上、利税24亿元以上。

“变废为宝”、“点石成金”正成为普定县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的真实写照,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理论,在普定这块热土上践行。

抓项目建设显成效

近年来,普定县围绕安顺电厂、华荣矿业、永峰矿业、向荣矿业、超宇水泥、金铭型材、黔中酒业、西秀制药等工业企业,推动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转变,培育了一批工业经济“小巨人”。下一步,建成一批亿元级企业、3个以上10亿元级企业和1个以上50亿元级企业成为普定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把工业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中之重,既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又抓“铺天盖地”符合环保要求的中小项目,千方百计提高工业投资比重,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已成为普定广大干部的行动目标。通过重点抓安电三期、直供电、电镀、大宗商品集散物流等项目建设,普定集中力量抓大项目,通过大项目、好项目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带动配套产业发展,打造大产业。

为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普定实行了一事一项目,一事一政策工作机制,从项目立项到项目审批,实行全程代办,推行“一站式服务”,为投资者和企业快速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做到认真、细致、周到服务,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合同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产率。

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普定县还制定出台了一个项目一名分管县领导,一个项目一个跟踪协调服务团队的领导责任机制,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受前期工作或建设资金等影响尚未开工建设的项目,认真分析原因,力排一切困难,尽快落实环评、用地、资金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对进度缓慢的项目,进行专项清理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立即召开项目调度会进行研究解决;对重大项目、工程要求倒排工期表,抢抓工程进度,确保项目按工期完成进度。

针对部分企业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普定县坚持科技创新为支撑,引领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深化产学研融合,加强与重庆大学、贵州大学、中科院地化所等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引导省内外科技资源为我所用,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活动,通过学术交流、成果对接、走访园区企业等形式,加深了解互信,达成合作协议,把普定建设成科技创新、人才创业的首选地。同时,研究出台鼓励和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后的补助机制,引导企业开展应用研究、试验发展、成果转化等技术创新活动,自主开展产品研发,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关联度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着力造就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为新型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安顺工业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越不过的山丘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安顺的裤袋
经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