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滩珍珠李种植与管理

2014-08-30 20:22段泽境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植物学栽培技术

段泽境

摘 要 广西是我国当前李种植面积以及产量居前的地区,李在当地的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当地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为培育出耐贮运、品质优良、抗病力强及丰产的李新品种,广西在已有的李品种基础上,通过实生选种、嫁接等途径培育一个适合广西栽培的新的优质品种——龙滩珍珠李,有“天峨珍珠李,广西第一李,不吃不知道,吃了回头笑”的美誉。其果实口感上佳,富含维C,有“李族皇后”之称。该珍珠李连片种植在广西天峨县,其种植与管理关系着李的发展与壮大,所以,就珍珠李的主要植物学特性、园艺学性状、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 珍珠李;植物学;园艺学;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3

广西是我国当前李种植面积以及产量居前的地区,李对当地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为培育出耐贮运、品质优良、抗病力强、丰产的李的新品种,广西在已有的李品种基础上,通过实生选种、嫁接等途径培育一个适合广西栽培的新的优质品种——龙滩珍珠李。该珍珠李连片种植在广西天峨县,为天峨县所独有,种植在海拔500 m以上的地区,有“天峨珍珠李,广西第一李”的美誉。其果实口感上佳,富含维C。目前,广西天峨县龙滩珍珠李有超过666.6 hm2的种植面积,产量达80万 kg,具有耐贮运、品质优良、抗病力强、丰产等特点。

1 植物学特性

龙滩珍珠李,一年生植物。树冠圆头形,树干呈灰褐色,树枝柔软呈青灰色。叶脉淡绿色呈中密态,叶基楔形,叶面平滑,叶尖较尖,叶缘锯齿状,叶柄、叶片约长1.6 cm、10.5 cm。通常生4~6朵花,微小白色,5枚花瓣和花萼。

2 园艺学性状

龙滩珍珠李的物候期经历长达10个月的生长时期,才能结果。2月25日左右,龙滩珍珠李花芽膨大;3月5日左右,龙滩珍珠李花初开;3月12日左右,龙滩珍珠李花盛放;3月20日左右,龙滩珍珠李花进入末期;8月15日左右,龙滩珍珠李果实成熟,发育期140 d左右。约为250 d的营养生长期,落叶在11月下旬。

龙滩珍珠李的果实是扁圆形的,一只均重23 g,果实缝合线深凹,下陷。果皮微厚,90%的面积呈暗紫色或深红色,果粉厚重,为灰白色。果肉介于淡黄与橙黄色之间,肉质细嫩硬实,口味酸甜适中,李核很小,只占整个的3.5%,珍珠李中约含13.9%的可溶性固形物。这一品种因其果皮微厚而增强了其耐贮性。保存条件是放置在常温下,时间为20~25 d。

龙滩珍珠李在生长势、萌芽率、成枝力等方面远远赶超其他李品种,花芽形成相对较易,在盛果期,中、短果枝结果占绝大部分,产量较

丰厚。

龙滩珍珠李的在天峨生长良好,季候几乎十分吻合,相得益彰。夏天,天气干燥,温度高,少见大量落叶。6-7月,梅雨缠绵,没有发生明显病害。冬天,低温达到龙滩珍珠李花芽分化温度需求。

3 栽培技术

3.1 初期桃苗栽培

龙滩珍珠李需从培育壮苗选择砧苗、移栽和施肥、嫁接时期选择、嫁接方法以及嫁接后管理5方面进行栽培。

培育壮苗有桃砧和李砧之选,一般多选用桃砧,这是因为李砧苗缓慢的生长速度不能在规定时间达到嫁接的要求。而桃砧苗桃迅速的生长速度完全能满足需要。

龙滩珍珠李的移栽和施肥要提早和及时。地膜覆盖通过增温保湿的功能使毛桃种的发芽时间提前10~15 d。提前将苗圃地整好,施肥,待在桃砧苗生长到高2~5 cm时即可进行移栽。珍珠李是否成活与移栽后是否淋足定根水相关,尤其是天旱时,淋水次数需改为早晚各1次,天数增加为3~5 d。成活后,为促进桃苗迅速生长,每隔10~15 d淋1次稀粪水或0.3%尿素水。

