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术式治疗内眦赘皮结合小切口重睑术的疗效分析

2014-08-28 13:00,,,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重睑眼轮成形术

,,, ,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重庆400038)

内眦赘皮是由于约50﹪的东方人在内眦部有一条垂直内向的,并部分掩盖泪埠的皮肤皱褶或皮蹼,从而影响美观。内眦分为眉型、睑型、睑板型和反向型4种[1]。目前治疗内眦的方法很多,如“Z”成形术、传统的“V-Y”成形术、改良“V-Y”成形术等。但传统的手术方法较为复杂,附加切口多,术后瘢痕形成明显。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分别应用“Z”成形术,传统的“V-Y”成形术,改良“V-Y”成形术3种术式治疗80例内眦赘皮合并单睑的患者并进行了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80例双侧单睑伴内眦赘皮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35岁。将所有患者分为A、B、C共3组,A组25例50只眼采用“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B组25例50只眼采用传统“Y-V”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C组30例60只眼采用改良“Y-V”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

1.2 方法

A组按术前设计画线(图1a)沿“Z”字的中轴线及其上,形成两个游离的三角形ABC皮瓣和BCD皮瓣;对术中异位的内眦韧带进行离断;将“Z”字中轴线(BC)向内眦下沿下睑缘方向适当延长,去除下睑部的多余皮肤,三角形ABC皮瓣和BCD皮瓣在无张力下交叉换位缝合固定,显露内眦角;切口以7-0尼龙线予以缝合,同期行小切口重睑成形术。

B组按术前设计画线(图1b)横行从A点切开至B点,切开AB点皮肤向上到C点,向下到D点,剥离切口周围的皮下组织,充分离断松解内眦处皮下组织及眼轮匝肌,将A点向鼻侧推进,A点皮下组织与鼻侧骨膜或内眦韧带用5-0尼龙线牵拉与鼻根外侧的筋膜或骨膜缝合固定,减张A、B点,使内眦向鼻侧推进,用7-0尼龙线缝合A、B、C点及D点的下睑处皮肤,7-0尼龙线缝合切口,最后根据术前设计同期行小切口重睑术。

C组于设计线(图1c)切开皮肤“Y”字短端上、下两点及“Y”字长端做横行切口线,使用眼科剪先沿“Y”字长端横行剪开皮肤,沿睑缘设计线切口线切开,即实之形成“Y”的两短臂,形成上、下两处三角瓣,在眼轮匝肌浅面游离松解皮瓣,充分剥离并离断部分异位的眼轮匝肌,分离并切断鼻侧的眼轮匝肌与内眦韧带前脚部分及周围包绕的部分眼轮匝肌,使内眦部充分松解,术者注意勿损伤内眦血管,用5-0尼龙线皮下将內眦点处內眦韧带水平缝合固定在鼻侧腱膜上以缩短內眦韧带,减小张力,最后修剪上、下睑缘“V”形两臂皮肤,观察新内眦角的位置并作适当调整,使之左右对称、眼角自然,7-0尼龙线缝合切口。最后,根据术前设计同期行小切口重睑术。

a:“Z”成形术;b:传统“Y-V”成形术;c:改良“Y-V”成形术

1.3 评定标准

术后疗效评价好:内眦赘皮畸形得以矫正,眼裂变大且左右对称,重睑形态自然,手术切口瘢痕隐蔽。良好:内眦赘皮畸形部分矫正,眼裂变大左右无明显差异,重睑形态自然,手术切口瘢痕隐约可见。差:内眦赘皮畸形未明显矫正,眼裂大小左右明显差异,重睑形态不自然,手术切口瘢痕明显且增生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3组之间的满意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患者均成功随访,其中3组示例照片统一随访时间6个月,其余患者分别为6~24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现采用AB组治疗术后患者切口有一部分瘢痕增生明显,C组采用小切口重睑术结合改良“Y-V”成形内眦开大术矫正效果好,方法简单,术后切口隐蔽,形态良好,瘢痕不易增生,术后愈合良好,重睑美观、内眦角弧度自然,赘皮矫正彻底,泪埠显露充分,未见明显瘢痕或复发。比较术前、术后照片,可见眼部形态改善较为明显,睑裂变长、变宽,形态自然美观,患者满意,见图2。每组有效率为=(每组手术例数-每组术后疗效为差的例数)/每组手术例数×100%。C组患者愈后满意度为99%明显优于对照A组患者愈后满意度的60%和B组患者愈后满意度的52%。

3 讨论

有关内眦赘皮形成的原因有:①根据解剖学观察结果证实,内眦赘皮由上下眼睑轮匝肌于内眦韧带起始处错位、错构所致,而且伴皮下组织增厚;②内眦部垂直向皮肤张力过大,牵拉而使内眦部产生皱襞所致;③内眦赘皮种族及遗传等因素影响[2]。目前治疗内眦赘皮手术方式更是多种多样,但是仍然没有一种术后瘢痕增生不明显,手术方式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本文分别选择了3种治疗方案做比较。

