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白煮美食四款

2014-08-30 04:01覃楚英
烹调知识 2014年7期
关键词:葱油牛肚百叶

广 西 覃楚英/ 文

白煮,就是把各种肉类原料放在盛清水的锅里,用微火炖煮,煮至汤味浓厚、原料软烂即可。白煮不放其他调料,只放些葱、姜,食用时可用调味品拌食或蘸着调味汁吃。

由于白煮制法比较简单,所煮原料软烂鲜嫩或韧中透脆,且口味变化又大,所以,各方菜系多采用此法制作一些冷菜。家庭也可用此法烹制冷菜或热菜。下面仅选几例来说明。

一、白煮鸡(亦叫白切鸡或白斩鸡)

制作时,将加工好的鸡(当年的雏鸡或笋鸡,或工厂化养的肉鸡)放入锅内,加入清水(水要没过鸡),上火烧开。撇去浮沫,再下入葱段、姜片,改用小火(锅内汤保持微开)煮约20 min左右,即可将锅离火置一旁。如热食,即刻将鸡捞出,控净汤,改刀成块,码在盘中浇入姜汁、葱油汁(姜汁和葱油汁的制法相同)即可食用;如冷食,待鸡在原汤中晾凉,捞出,再改刀成形码在盘中,浇上味汁即可食用。味汁的制法有多种:葱油汁就是把葱白切成末,放入小碗内,加适量盐,浇上烧热的香油(即刻炸出葱香味),兑入少许煮鸡的原汤和味精,调成葱油汁,浇在鸡块上(或用鸡块蘸食)。芥末汁就是将发好的芥末酱放入小碗里,兑入少许醋和精盐、味精。此汁多用于蘸食白煮鸡块。

制作此菜要注意两点:1.煮鸡时,锅内汤不宜大开,要使鸡完全浸没在开汤中,上面再用盘或盆将鸡压入汤中。2.要根据鸡的老嫩掌握煮鸡时间,质老的,时间长些,反之则短些;还要根据个人的口味要求来掌握,既吃鸡又渴汤,就须把鸡煮得烂些。

二、白煮肉(有的叫白肉片)

此菜是大众菜肴,冷热食均可。白煮肉多选用猪的通脊、软硬五花及后腿的坐板肉。白煮前,先将猪肉切成6.6 cm宽的肉条,再刮去肉皮上的毛根。将肉皮朝上放入锅内,倒入清水(没过肉),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此时可将锅移至小火,使其保持微开,放入葱段、姜片,加盖白煮约1.5 h。待用筷子轻扎肉皮即穿为好,将肉捞出,撇去汤内的浮油。将晾凉的白肉在消过毒的菜板上切成3 mm厚的片,码在盘中(如喜热食,可把肉片码在漏勺内,在开汤内浸一浸,再堆码在盘中)。另将酱油、熏醋、韭菜花、香油、辣椒油、蒜泥、酱豆腐汁(用酱豆腐加凉开水调成汁)、芝麻酱分别盛入小碗内,由食者自己用上述调料兑成自己喜食的味汁,然后用白肉片蘸着味汁吃。

此菜还有几种吃法,其一是可按涮羊肉食法食之。其二是可将白肉片放入大汤碗或小砂锅中,然后冲入开汤,一边食着肉片,一边喝着鲜美可口的热汤。其三是把白肉片码入盘中,浇上用酱油、熏醋、香油、蒜泥兑成的蒜泥汁食之,此菜名为蒜泥白肉。

三、白煮豆腐(是植物肉类)

白煮豆腐是家庭中易做又好吃的热菜。将豆腐切成长约6.6 cm、厚约1.5 cm的长形片,放在盆内,徐徐浇入开水(没过豆腐)略浸泡一会,将水滗出,再浇入开水,上火烧至微开,即将盆离火,端到桌上,蘸煮白肉的味汁或蒜泥食之,其味甚美。

四、白煮牛肚、牛百叶

牛肚和牛百叶表面有一层黑膜,其色不美。在白煮前,可先将牛肚、牛百叶放在石灰水中(石灰水的制法是:每500 g牛肚用石灰100 g,热水2 kg,浸泡溶化而成)浸泡 1~2 h。捞出后,用小刀刮去黑膜,再用清水将石灰水漂洗干净。如果是新鲜的牛肚或牛百叶(没有经过冷冻的)可用开水烫刮。坐锅上火,倒入清水,水开放入牛肚或牛百叶,稍烫即捞出,趁热用小刀刮去黑膜。烫时要注意;烫牛肚的水要宽、要滚开,一烫即可,烫久了黑膜不易被刮下来,最好是边烫边刮。牛肚和牛百叶加工好后,放入清水锅内,上火烧开,撇去浮沫,放入葱、姜,用小火白煮。

制作此菜要注意:1.牛肚、牛百叶质地老不易熟透,煮时要使其完全浸没在开汤中,使其均匀受热,成熟一致。2.白煮汤要宽,要完全没过原料。如原料多、锅小,汤放得少,那就要勤加开水。3.白煮原料用得时间长,煮的过程中火力要始终一致。4.原料老嫩不同,嫩的易熟透,要先捞出;老的要待煮透,方可捞出。

牛肚或牛百叶煮好后,捞在盆中冲凉,再用刀片去上面的筋膜,洗净。将牛肚坡刀片成片;把牛百叶置平板的一面切成宽7 mm、长10 cm的条状。原料加工好后,最好再用开水烫一下,既可去掉表面的浮油,又可作进一步的消毒。如加工数量较大,初加工后,原料重煮时加入适量的精盐、料酒。煮开后,原料仍用原汤浸泡,使原料入味,也防止原料煮后发干,用时再捞出改刀成形。改好刀的原料(牛肚、牛百叶)先用盐、味精拌腌入味,再放入辣椒油、花椒面、葱丝(约占主料的1/3)拌均食之。成菜味咸鲜,含有浓厚的麻、辣、香味,质地柔韧可口,无一点膻气味,是上等的冷菜。

猜你喜欢
葱油牛肚百叶
第一次做百叶卷
葱油拌面
葱油的美学
葱油的美学
盲人合唱团(短篇)
不摆摊、不开店,小本生意赚大钱
不摆摊、不开店,小本生意赚大钱
一锅一灶 小摊位也能赚大钱
不摆摊、不开店,小本生意赚大钱
牛百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