龙滩珍珠李的嫁接分5月15日至6月15日和8月初至8月底两个时期。5月15日前,因砧木不够粗致使嫁接操作不便;6月15日至8月初,因温度过高致使嫁接不能成活;8月底后,嫁接虽能成活,但温度不是最适宜嫁接苗生长需求,生产速度慢,在不强化管理的情况下,会影响产量。

龙滩珍珠李的以切接、小芽腹接为主要嫁接方法。5至6月宜选用小芽腹接,好处是操作简、速度快、易成活、成本低,而且桃苗生长健壮。8月,则宜选用切接,这一时期切接易成活、生长快。

对龙滩珍珠李进行嫁接后,需强化管理。嫁接成功后,施复合肥一次。5月嫁接,施氮肥频率为每月1次;秋季嫁接,施尿素水或稀粪水的频率为每隔15 d 1次;10月,不再施肥。砧木萌芽要及时抹除,及时解绑高在10~15 cm的接芽苗,注意摘心促分枝。对病虫害要及时发现和进行针对性防治。

3.2 龙滩珍珠李的定植

龙滩珍珠李适应性强,对各色瘠薄之地如旱地、丘陵地、石灰岩等都能适应,但最适宜的仍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区。广西天峨县正是这样的园地。龙滩珍珠李的植穴需在种植前1~3个月挖好,一般规格是0.8 m×0.8 m×0.6 m。定植前1个月内,弄好以农家肥为主,磷肥为辅的定植肥,每株施肥比例为20∶1。

栽植前1周内,敲细周围的表层肥土填穴,填入2/3时,施定植肥,续填表层肥土,以高出地面20~25 cm的土墩为完成植穴和回填标志。

龙滩珍珠李的定植要在春季萌芽前,以保证其成活。定植宜选用根系壮、分枝正常、嫁接良好的壮苗。先在定植穴中央挖浅穴,植入苗根,细土填平压实,一般以不超过在苗圃地泥痕的种植深度为标准。植入完毕,接着淋足定根水,以地膜或杂草增温保湿。在实践的基础上,得知定植后如以树盘覆盖,则除特别干旱情况下需淋水,其他时期无需淋水也极易成活。

3.3 龙滩珍珠李的种植后的管理

珍珠李在幼树期,需勤施肥。植后为减少萌芽生长周期,需在20~25 d对幼树施以稀粪水或尿素。其后施肥频率为20~30 d,6月15日左右,增施复合肥,直至8月15日停止。次年,桃苗萌芽之前每株施5~10 kg的农家肥,6月前主施氮肥;6月后主施磷、钾肥,氮肥不施或施少量,充分缓和桃苗生长态势,花芽分化合理。

对珍珠李施肥应遵循前调、中重、后轻的原则。前调,是针对果树树势而言的,氮、磷、钾肥3种肥料的比例根据树势调整。若树势弱或去年结果多,施肥则主要为氮肥,增加少量磷、钾肥;若树势旺或去年结果少,施肥则主要为磷、钾肥,氮肥不施或少施。中重,即分2次重施壮果肥。生理落果结束果实开始膨大为第一次,果实膨大前10天为第2次。肥料主要为复合肥,按果量多少设置。后轻,即区别采果后与中期的施肥量,后期要相对减少,时间为采果后的8月15日左右,目的是为了合理分化营养,控制,树势,避免大小年结果。

