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之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014-08-30 01:22谢冠富
观察与思考 2014年5期
关键词:人民性人民出版社党性

□谢冠富

群众路线之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谢冠富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源于唯物史观,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体现着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这样的统一性表现为:党性与群众路线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民性的核心是人民至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突出人民性;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统一性的客观基础在于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统一性的现实要求在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伟大的中国梦。

群众路线 中国梦 党性 人民性 统一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①《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这句话虽然是针对宣传思想工作而言的,但亦适合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即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体现着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一、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②《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人民日报》2013年6月19日。离开群众路线,党的领导就失去了最大的政治优势;离开群众路线,党就远离人民,失去伟大的依靠力量;离开群众路线,党就时刻处在危险境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③《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人民日报》2013年6月19日。这些论断,内涵深刻,见地深远。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富有成效地开展的重要条件。

(一)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院唯物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乱象中破译社会发展密码,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找到诠释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锁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及,他已经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页。,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其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⑤《列宁全集》(第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9页。,而人是构成生产力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靠广大的人民来推动的,劳动人民真正创造了社会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⑥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处于最高地位:人民至上。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亘古不变的规律。

群众路线源于唯物史观,群众路线体现了唯物史观。开展党的实践教育活动,既要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又要承认人民的至上地位,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至上是相统一的。承认人民地位的至上性,就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而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就要承认人民至上地位。对人民至上的否定,就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否定,也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肆意破坏。故此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至上是一致的。

社会发展规律的秘笈,就在于人民主体地位的作用,群众路线是人民至上的理论反映,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方式方法,是保障人民民主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执政规律必须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才是正确的,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基础、执政环境等都置于社会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之下才发生作用。社会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的核心关键就在于人民,因此“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①《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9页。。人民的路线也即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像一面“镜子”:什么时候坚持人民至上,党的群众路线落实了,党的事业就会发展;什么时候偏离人民至上原则,党的群众路线就落后了,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二)群众路线的历史积淀院传家宝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无论在炮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工业机器齐鸣的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之所以不可战胜,关键就在于党坚持了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建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群众路线是贯穿我们党奋斗历程的生命线,也是党的工作制胜的法宝。

在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时期,无论斗争环境多么恶劣,我们党最终都能克服困难,走出“沼泽地”,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靠的是什么?是群众路线!陈毅元帅不无感慨地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民众力量汇聚成汪洋大海,如海啸般的神力,这股力量无可匹敌,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政权最终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劣势武装所击垮。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讲到,“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5页。。这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人心!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的因素,人心向背与否,是我党政权和国民党政权的根本区别,“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③《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因此,群众路线是保障我党革命征程不断走向胜利的有力生命线。

革命胜利了,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在程度上更加深刻。“群众路线”第一次写入党章是1956年党的八大党章。邓小平从群众路线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强调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并把群众路线概括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邓小平在《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文中强调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认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对群众路线进行了高度概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后来十三大党章在上述语句之后添加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迄今为止党的文献中对群众路线最完整的表述。

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明确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强调:“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⑤《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升执政理念,提出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群众观和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深化了群众路线,点明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群众路线不仅是我党制胜的法宝,也是我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昭示着:党的生命力来自人民,党只有植根人民,只有以群众路线为根本的工作路线来服务于人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群众路线的现实使命院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①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前提条件,通过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手段和途径来实现人民幸福,因此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目的。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下列三个重要方面。

人民至上是中国梦的主导。人民至上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思想基础,把群众利益放在社会历史发展和执政党的最高位置,这是衡量执政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以确立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理念为支撑,把造福于民作为执政活动的价值追求。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只有把民生问题放在心上,解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问题,党的执政基础才会扎实,党的执政地位才会巩固,中国梦的实现才会有强大的保障。

群众路线是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成就中国梦,需要充分激发群众的首创精神,需要汇集群众智慧和彰显民族魂魄。我们只有承认并尊重人民至上地位,发挥人民主体地位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群众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实践的主体和智慧的源泉,才能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与价值意义。只有尊重民意,切切实实地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时,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才会泉涌出来。只有这样,人民大众的千万支涓涓细流,才会汇聚并纳入实现中国梦的浩荡激流中去。

群众路线是中国梦的实践路径。实现中国梦需要“顶层设计”、需要科学决策,但是决策的科学性,要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坚持“问计于民”,把群众路线当成是党的根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实现中国梦,首先必须要深入群众。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听到真实的声音、发现群众的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陈云说过,如果听不到群众的声音,“如果鸦雀无声,反而大事不妙”。无独有偶,邓小平也说过:“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页。当建设性的批评没有的时候,破坏性的批判就不远了。因此,我们要依靠群众,多听取和吸收群众的意见。要善于将群众意见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方针政策,达成实现中国梦的共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主体,实现中国梦的方针政策是不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终究要由群众来实践和评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③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唯有如此,才能将党的方针政策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中国梦才有可能。