A组采用25例先天性内眦赘皮伴有单睑者,内眦赘皮矫正同期行重睑成形术。术中总结:本术式适用于中、重度内眦赘皮,术中将充分松解眼轮匝肌与内眦韧带间的粘连,能从根本上矫正皮瓣错位的问题。但术中发现上端夹角跟“Z”瓣设计重睑线如呈一条直线,该手术设计方法往往会出现术后瘢痕明显、睑裂外形欠佳、易于复发等手术效果不满意的情况。术中根据患者内眦情况,设计时可适当改进这一点,“Z”瓣上端方向与重睑线尽量避免链接,形成直线瘢痕[3]。

a:行“Z”成形术前;b:行“Z”成形术后;c:行传统“Y-V”成形术前;d:行传统“Y-V”成形术后;e:行改良“Y-V”成形术前;f:行改良“Y-V”成形术后

图2 患者手术前后对比

*:与A组、B组比较,P<0.05

B组25例单睑合并内眦赘皮患者采用传统的“Y-V”形皮瓣切开法合并小切口重睑成形法,该术式去除了内眦部多余的皮肤,切除并松解了导致内眦皮肤张力过大的部分眼轮匝肌及内眦韧带,但术后发现切口线,特别是眼睑“Y”字上、下短端没有靠近睑缘,上睑部手术切口与重睑切口线相连续,术后虽然重睑皱襞弧度自然流畅,但上、下睑缘切口不够隐蔽,上睑处因重睑线跟内眦角连接呈一条直线,故本组病例25对眼睑中出现12例眼睑整体瘢痕较为明显。目前此方法虽实用于各种类型的内眦赘皮患者,但笔者通过总结认为此手术方法需在切口设计上稍作改进,从而达到术后瘢痕较为隐蔽的效果。

C组通过比较得出结论:AB组术后在内眦处均有不同程度的手术痕迹甚至明显瘢痕,或存在不同程度的赘皮复发、眼角形态不自然。如果将传统的“Y-V”法中“Y”的两条短端线设计沿睑缘且在1.5 mm以内,经过术后随访发现该方法改善内眦效果确切,手术痕迹不明显,并可以同期行切开法完成重睑术。传统的“Y-V”法及“Z”瓣法,“Y”的2条短端为内眦赘皮的游离缘,“Z”瓣上端方向与重睑线链接,直接暴露内眦处,故瘢痕无法隐藏,而传统的“Y-V”法的“V”字形成角度越大越近乎直线纵向跨越眼角,这也将直接导致内眦赘皮的复发及瘢痕增生。

文中通过对30例患者采用改良后“Y-V”方法得出最关键的是“Y”的两短端紧贴睑缘,避开了内眦角瘢痕增生区,本次手术术中充分游离内眦部眼轮匝肌及皮下组织并切断鼻根部内侧的眼轮匝肌与内眦韧带前脚部分,使内眦部充分松解,用3-0尼龙线皮下将內眦点处內眦韧带水平缝合固定在鼻侧腱膜上以缩短內眦韧带,避免了术区张力引起术后瘢痕,对于某些严重的内眦赘皮,起到较好的防止术后复发的效果。此次术中“Y”切口完成后形成的上、下三角瓣经广泛游离转位自然,根据情况三角瓣皮肤可稍作调整。“Y”短端末位术中若出现猫耳,可将切口沿睑缘适当延长,但是一般不超过瞳孔垂直线。术中需特别注意的是“Y”短端下方点决定了术后眼角的位置,“Y”短端过短会导致内眦赘皮改善不彻底,过长会导致张力过大瘢痕明显、内眼角形态不自然,“Y”短端下点过高或过低也会产生不美观的眼距。因此必须在术中反复试着定位,及时调整[4-9]。

综上所述,3种术式治疗内眦赘皮都有一定疗效,总结经验,相比较下改良“Y-V”内眦角矫正法所形成的内眼角自然、形态上从圆钝形变成好看的杏仁形,术后基本无痕迹,且可以调整大小、复发率不高、不影响同期行重睑术,其治疗效果优于AB组。

[参考文献]

[1] 冯越蹇,张海明,胡守舵,等.内眦赘皮的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4): 512-514.

[2] 王 飚,柳大烈,陈 兵,等.内眦韧带的解剖研究及其在内眦赘皮矫正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1):1635-1637.

[3] 刘东升, 梁晓健, 刘春明,等.“Z”成形加眦韧带固定法内眦赘皮矫正术[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17(6):441-442.

[4] 王保健,张跃辉,刘艳伟,等.重睑术联合改良Y-V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6):74-76.

[5] 李 寅.重睑成形术同期“V”形皮瓣去除法矫正内眦赘皮[J].当代医学杂志,2012,18(23):101-103.

[6] 高莎莎,王 飏,丛国辉,等.重睑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术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3):379-.381

[7] 涂 睿,梁晓健.两种不同皮瓣设计加内眦韧带固定矫治内眦赘皮的效果观察[J].江西医药,2011,46(8):738-740..

[8] Yoo WM,Park SH,Kwag DR.Root z-epicanthoplasty in asian eyelids[J].Plast Reconstr Surg,2002,109(6):2067-2071.

[9] 朱玉萍,李伟军.睑黄色瘤切除联合重睑术疗效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2):144-145.

猜你喜欢
重睑眼轮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重睑修复术后重睑凹陷过深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皮肤眼轮匝肌复合体在睑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切开联合埋线重睑法治疗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
浅析重睑术后护理常识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内眦“Z”形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分析
面部除皱术中颞浅筋膜瓣转移覆盖眼轮匝肌治疗鱼尾纹的临床研究
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