对珍珠李需定期进行整形修剪。幼树期,自然开心形;种植后,短截定干,剪除多余枝丫。在主枝延长枝长达到45 cm时短截定干,留外芽,以便树势开张。若主枝存在不理想的方位、垂直角,予以调整后,整形修剪成自然开心形。对于已经结果的树,冬、夏需严格区别。冬季,通常在11到次年2月,作用是剪除过密枝、徒长枝、病虫枝。夏季,摘心、疏枝为主,以摘心手法控制桃苗成长,以疏枝手法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对珍珠李土壤管理也需尽心尽力,根据各种情况随机应变。如为防止水土流失,在坡地上修筑梯地;对于未开垦完全的果园,则需要利用冬季重施有机肥时的机会进行1~2次的扩穴改土,深翻果园,熟化土壤。每年进行2~3次耕除杂草,保持果树养分和光照。果园若灌溉条件,为保持土壤湿润需利用树盘覆盖杂草,以增加果树产量,提升果树。

对珍珠李进行疏花疏果至关重要,避免大小年结果。为提高着果率,需在开花前疏花,对过密花枝、过密花芽进行剪除。为保证成果质量,需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果后,对过密果、畸形果、病虫果进行疏除。龙滩珍珠李果型细小,疏除时短果枝、中果枝、长果枝一般保留2~3个、3~6个、6~10个。

龙滩珍珠李成熟于8月初,适时采收很重要。未受伤果实成熟在80%~90%左右,有20 d以上的保鲜期。因而,八成熟采摘,运输保持透气,避免挤压,通过延长保鲜时间增加销售时间,增加商品的价值性。

4 病虫害防治

龙滩珍珠李的病虫害以炭疽病、流胶病为主。防治方法是在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下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配合钾肥。桃蛀螟、吸果夜蛾是龙滩珍珠李的主要病虫。防治桃蛀螟,通常稀释2 000~3 000倍的2.5%溴氰菊酯乳油液;防治吸果夜蛾,通常以频振式诱虫灯诱杀。

4.1 农业防治

龙滩珍珠李的农业防治主要通过上壤管理、及时修剪清园等达到提高上壤肥力和促进李树质量的效果。上壤管理需经过挖穴换上、扩穴改上、中耕除草、消灭越冬虫源、强化肥水管理5个步骤。挖穴换上,挖穴掏瘦泥,填表层肥泥入穴,瘦上换肥上。扩穴改上,深翻上壤,熟化上壤。中耕除草,疏松上壤,培植养分,加速生长。冬季清园后,全园深翻,以消灭越冬虫源为目的。强化肥水管理,提升龙滩珍珠李在次年的抗虫能力。

冬季清园后,及时将病虫枝剪除,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虫源侵害。与此同时,及时捡拾落果,并集中处理很有必要。若不处理,害虫的幼虫会以落果果肉为食,成熟化蛹,羽化为成虫,二次危害珍珠李。有3种集中处理落果的方法:第一,挖坑以生石灰覆上深埋;第二,放入储水池内;第三,集中焚烧。

4.2 化学防治

龙滩珍珠李的化学防治需配合化学药剂加以实施,1-2月,在树冠上撒上10倍稀释的50%辛硫磷乳油;4月下旬至5月中旬,对树冠喷施稀释1 000倍的敌敌畏液或稀释2 000~2 500倍的氟氯氰菊酯液。7月中下旬,喷施稀释2 000~2 500倍的氟氯氰菊酯液或稀释2 000~2 500倍的敌杀死液。春、冬季,在树冠上上喷施稀释600~800倍的敌敌畏液或稀释1 500~2 00倍的高效氟氯氰菊酯液,彻底根除越冬虫蛹。

5 结论

广西龙滩珍珠李的成功研发,给了当前水果创新一个新的范例。基于此,就珍珠李的主要植物学特性、园艺学性状、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以求对其他水果的发展以借鉴和提示。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植物学栽培技术
四川发现兰科植物新种
国际化背景下《植物学》教学探索
关于“植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初探与实践
模块教学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