二、党性与群众路线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什么是党性?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它是阶级性的最高和集中的表现。党性从阶级利益出发,把体现工人阶级最高的阶级意识和政治观念或者政治立场,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党性蕴含从阶级利益出发这种鲜明的政治观念或者政治立场的价值观,这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献中都有论及。早在1845年,恩格斯在批判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时,批判“这种社会主义由于自己的理论没有党性、‘思想绝对平静’而丧失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点精神和力量”。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57页。在此,恩格斯严厉地批评了“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没有站稳党的阶级立场做法,并将其定位为“没有党性”。而对站稳阶级立场,保持应有的革命性,体现鲜明党性的做法,马克思大加赞赏。马克思高度评价法国社会党抵制普鲁东主义思潮的党性行为,并欣喜地指出:“在巴黎,在社会党内,党性和团结精神仍然占着统治地位。”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05页。

在1894-1895年,列宁在谈到哲学方面的问题时就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⑥《列宁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3页。这里的“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就是指明党性就要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上说话。十年之后,即1905年针对党性方面,列宁在《社会主义政党和非党的革命性》一文中又指出:“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反过来说,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因此,觉悟的无产阶级的政党——社会民主党,完全应该随时同非党性作斗争,坚持不懈地为建立一个原则坚定的、紧密团结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而努力。”①《列宁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3页。这里的党性,同样指从阶级立场上出发。1906年列宁再次强调:“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②《列宁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3页。上述列宁所讲的党性,指的就是站在阶级立场上的本阶级的觉悟和本阶级意识。

在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党性阐述的基础上,刘少奇进一步提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③《刘少奇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224页。这里就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党性非但是有阶级性的,而且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体现。这就是说,党性要实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利益。“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性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④《刘少奇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0-131页。无产阶级政党原则性的最高表现,就是实现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党性原则的基本点,就是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党性原则,就是去积极实践,见之于行动。“正因为我们要维护党性原则,从而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使他们摆脱各种资产阶级的影响,使阶级界限非常明确——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注意力求使党性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能见诸行动。”⑤《列宁全集》(第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3页。

综上所述,党性的核心要义,是站稳阶级立场。立场问题是大问题,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是政治方向的问题。“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说到底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立场、世界观问题。”⑥江泽民:《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如果这个立场没有,党性就没有主心骨,就没有真灵魂,党员心中就没有旗帜和纲领,就会迷失方向,党性也就彻底丧失。因此,简单地说,党性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办事、说话。“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⑦《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8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⑧《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一语中的!党性这个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三、人民性的核心是人民至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突出人民性

人心向背,决定一个政党的盛衰。毛泽东说:“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⑨《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页。政治路线、政治清明、政治决策等,一切与社会主义政治有关的,必然是与人民群众相关的,“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人民性必然是社会主义政治的主题。

什么是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⑩《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人民性的核心是人民至上。在唯物史观没有诞生之前,唯心史观铺天盖地。曾几何时,帝王将相、上帝耶稣被捧得高高在上,一度俨然成为历史的主宰者,而普通人民大众却被打入历史的“冷宫”中。尼采认为普通大众只不过“是一堆任人使用的无定形的材料”,青年黑格尔派认为“世界的唯一力量是自我意识,而历史除了是自我意识的变易和发展外,没有任何别的意义”⑪[法]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327页。。只有唯物史观认为,正是普通的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才是至高无上的。

人民至上,是由人民本身特点所决定的:第一,人民是物质财富创造的主体,同时也是精神财富创造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⑫《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第二,人民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恩格斯曾讴歌:“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25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气势磅礴,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正是人民群众推动了革命车轮前进。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第三,人民是权力主体。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四,人民是价值主体。改革开放的一切成果普遍惠及人民群众,人民充分享受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利益福祉。

坚持人民至上,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活动就必须一切为了人民,把人民利益作为党的最高利益。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③《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45页。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就是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④《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学习时报》2012年9月10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作为教育实践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四、群众路线寓党性和人民性于一体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的总动员,也是一场体现人民性的执政实践行动,群众路线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党性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说话、为人民利益办事,这实际上也是人民性的实质所在。

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密不可分。在群众路线中,党性和人民性同样是有机统一的。坚持党性,就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就要为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而开拓创新、积极奋进,人民至上,以实现人民利益为己任。坚持党性,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坚持人民性,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既是党性的核心要义所在,也是人民性的基本点。因此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这种统一性的客观基础,在于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种统一性的现实要求,在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伟大的中国梦。

坚持党性也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这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树立群众观点,深入群众,为群众服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⑤《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人民日报》2013年6月19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党风不纯的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人民日报》2013年6月19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党性原则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人民性的最好体现。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寓党性于人民性之中,是党性和人民性互动统一。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人民性映衬党性。党性强调站在人民立场,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人民性反映了党性的核心要义,因此,从根本上说,党性和人民性的核心题义是相通的,党性要求包含了群众路线,群众路线也是人民性的题中之义。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抓好党性,也就是落实好人民性。党性和人民性是相通的,一致的。

责任编辑:凌 雁

作者谢冠富,男,中国计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杭州 310018)。

猜你喜欢
人民性人民出版社党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探索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
抉择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