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与鲈鱼

2014-08-30 04:01陈荣安
烹调知识 2014年7期
关键词:张翰松江虹桥

浙 江 陈荣安/ 文

天气渐凉,在这金风送爽之时,我不禁想起以前曾工作过的地方——吴江和吴江的一位历史名人及特产,那就是张翰和鲈鱼。

张翰,西晋人,晋惠帝太安元年,曾任大司马东曹掾,执掌官吏选拔等事务,是位拥有人事权的高官。他在任时,看到晋武帝司马炎将皇位传给弱智的儿子,引起权力之争,爆发“八王之乱”,他不愿混迹其中。此时,正好秋风吹拂,他便吟咏出了著名的《秋风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说:“张季鹰(即张翰,其字季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恋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吴。”张翰挂冠而去,回到吴江隐居(其家乡在现在的江苏吴江市汾湖镇莘塔社区二图港村,邻近周庄)过着“扁舟一叶泛平湖,郎采莼丝妾钓鲈”的农家生活。在他看来,头上的乌纱帽不如家乡的鲈鱼和莼菜。自此,“莼鲈之思”成了游子思乡的典故。

张翰是西晋有名的才子,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写油菜花有“黄花如散金”之句,被李白称赞为“张翰黄金句,风流五百年”。其实真正使他风流至今的是不恋高官厚禄、思念家乡美食莼菜鲈鱼、辞官归隐的行为。

他也因此受到后人的赞誉,中国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隋唐时的欧阳询感佩张翰的行为,为张翰书写小传《张翰思鲈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他用笔墨把张翰不爱高位而爱家乡及其美食写入历史,传之后世。

自张翰秋风一叹,鲈鱼闻名天下。鲈鱼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嘴大体长,银灰色,其间有黑点,平时以鱼虾为食,肉质鲜美。鲈鱼以松江四鳃鲈最为有名,这种鱼鳃前各有一个呈月牙形的鳃状凹陷,很像真鳃,故传为四鳃。

松江四鳃鲈与黄河鲤鱼、松花江鲑鱼、兴凯湖白鱼并称中国四大名鱼。烹调鲈鱼,可红烧、煮汤、作羹。我在吴江时,听朋友说,杀鲈鱼不能用刀剖腹,而用竹筷从鱼口插入鱼腹,取出内脏,洗净后,仍放入腹中煮汤,其味鲜美,其肉细嫩。乾隆下江南,品尝鲈鱼后,封其为“江南第一名鱼”。

今有人误认为前人说的松江即现在的上海郊区松江,以为鲈鱼是那里的特产,这是大大的误解。前人所说的松江,即现在的吴淞江(上海市区内称“苏州河”),松江源出吴江松陵地区太湖瓜泾口,因此古名松江,流经吴江、吴县(今吴中区)昆山、加定、青浦,进入上海市区后,由外白渡桥附近注入黄浦江,是太湖出海口之一,盛产鲈鱼,苏州所属吴江是有名的鲈鱼之乡。

我们从张翰的故里及所写的《秋风歌》可以证实这一点。公元909年(后梁开平三年)吴越王钱谬奏请割加兴北境,吴县南地置县,因该县治松陵镇自西汉置镇以来,一直隶属吴县,其地又处松江上游,二者合并,略去“松”即为“吴江”,就以此作为该县的命名。又因松江出自该县县治松陵镇地区,有时说松江就是指吴江松陵,很自然的松江就成了吴江的别称。

所以,古时说松江既可能指现在的吴淞江,也可能指称吴江,而不是现在上海郊区的松江。所谓松江鲈鱼,实际上主要就是指吴江鲈鱼。

公元1278年(元朝至元十五年)设松江府,自此吴江不再称松江,松江也不再称松江,因其发源于吴地,就改称“吴淞江”。

现有前人两首诗证明此说。

北宋张先有一首七律,题名《松江》:“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合太湖。”

第一句就提到鲈鱼,这当然是说松江鲈鱼,下半阕说的就是吴江,“虹垂影”是讲吴江县治松陵镇上的垂虹桥,垂虹桥原长五百多米,是江南少见的长桥,宋朝时垂虹桥南临太湖,横截松陵,湖光水气,荡然一色,景色甚美,故有“清夜澄光合太湖”之句。

这首诗题名“松江”,整首诗与上海郊区的松江毫无相关之处,那这个题名是什么意思?张先是浙江湖州人(湖州紧邻吴江),曾任吴江知县,吴江别称松江,他不会不知道的。他以松江为这首诗题名,是一语双关,既指江(松江)又指地(吴江),使整首诗意境更宽广。

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有一首七绝《垂虹亭》,此即垂虹桥上的垂虹亭,“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霜破柑。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很清楚地说明了当时吴江鲈鱼已是很有名的了,而此时在行政区划上还没有“松江府”。

最后我以南宋杨万里的一首诗结束本文,“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桥下不论钱。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对鲜。春风已有真风味,想得秋风更迥然。”

猜你喜欢
张翰松江虹桥
“胆大心粗”的爸爸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天桥”(环球360°)
凤凰虹桥写生作品赏析
不玩了
一图读懂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
张翰 真性情
骑马到松江
牛人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